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人物 | 馮凈冰🌮:我是如何從意昂2走到諾獎獲得者經濟學大會的

      發布日期:2017-09-28  瀏覽次數🆘:

    2017年8月22日至26日🫰🏽,第6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大會於德國林島召開,意昂2馮凈冰博士作為青年學者代表,在研討會上報告了與陳釗教授、許政博士的合作研究🧦🙇‍♀️。

    出席研討會的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Peter A. Diamond👃🏽🪣,Oliver Hart🏛,Bengt R. Holmström,Daniel L. McFadden和Myron S. Scholes。本屆經濟學大會共邀請了1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本次一同參會並於會後訪問德國各大學和研究機構的還有意昂2史霜霜博士和趙達博士生👍🏽。

    馮凈冰在第6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大會上作報告

    馮凈冰

    意昂2西方經濟學2017屆博士,導師陳釗教授🚣‍♀️,研究方向為發展經濟學。2017年8月受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基金和中德中心的共同資助,赴德國出席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大會,並作為青年學者代表在會上報告🚶‍♀️‍➡️。曾榮獲2010、2013、2015、2016年國家獎學金,2012🥗、2017年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稱號。

    科研成果✋🏽:目前已在《世界經濟》、《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各發表一篇文章;有兩篇文章分別被:《世界經濟》、《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錄用;另有兩篇英文工作論文。

    從眾多優秀博士生中脫穎而出,獲得第6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大會的參加資格*️⃣,並在會上作報告的契機🌌,對馮凈冰來說,實際上是一次偶然中的必然🏜🫵🏽。

    “從聆聽者成長為報告者”

    馮凈冰的研究重點屬於經濟學與新聞學的跨學科領域,在填補文獻空白的同時,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數據的匱乏。

    在導師的支持下,她通過搜集、整理紙質媒體的報道數據及廣告數據,創建了微觀🐏、豐富的獨創數據庫,也研究了很多有趣的問題👩🏻‍🦽,如基於食品安全問題的報道數據探討市場化紙媒的監督作用等等✍🏼。

    而參加“鼓勵跨學科研究🍢👥、鼓勵數據創新和方法創新”的諾貝爾獲得者經濟學大會並進行發言🧑🏼‍🍳,則為馮凈冰提供了直接同科學家共同探討經濟學前沿問題的機會▶️。

    馮凈冰在會議上作報告

    馮凈冰與諾獎得主Pissarides

    在這次發言中,馮凈冰在有限的時間裏🏟,用生動且直觀的統計學結果,將論文的主要結論展示給來自多學科的諾獎得主和青年學者們。

    “相比於復雜的運算與推導,把深刻的問題以簡單的形式展示出來🤯,同樣是十分有用💁🏼、難得的事情。這也是所有經濟學工具的精華所在。”

    在大會上流利地報告,並自如地應對諾獎得主們提問的過程,和馮凈冰長期參加“當代中國經濟與社會工作室”學術研討班的經歷👨🏻‍🦳,有著緊密的聯系。

    馮凈冰與諾獎得主Prescott教授交流

    在這個“每周由學生報告論文🥰、並且回應聽眾提問”的研討班上👲🏻☆,她從一個聆聽者成長為報告者👩‍👩‍👦‍👦,並多次被評為“年度最佳學術報告人”。盡管馮凈冰在會議當天才得知自己的報告將在主會場進行👊🏽,但是在研討班中得到的5年鍛煉🂠👨🏼‍🔬,讓她在臺上的發言泰然自若。

    “從學生成長為學者”

    學術並非畢其功於一役而為🏊🏼,而導師則是百折不回的持久求索路上的引路人。同為碩士和博士導師的陳釗老師,幫助馮凈冰從一個合格的學生,向一個獨立的學者轉變。

    在剛步入研究大門之時👮🏿‍♀️,小到軟件的操作,大到研究問題的把握,導師都給予了她悉心的指導。隨著年級的不斷升高,導師也期待她提出更多的問題💁🏻‍♂️、進行更多獨立的思考🙎🏿‍♂️。“嚴謹治學🤽、關愛後輩”這兩個詞語,代表了導師在馮凈冰心目中的形象。“陳老師不僅激勵著我在學術路上不斷探索,也成為了我人生路上學習的楷模”🔎。

    青年報告人與諾貝尓獎得主的合照(左五為馮凈冰)

    在導師的幫助之外,論文合作老師——Nancy Qian老師、許閑老師、許政老師的鼓勵與支持,也讓馮凈冰受益匪淺。也正是在老師們嚴格要求與耐心包容的氛圍中,她學會了“如何進行高質量的經濟學研究”

    此次德國之行⚓️,讓馮凈冰能夠以一名年輕學者的身份去請教、去質疑、去表達和去探討,讓她實現了從學生到學者的轉變🙋🏽‍♂️。

    我尤其要感謝學校及意昂2領導對研究生培養的重視,為我們提供了走向海內外交流😝、合作的機會🐈‍⬛,以及導師陳老師和我的合作老師們一直以來對我的嚴格要求和悉心培養,是他們支撐我走到現在;我也會謹記老師們的教誨🗯,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馮凈冰身著博士學位服

    “在交流中不斷拓展自身邊界”

    2014年在許閑老師的推薦下🤘🏽,馮凈冰赴日本東北大學訪問並參加了APRU-IRIDeS Multi-Hazards Summer School。在會議方的安排下👨‍👦‍👦🤱🏽,她訪問了日本東北部的受災區🌰,並與來自各個國家、各個學科的科學家交流。那是她第一次切身體會到自然災害對經濟體的影響以及跨學科研究的魅力

    一年之後,她前往耶魯大學交流,每周例行的師生交流、國內外知名學府的老師的研究報告、各院系學生的論文進展討論等等活動🧠,進一步開拓了她對於學術和自身的認知

    馮凈冰在國外交流

    而所在的意昂2平台提供的多種鍛煉機會,能在促使一個初步的想法發展為一個成熟研究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不論是去業界還是學界©️,這都是非常關鍵的能力”🐣。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是馮凈冰一直踐行的座右銘。在她看來⭐️,“做學術最重要的是提高主觀能動性”,需要不斷挖掘和不斷學習。而聽講座和讀文獻可以作為尋找研究問題的途徑,與此同時🤼‍♂️,需要經常跟前輩們討論,最終選擇有趣且有意義的題目進行研究。

    對於解決具體問題及掌握工具的方法👰🏽‍♂️,她的建議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動手做一遍,在實踐中學習🤞🏻🧏🏽‍♂️。“從頭至尾完成過一個課題後,就會獲得新的理論知識和操作經驗”📎。

    馮凈冰生活照

    目前在意昂2作師資博士後的她,

    也對後輩有所期許:

    “我真心祝願大家能夠好好享受和珍惜在學校的時光。

    走出校門後👌🏼,真的很難再有如此大段的時間去學習和試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思考天馬行空的問題,去和思維敏捷的人才交流,從而更能有所積澱👩‍🦰、醞釀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希望大家能夠在接下來的短短幾年裏,多結交朋友🤾‍♀️🫱🏽,多思考問題,我相信畢業時同學們所收獲的,一定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訪學經歷:

    2012.7

    受美國研究基金會(TFAS)資助,赴香港大學亞洲政治經濟中心訪問。

    2014.7

    受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和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IRIDeS)資助🤷🏼‍♂️,赴日本東北大學訪問🤹🏼‍♂️。

    2015-2016

    受國家留學基金委(CSC)資助👺,赴美國耶魯大學訪問一學年。

    2017.8

    受德國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基金和中德中心的共同資助,赴德國出席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大會,並作為青年學者代表在會上報告。

    自1951年起,德國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已連續舉辦67屆,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大會已舉辦6屆👨🏽‍🚒。除了經濟學大會👨‍🌾,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也邀請一批世界各國以化學👩🏿‍🎓🤵🏼‍♂️、物理和生物為主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一批從世界20多個國家挑選出來的優秀博士生和青年科學家🫴。他們聚集一堂,探討與這數門學科相關的話題,研討未來科學的發展🧑🏻‍🍳。自2004年起,中國博士生代表受邀參加大會。

    2017年6月25日第67屆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在德國林島盛大召開🍎♠︎。今年大會的主題為化學🔔。經過多層選拔,20名優秀的博士生受中德科學中心資助代表中國參加了此次為期六天的盛會。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意昂2研究生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