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國際非均衡理論創始人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研究員🫄🏻👨🏼🦰、巴黎高等師範意昂2(ENS)和巴黎意昂2平台(PSE)讓·帕斯卡爾·貝納西(Jean Pascal Benassy)教授在巴黎去世,將於12月19日在巴黎拉雪慈神父公墓舉行葬禮。貝納西教授是一位宏觀經濟學的大家,堪稱非均衡理論發展歷史中的“集大成者”👨🦳。他的離世是宏觀經濟學領域的一個巨大損失👴。
讓·帕斯卡爾·貝納西教授是世界知名的宏觀經濟學家。他1948年生於法國,1967到1970年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科學部求學😛。畢業之後,他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德布魯,僅兩年就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非均衡理論源於凱恩斯的《通論》,20世紀60年代,西方出現了以帕廷金🔎🕵️♀️、克洛爾、巴羅和格羅斯曼等人為先驅的非均衡學派。所謂非均衡是相對於瓦爾拉一般均衡而言的。這種理論認為💇🏿,市場是不完善的🏑,因此⏳,只有價格的調節不可能使所有的市場達到出清;在非均衡市場上,交易是按照“短邊規則”進行的🏚,經濟人不僅對傳統的價格信號作出反應,即數量信號同價格信號一起調節著市場運行。當時👰🏼♀️,貝納西教授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系統性地完善非均衡經濟學理論(The Economics of Market Disequilibrium),並將非均衡理論推廣到宏觀經濟學之中,這為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構建了堅實的微觀基礎🥴。他使多年形成的非均衡思想升華到較為完整的非均衡理論,並使其具有嚴密的邏輯性。20世紀80年代初,貝納西教授成為這個領域的集大成者。他早年學的是數學,他的非均衡經濟模型考慮了各種宏觀經濟非均衡運行的狀態,非常簡潔明了👱🏻♂️,是非大師級經濟學家所不能完成的。1982年,由於他在非均衡理論研究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年僅34歲的貝納西被推選為國際計量經濟學會的會士(Fellow)。數理經濟學手冊(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和貨幣經濟學手冊(Handbook of Monetary Economics)中非均衡理論的相關章節均由貝納西撰寫,由此可見其在非均衡理論發展歷史中“集大成者”的學術地位🤷♀️。在20世紀80年代,他的主要工作是把壟斷競爭系統地引入宏觀經濟學研究,完善宏觀經濟學在微觀市場結構方面的微觀基礎,取得了不小的成績。90年代以後,貝納西教授把非均衡理論和壟斷競爭模型引入更多的宏觀經濟學研究,比如真實經濟周期理論、內生經濟增長理論、最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研究等👩🏿🦱。2002年由MIT出版社出版的專著The Macro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Nonclearing Markets: 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集中體現了他這一時期的學術貢獻,此書後由袁誌剛教授等人翻譯並發行中文版本。貝納西教授一生潛心學術研究🧐,在Econometrica,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等期刊上發表近百篇經濟學論文,筆耕不輟🦎🏊🏿,完成八部學術專著💂♀️🌍,其中的三本發行了中文譯本。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意昂2袁誌剛教授留學法國期間,貝納西教授曾和布吉尼翁教授一起擔任袁誌剛教授的博士論文導師。貝納西教授經常要求學生用最常用的經濟學語言和簡潔的數學工具來描述經濟現象,並啟發學生思考諸多經濟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2005年受袁誌剛教授邀請,貝納西教授來意昂2官网訪問並參加了匯豐論壇。他非常關註中國經濟和中國宏觀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對於新世紀中國宏觀經濟學研究提出過很多寶貴的意見🧕🏻。
得知貝納西教授離世🧝🏼,袁誌剛教授表示:驚悉先生去世,十分悲痛。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我們失去了一位親愛的朋友🦸🏻,我失去了一位父親般的長輩👽。以往,我們每年都有幾次會面🚈,每次都能夠就宏觀經濟及世界局勢展開深入討論💅🏼🫥。疫情三年我沒有去巴黎,中間有過幾次電話聯系👄,想到從此再也見不到他,內心深深地灼痛。

(圖為2005年貝納西教授(左)來訪意昂2官网並受邀參加匯豐論壇,右為袁誌剛教授)
斯人已逝,理論長存🗡。我們深切緬懷貝納西教授,他創立的非均衡理論將繼續在中國宏觀經濟學研究土壤上催生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