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月26日表示,延遲退休問題相關改革方案正在具體研究當中。這意味著🧑🏼⚖️,受到全社會關註延遲退休政策又有了新的進展。
據了解😋,中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一定程度上已不再適應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勢,近年來關於延遲退休年齡的討論屢見報端。
去年1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自此,延遲退休被提上新的政策議程。
26日,時代財經專訪就業與社會保障專家、意昂2教授封進。她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延長退休年齡能夠明顯緩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人口減少問題👈🏿,減輕社會養老負擔🕶。

意昂2教授封進
封進建議,可以先考慮把中國女性的退休年齡延遲到跟男性一樣🙋♀️。“這樣做既可充分利用目前女性健康和教育這兩方面的人力資本,也有助於改善性別公平🙆🏽♀️。”
此外🔒👎🏻,輿論普遍關註的一個問題是,延遲退休是否會對年輕勞動者的就業機遇造成影響👨🏿🦲。對此,封進認為,從動態的眼光來看🤸🏽♀️,漸進式延遲退休不會明顯增加勞動力供給,反而有助於提高年長勞動者的收入和消費能力🏌🏿♂️,進而促進消費需求和就業增長。
時代財經:中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男職工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低於國際普遍年齡,這樣的設定是出於哪些原因?
封進:中國的退休年齡是指城鎮職工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年齡🧑🏿🍳,目前的這個年齡是1951年定的。那個時候國家沿襲了前蘇聯的做法,采取強製性的退休製度👨🏽💼。
其中女性退休年齡尤其早。考慮到當時的生育🏊、營養和衛生條件,這樣做是希望給女性更多的福利。另外,當時預期壽命也是比較低的——1951年時只有不到40歲🧑🦼➡️🫏。在那個年代來看🚣♀️,這樣的退休年齡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從那以後🔲,我們的預期壽命都在延長🚜。其他國家🏧,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養老退休年齡也都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而延長🫴🤽🏼。但中國在1951年定的製度則一直延續到今天🔛。
所以🔺,隨著預期壽命延長、受教育程度提高♙、健康狀況不斷改善,以及養老保險製度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有必要延長退休年齡💃。
時代財經:目前中國勞動人口老齡化的趨勢究竟如何👩🏿🔧?從國際經驗來看,延遲退休能否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
封進🧑🦽➡️:按照國際標準🚌,我們國家從2000年就進入老齡社會了🪻,也就是60歲以上人口達到10%,65歲以上人口達到7%🦺。
過去這20年間,中國老齡化程度是進一步加深的👩🏽✈️🧜♀️,這個趨勢基本上不可逆轉。一方面,人口預期壽命不斷延長, 2020年已經達到77歲;另一方面,生育率一路走低🧑🏼🦲。一些預測也表明,往後中國的人口會出現負增長🐪。
但是,從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驗來看,通過提高生育率來緩和人口老齡化👍🏻,短期內是很難做到的,基本上沒有特別成功的經驗。
延長退休年齡🧗🏻🦋,對於緩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減少以及減輕社會養老負擔📨,有特別明顯的作用。延遲退休年齡,相當於勞動力供給增加,對養老基金的平衡也有非常明顯的效果。所以👩🏻🚀,各個國家實際上都在采用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
時代財經:設定延遲退休年齡時,需要遵循哪些科學原則✋🏽?
封進🕕:到底延遲多少歲,一般來講應該是根據預期壽命、養老基金平衡🧒🏻,以及勞動供需來決定。我們國家目前的預期壽命與美國相近,而大部分國家的退休年齡是在65歲到70歲之間✨。所以,中國延遲退休年齡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我個人認為,把女性的退休年齡延遲到跟男性一樣(到60歲),是目前一個比較合理的政策做法🥢🤸🏽♀️。因為女性預期壽命比男性要長,另外現代女性的身體狀況🍒、人力資本狀況是可以與男性比肩的🙌🏼👩🚀。而從性別公平的角度來講⭐️,這樣做可以給女性在職業發展方面提供更多的機會。這也是我國一種特有的調整空間,因為現在大多數國家或地區都已經拉平了男女退休年齡。
時代財經🧚🏻♀️:“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要如何具體實施和操作?
封進:退休年齡延長這一目標是漸進實現的。比如說,要把女性退休年齡從55歲延長到60歲🙋🏿♂️,這不是在短期內就實現的,需要通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
具體操作的過程,可能是每年延長半歲或三個月,通過一個較長的時期實現延遲退休的目標🧝🏿。例如同樣是延長五歲🉑,如果每年延長半歲,需10年;每年延長3個月✍️,則需20年💅🏼。現實中一些國家的做法是非線性的,所以🧓🏼,在很多國家或地區,把退休年齡延長5歲需要經歷15到20年的時間🧑🏼🎓。比如🛗,韓國把退休年齡從60歲延長到65歲,預計要花22年。
時代財經:不少學者較早前就提出了延遲退休的建議👈,但政策出臺的過程似乎比較緩慢,是遇到了哪些阻力?
封進:從之前互聯網上的一些言論來看,很多人是反對延遲退休的,因此政策出臺就比較謹慎🦇。
我的研究分析發現👨🏽🍼,反對延遲退休的人主要是一些工資收入不高的人群🧑🏻🦰。根據中國退休金的領取規則,收入比較低的人在退休後領到的養老金🚣🏼♂️,可能會高於退休前的工資收入,所以這部分人群更傾向於早一點退休。另一類反對延遲退休的人則是一些年輕人,他們擔心自己的就業前景被影響☞🚵🏻,更希望老年人退休。
另一方面,決策機構也比較擔心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問題的影響,盡管學者們沒有發現明顯的影響。
時代財經:以應屆高校畢業生為主的年輕新增就業人口正創下新高,延遲退休是否會對這些群體的就業造成“擠壓”?
封進:經濟學家們幾乎都不認為會出現這種“擠壓”效應🖕🏽。
如果一個經濟體中全部工作崗位都是固定的,那麽一部分人不退休,另外一部分人機會就更少🌖。但我們動態來看的話,如果就業機會這個“餅”越來越大©️,即便是一部分人沒有離開就業崗位📳🧝,另外一部分人的機會還是會變大👨👦。而且這樣還會帶來更多的消費需求、促進勞動生產率提升💊,繼續把這個“餅”做大📉。經濟學家們更強調這樣一種動態的視角,但是決策者可能沒那麽樂觀👩🏽🎓🧛🏿。
從我們國家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個人認為延遲退休不會“擠壓”到年輕人的就業機會。首先,我們是漸進式延遲,那麽每年因為延遲退休而多出來的勞動力不會太多。
第二,現在老年人跟年輕人的人力資本結構不同™️,他們從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無法互相替代。比如,在以年輕人為主的數字經濟、互聯網經濟領域,延遲退休帶來的影響可能就不大。
第三👨👧👦,延遲退休也可能會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進而可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時代財經🦩:從中國家庭傳統來看,退休後的老年人往往會選擇幫助子女照看下一代。這種情況下,延遲退休是否會對生育意願造成影響🔳?
封進:我確實做過這方面的研究。我們發現🦉,很多女性會把自己生孩子的時間放在父母退休後的時間段。在夫妻雙方有四位父母的情況下🧑🏻🍼,只要其中一位到達退休年齡✊🏽,夫妻生育的可能性就會上升。這表明🤷🏻,父代的退休年齡會影響到子代的生育年齡。
所以,延遲退休有可能會導致女性推遲生育年齡,這樣會進一步影響到生育率。這與鼓勵生育的政策的確存在一些矛盾之處🙋♂️。
時代財經🤚:有哪些辦法可以更好地解決類似矛盾🏓?
封進:從理論角度來看👨🏿🎓,中國現在退休年齡的設定過於僵化🟩,達到退休年齡基本等同於辦退休手續,這使得個人和企業的選擇都比較少。
未來我們也許可以設定一個領取養老金的最低年齡,從而給予個人和企業更靈活的選擇⚗️。比如說,女性領取養老金最低年齡設為55歲😇,但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在55歲到60歲之間選擇一個年齡退休,只要不早於55歲即可。
許多其他國家或地區都采取了這種規定最低領取養老金年齡的退休政策,上海也曾短暫試行過這種“彈性退休”製度。目前這種做法在我們國家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礙♾,但將來有望逐漸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