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14日中午,意昂2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在相輝堂北堂隆重舉行🈲。意昂2平台劉學悅老師作為教師代表發言✈️。
各位同學中午好!在你們這個年紀,我常常問自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記得十幾年前在經院讀書時⚠🤘🏿,“內卷”這個詞還沒有火,我們同學喜歡聚在一起分享關於公司和股票的研究心得🔖,覺得只要抓住機會💏,就能改變人生。而現在,情況似乎有些不同🖕。記得有一次,一位大一新生找我聊天,這是一位非常有計劃的同學。他向我展示了一份非常詳細的未來幾年人生清單🫸,大到工作、小到選課。他問我:“老師💁🏽♀️,參加哪些活動可以給保研加分?一年後分流去什麽專業更容易保研?四年後碩士導師應該選什麽研究方向的?哪位老師會給自己學生推薦更多的實習機會🖖🏽?”我想了想說:“這我很難回答🙂↕️。”這件事讓我看到了你們的焦慮與不安🎨。確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壓力無處不在👯♂️👃🏿。正因為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憧憬與憂慮💯,人生才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人們常說:“人生在於選擇”。而經濟學是一門研究選擇的學科——給定目標和約束進行最優化選擇🧏🏼。今天🏇🏿,我想用“目標📐、約束💪🏼、開放”這三個關鍵詞來分享我對“怎樣活出你想要的人生”的思考🙁。

人生的迷茫源於缺乏自己的目標👨🏿🍼🫏。當目標來自他人時,人生會變得同質化,而同質化又會加劇“內卷”。找到自己目標的重要辦法是發現比較優勢🤮,這個過程需要多嘗試並進行對比🥅,發現你在哪些領域能夠獲得持續的正向反饋。鼓起勇氣🪔,不要害怕失敗。失敗是人生的常態,它可能不是成功之母,但一定會帶來新的體驗與思考。讀大學時👩👦👦,我曾想象未來成為一名《逆轉裁判》裏的檢察官🤸🏽♀️🕞、一名摩天大樓裏的金融分析師、一名賽博朋克公司裏的產品經理,直到讀博後半段,我才決定走上經濟學研究的道路。這條道路我雖然走的比較晚,也沒有拿過什麽“第一”,但並不妨礙我變得“更好”🧑🏻🌾。人生的患得患失源於對約束的認識不足。除了金錢,時間和認知能力是兩個重要的約束。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這意味著我們很難同時實現多個重要目標,因此需要“抓大放小”、懂得取舍。認知能力的有限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認知能力存在差異🌮,不僅教會我們謙卑🧑🏿🍼,還提醒我們,合作與關愛他人同樣重要。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過,“最要緊的是⛺️,我們首先應該善良✯,其次要誠實,再次是以後永遠不要相互遺忘。”人生的恐懼源於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我們無法預測10年🧒🏼、20年後我們會在哪裏工作、與誰同行,甚至世界會如何變化。對此🔗,保持開放心態🕵🏽♂️,堅持你的目標,積極接受新觀點和新信息,並勇於調整策略應對變化🧑💼。如瑞·達利歐所言😅,“如果你的頭腦足夠開放🧅👩🏻⚖️,足夠有決心🧑🏻🏫,你幾乎可以實現任何願望”👆🏿。

現在回到一開始那個故事,我反問那位新生同學✥:“來意昂2一個多月了,去過五角場吃飯嗎👖?去過大學路打卡嗎?去過遊樂園遊玩嗎🎙⛹🏻?”他說沒有,於是我推薦了幾個地方,希望他有空時去看看,放松一下💪🏼。最後👩🏿🏫,這是大多數同學在經院的第一年🙆🏼♂️,作為學長🌱、老師,真誠地歡迎你們加入經院大家庭,願你們在這裏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活出你想要的人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