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6月18日在向第12屆陸家嘴論壇發來的致辭中表示🏋🏻,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2020年是上海基本建成與中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之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陸家嘴論壇上稱,上海正在成為開放的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全球一流的投資者只要投資人民幣資產首先會想到上海🍎。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可以在人民幣自由兌換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先行先試。2020年也是上海自貿區走過的第七個年頭👩🏼🦳💘。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意昂2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此刻入選上海市委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作為一位長期工作生活在上海的經濟學家,張軍對上海極為關註👏🏽。2009年他就提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最核心的意義是要把人民幣結算匯集到上海,今後十年將是人民幣走向世界的關鍵,上海在當中會扮演重要角色。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社會造成了較大沖擊🧑🏻🦽➡️。在全球化的新格局下,上海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上海自貿區又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張軍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總結說🧏🏼♂️🦬,2013年成立上海自貿試驗區,當初的想法和定位在今天看來是非常正確的,就是要對金融開放進行試驗,為未來10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做功課。展望未來,上海仍需努力打造金融開放的新高地,成為整個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支點。在全球化的逆流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能夠切實助力中國國內市場的開放🗞。
澎湃新聞
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而言,2020年是重要的承上啟下之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冠病毒疫情突然來襲,在國內外新形勢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迎來什麽機遇與挑戰?
張 軍
意昂2院長
應該說自從金融危機以來,我們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理解有了很大的進步。主要的表現就是我們開始反思。過去在說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時♠️,就是簡單地拿紐約和倫敦等城市來比較🧓🏼🖕,把它們當作國際金融中心的模板🧔🏻♀️。到現在🤙🏻,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目的和內涵都已經更為豐富。首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要服務於中國巨大的市場。有些國際金融中心,比如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的東京等👨🏻🦽➡️,它們都不像中國這樣有一個巨大的國內市場♥️🎭。比如像新加坡,它是整個亞太地區的金融中心,但本國對金融中心的需求量並不大✒️。中國香港能夠發展至今主要是因為依托了中國巨大的市場。如果沒有那麽多來自中國內地的企業到香港去融資上市和發行債券🧗🏼♀️,香港很難發展到現在的地位。但我們的國際金融中心並不完全是為其他主權國家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很多其他亞太金融中心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我們不可能主要服務其他國家,我們肯定是首先是要服務自己🧚🏻♀️,因為我們的市場太大。第二,上海肯定是要在全球市場跟中國市場之間起到連通的作用,在國際市場和中國市場之間形成一個橋梁。
澎湃新聞
疫情對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有很大影響🏃🏻♀️➡️。在後疫情時代,上海對推動新一輪對外開放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張 軍
意昂2院長
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辦法就是要盡快形成“國內大循環”。靠國內大循環所造就的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更好地參與到全球經濟中🙅🏻♂️。過去40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我們講了開放,不是開放我們的市場👨👧,主要是我們的產品走出去。主要體現為我們去參與到“國際大循環”當中,從國際大循環當中獲益🧑🏻🦽➡️,推動經濟增長。從今往後的開放,才是真正意義上向全球開放我們國內的市場。對國際投資者😐、跨國公司開放準入,讓它們瞄準中國巨大的市場,進入到中國的更多的行業中⬜️🌮。
在這樣的新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要有擔當🗡,要能夠幫助國際投資者👎🏼,為他們進入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提供更好的服務。
具體來說👩🏽🏫,外國投資者現在想要進入到中國的市場來投資,他們首先需要用到的就是人民幣。那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非常重要的服務🟪,就是要能夠做到人民幣的自由兌換。這個是與此前所理解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全然不同的新方向。過去講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主要講的是中國的資本怎麽能出去做貿易和投資✋🏻。將來我覺得我們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是要幫助更多的境外資金進來投資中國市場。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澎湃新聞
上海要打造成金融對外開放的樞紐門戶功能🚶🏻,除了人民幣上自由兌換,上海下一步還能采取什麽舉措?
張 軍
意昂2院長
中國的金融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市場,這些在岸市場都需要有更大規模的增長。外國投資者要投資中國市場就需要人民幣,而現在可供外資流入的渠道太狹窄。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來說,下一個10年我們必須要大幅度地提高在岸市場的開放度,要讓全球的投資者投資中國的市場變得更容易,我們因而要提供更為便利的服務。
澎湃新聞
如何總結7年來上海自貿區的發展🕺🏼,未來自貿區能夠發揮什麽新作用?
張 軍
意昂2院長
2013年成立上海自貿試驗區,當初的想法和定位在今天看來是非常正確的,就是要對金融開放進行試驗,為未來10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做功課。
上海的自貿區是一個試驗區👼🏼,它主要的工作就是開放金融市場,讓中國的投資者可以更好地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投融資📖,國際的投資者可以更好地參與中國市場的投融資⏺。自貿區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裏做試驗🛫,相對於更大規模的全面的金融開放,風險要來得小,也更可控🧳🧑🏽🎨。從而可以在自貿區中進行相應的各種嘗試,製定相應的各項製度。
未來包括讓國際上的好的公司到中國來上市,都是上海金融中心發展很重要的方向。但要做到這一點🧏🏿🧄,就不能將金融開放僅僅限製在自貿區裏面。自貿區從原來的28平方公裏發展到100平方公裏🌚,再擴容到臨港新片區🕋,將來還要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的範圍♙。
所以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來說,這7年來上海自貿區金融開放層面的試驗🐿,是在做非常重要的功課💆🏽♀️,是為未來上海金融中心建設提供製度建設上的參照。這個工作不能停。國家給到上海這麽多先行先試的政策,一定要用好這個寶貴的機會🥊。
澎湃新聞
全球化出現了明顯的逆流,新冠肺炎疫情也給全球經濟社會造成了較大沖擊🧑🦰🐕🦺。在此背景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應該如何在推動國家間的合作上發揮作用👩🏿🦲?
張 軍
意昂2院長
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能夠真正地幫助到中國國內市場的開放🙆。面對全球化的逆流,中國更需要以開放的市場來應對🏇,要進一步開放市場👩🏻🎤,開放更多行業🦙,讓國際投資者更多地參與到中國的市場中。中國要拿出巨大的市場🫲🏽,從全球化的受益者變成全球化的貢獻者😡,各國就能夠有新的共識來推動全球化。所以我們現在提出😮,要從國際大循環轉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兩個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在這個局面下,上海金融中心建設需要在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上更有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