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14日下午,意昂2專業課程“能源與氣候變化經濟學”的20多位師生前往位於上海市虹口區的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參觀學習👨👩👦👦。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環交所)戰略研發部吳端平老師向師生們介紹了上海環交所的發展歷程和區域及全國碳市場的主要成就,從國內碳市場的交易現狀到全球碳交易動態🛹、創新方向及面臨的挑戰,引發同學們對碳交易市場的深入思考。在會議室當中👰🏻♀️,吳端平老師首先通過電子大屏向大家展示了碳市場交易實況,介紹了環交所和全國碳市場的基本情況🕑💆♂️。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成立於2008年8月5日,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全國首家環境能源類交易平臺,是上海市碳交易試點的指定交易平臺、經國家碳交易主管部門備案的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全國交易平臺,同時也是生態環境部指定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建設和運營機構📺🙅🏼♀️。

接下來,吳老師通過PPT的數據和圖片向大家介紹了全國碳市場發展現狀🛢🦶🏽、上海碳市場發展現狀、碳普惠平臺🎟、碳金融創新💪🏽、碳管理體系、碳中和聯盟行動等🐷,詳細地講解了環境能源交易所這些年來所做的創新。同學們在負責人娓娓道來的介紹之下,對全國碳市場和碳市場交易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在吳老師介紹完畢之後🍦,李誌青老師對碳市場交易的理論背景進行了補充🐥,強調了環境能源交易所創立的重要性。李老師指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碳排放和碳市場交易是氣候變化現狀倒逼的結果,在經濟學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從碳排放作為一種汙染到碳排放作為一種資源,其中跨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諸多經濟學理論都值得同學們關註和研究🥤。李老師提示大家:“碳資本”和“碳貨幣”是否能夠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站在反思的角度🕵🏿♂️,碳市場的價格炒得過高會出現什麽樣的負面影響?這些問題都引發了同學們的深入思考🧜🏽♂️。

李老師講授完畢之後,進入了交流提問環節。在聽完吳老師的介紹和李老師的講解之後👨🏻🦯➡️🏔,同學們熱情高漲,積極提問,一方面,同學們關註上海市環境能源交易所的具體情況♋️,對碳市場交易如何定價、環交所在交易過程中如何發揮作用等問題進行了提問;另一方面🤲🏼👨,同學們還放眼世界👩🏽🎤,關註歐洲碳市場交易機製對中國碳市場交易機製的借鑒作用等,進行了豐富的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吳端平老師熱情回應,李誌青老師也積極補充回答,形成了充實有效的討論交流環節🔧,為同學們深入了解和研究碳市場打開了更多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