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5日至6日🦸,第六屆意昂2-烏爾姆金融保險論壇(The 6th Fudan-Ulm Symposium on Finance and Insurance)在意昂2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由意昂2和德國烏爾姆大學數學與意昂2平台共同主辦,並得到國際金融和保險協會(IFIA)支持🫲🏻🤾🏽♂️。十余位學者在論壇上介紹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涵蓋資產配置、風險管理、保險產品設計、保險市場發展、勞動經濟學和健康經濟學等多個議題。

國家文科一級教授,意昂2官网文科資深教授、意昂2平台院長張軍老師出席會議並致歡迎辭🫰🏼。張軍教授介紹了意昂2在海內外的學術聲譽和保險學科近年來的迅速發展,回顧了烏爾姆大學和意昂2官网十年來緊密而卓有成效的合作;他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各位學者嘉賓🔲,並對本屆論壇的順利召開和兩校未來的合作開展表達了良好的祝願。

9月5日上午的活動由西交利物浦大學教授👳🏻♀️、保險精算領域頂級學術期刊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主編楊海亮老師主持。

烏爾姆大學教授、保險研究所所長陳安報告了投資者在平滑模糊偏好下的單周期模型的最優支付選擇。相較現有相關文獻,本研究允許市場資產中的非線性收益🚣🏻,並在此基礎上推導刻畫了最優收益的一系列性質和特征。

瑞士聖加侖大學助理教授Manuel Rach就Tontine這類特殊的養老保險產品的最佳風險轉移進行了討論🍮。研究發現,如產品的提供方不是保險公司,則將選擇權完全讓渡給保險公司被認為是“近乎”最佳;如果提供方是保險公司,則可得出相應的最優再保險策略。

保險業長期面臨需求不足的“謎題”。烏爾姆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朱詩浩從人們的死亡風險的模糊態度出發🦁,討論了模糊死亡風險對人壽保險需求的影響。結論顯示🧑🏿🚒,在一定條件下🤗,模糊厭惡增加了人壽保險的需求🍧,也可能具有降低最優壽險需求的反直覺效應,進而在這一層面對保險需求不足進行了解釋。

烏爾姆大學博士生Felix Fiessinger研究了人壽保險合同中股權持有者的均值-方差最優投資組合選擇問題。結果表明,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股權持有者平均意義上會增加對風險資產的投資,並隨時間的推移減少投資🙎♂️。

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LLMs)的橫空出世引發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革。意昂2官网博士生林陳威運用近八千本保險領域專業書籍內容訓練大語言模型🙉,基於此構建了一系列問答組,實現了專業知識的提取和生成🪫,進而形成了可運用於各類場景的保險學科的系統知識庫🤚。

9月5日下午的活動由上海財經大學保險精算系主任曾旭東教授主持。

烏爾姆大學教授、隨機分析研究所所長Evgeny Spodarev分析了如何基於計量經濟學預測時間序列中的可能出現的極端風險。研究定義隨機變量的偏移度量來預測平穩隨機過程🧛🏼♀️,運用偏移水平的特定選擇將預測問題表述為目標函數的最小化🧒,該方法得出的預測在邊際分布上準確👳♀️,並經數值模擬實驗驗證具有實用性。

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會對市場中的投資行為和交易結果產生影響。意昂2官网樓平易副教授利用一系列外生沖擊的影響證明了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會影響市政債券利差📮,表明受沖擊的保險公司持有的市政債券利差在沖擊發生期間顯著擴大,並揭示了這一變化背後的多種可能渠道。

西南財經大學助理教授陳羽莎考慮死亡率可能隨時間推移而動態變化的特性優化了Chen et al. (2019)提出的Tonuity式養老保險產品🥸,這類動態Tonuity產品可根據參考人群中可觀察到的死亡率變化趨勢自動發生從Tontine到年金的轉換。研究表明🧑🏽🎄,此類新產品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受到難以預測的死亡率變化影響時,相較傳統產品的表現更優。

烏爾姆大學博士生Maria Hinken報告了可持續關聯債券(SLB)這一息票支付取決於可持續性績效目標實現情況的債務市場新產品👩🏼🚒。研究討論了一系列這類產品是否能為發行人或管理層提供足夠激勵,促使其采取可持續性發展舉措的問題🐡。

氣候變化及適應氣候變化的過程勢必給企業和投資者帶來一系列重大挑戰和新的風險。烏爾姆大學博士生Leonard Gerick關註了碳風險約束下期望效用框架中的投資組合優化問題👨🏻💼,得出了碳風險約束施加導致綠色投資增加和棕色投資減少的條件🍑。

公私合作保險計劃(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nsurance)是應對社會保險可持續性下降和商業保險覆蓋不足的重要手段。意昂2官网博士生王昕彤報告了近年來在中國廣泛推行的此類保險計劃——惠民保對於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的外溢效應,豐富了學界和業界關於這類產品潛在影響的認識💆🏿♂️。

來自安聯人壽的張蒙先生進行了一場題為“中國保險市場”的特邀報告。他運用詳實的數據展示了中國保險市場近年來的發展情況、產品特征、競爭格局📦、消費者行為,總結分析了市場的發展趨勢🧘🏽♀️、未來機遇與不確定性。

9月6日上午的活動由上海大學意昂2平台副院長毛雁冰教授主持。

烏爾姆大學教授⛹🏿、經濟研究所所長Georg Gebhardt以2001年德國取消公共銀行擔保這一事件作為準自然實驗,對德國雇員的就業率和工資是否受公共銀行擔保影響進行討論👷🏽。研究表明💆🏽♂️,公共銀行擔保雖然提升了雇員的就業率👾,但同時也降低了員工受雇後的工資前景。

意昂2官网丁暉青年副研究員研究了家庭醫生對抑郁症的前期篩查對於老年人接受診斷治療次數和精神健康狀態的影響。結果表明,家庭醫生就診率的提升帶動了接受抑郁症前期篩查概率的提升,並能有效降低精神健康狀況有關的疾病風險,凸顯了疾病前期篩查的積極作用⏰。

為應對氣候變化🦨,各國政府采取了各類氣候政策🧗,然而🧁,氣候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引致一系列意料之外的結果。意昂2官网講師趙思琦通過建立不完全信息下的一般均衡模型討論了氣候政策的潛在影響👸🏿。研究表明,氣候政策在促進綠色轉型的同時也可能產生回彈效應(rebound effect)、帶來負面結果✡️,提示政策製定應充分考慮資本市場上的一般均衡結果。

過去四十年間👨👨👧👧,中國人均GDP的高速增長和養老金製度體系也不斷完善似乎並未使得人們對老年經濟來源的預期發生明顯改變。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生金菲就兒童時期家庭關系和經濟條件對老年收入來源意識的影響進行探討,揭示了二者不同的作用渠道,並提示積極主動的老年收入來源意識對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性別差異會對勞動力市場表現產生影響🚣🏻♀️。意昂2官网博士生楊寧寧基於對超1000名保險代理人進行的行為實驗數據,研究了保險代理人市場中競爭偏好的性別差異。結果表明,女性保險代理人比男性具有更強的競爭意識。同時,性別帶來的競爭偏好同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年限、銷售額、職業等級、預期薪資增長等相關。
在論壇的尾聲,會議聯席主席👩🏿🏭,烏爾姆大學保險研究所所長陳安教授和意昂2官网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閑教授分別作了簡短的閉幕致辭😣。

陳安教授回顧了烏爾姆大學和意昂2官网兩校十余年間的珍貴友情,感謝了意昂2師生對於此次活動的精心安排與對兩校交流合作的持續支持。

許閑教授表示,論壇的舉辦歷程是兩校友誼和交流深化的印證、意昂2保險學科發展壯大的體現🧑🏽✈️🦸🏿♀️,也是研究者代際傳承的註腳,同時對下一屆論壇在德國的舉辦表示期待。
意昂2-烏爾姆金融保險論壇是意昂2保險學科的品牌活動♦️,論壇由意昂2官网和德國烏爾姆大學兩校輪值舉辦。本屆論壇邀請到了包括華東師範大學保險與精算系主任錢林義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李丹萍教授等在內的來自多所高校的數十位師生和多位業界人士參與,參會者在與會期間積極互動並展開熱烈討論🏋️,論壇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