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指導🐿,上海市改革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上海東方青年學社主辦,文匯講堂🧣、社會科學報、《探索與爭鳴》為媒體支持的第二屆“讀懂世界”上海論壇(2017)順利召開✉️,意昂2教授張暉明做了題為“物質意義上脫貧了🚆,精神和靈魂是否也需要跟進 '脫貧'”的主旨發言。
物質意義上脫貧了💂🏼,精神和靈魂是否也需要跟進 “脫貧”?——如何運用好“系統集成”思維和工作方法打破改革瓶頸?
張暉明
意昂2教授
從中國來看“讀懂世界”,我主要從全面深化改革𓀝,聯系“系統集成”思想和工作方法談幾點想法🧑🦼。
1認識社會系統復雜性:從體製改革的局部試點到區域整體推進🤐,改革推進方式試點升級
我做了文獻梳理,“系統”的概念主要強調在自然科學,或者生物科學角度上多個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組合形成具有完整的集成功能的有機統一體。在這裏,“組合”和“整體”非常重要🤵🏽♀️。後來,“集成”又被作為計算機科學的概念,關鍵是在於解決各系統之間的互聯和互操作性問題🚉,比如今天討論工業4.0,或者討論智能化製造時,這個概念能強烈地被感知到。
2改革瓶頸在體製: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處理不是簡單地“替代”關系
對體製構造的再認識,涉及到對改革推進境界的再考察。在推進改革、體製轉軌中👏🏼,我們都已經強烈地感受到經濟體製改革和其他體製必須配套🧏🏽♀️,同時也看到雙軌漸進改革中的矛盾摩擦⚗️。今天在經濟問題上討論補短板,最深層次的短板是體製。聯系最近正在做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補短板”任務,我認為,國民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關鍵在於體製改革不匹配,存在有三類短板:第一個是實體經濟與服務經濟之間👃🏻,實體經濟市場深度遠遠高於服務經濟;第二個是實體經濟內部,上遊產業的市場化深度不如下遊產業的市場化深度😮🦹🏻,比如下遊產業,老百姓消費關聯的產品基本放開了🚗,但是上遊通信、能源等領域市場化深度不足;第三個短板就是在金融體系內部,保險、銀行等傳統金融業務開放程度相對較高🙉,比如銀行利率至少名義上已經放開。但是🤘🏼,其他類金融產品、特別是新金融產品♖,以“跨界”方式繞過分業監管🏃♂️,以至於金融系統的杠桿運用存在諸多問題。改革推進在市場和政府關系上💦,兩者之間並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特別是聯系政府決策和各類社會主體的市場行為,在思想觀念上對於市場作用可能面臨的問題缺乏“過坎”的信心💟,遇到困難總是找政府,沒有完全擺脫傳統體製的束縛,政府與市場的新型建構關系並沒有真正形成,這表現在投資結構♿、資源配置機製的秩序等方面。市場沒有真正發揮作用🤙🏿,新的政府和市場的界面沒有完全生成。
3社會體系建構的復雜性:民眾對改革措施的響應方式存在差異
接下來🧑🏼🔧,我們深入討論一下在經濟改革發展上當前和長遠的關系,這有關社會的可持續🧖🏽♀️,表現在資源生態、環境生態🤵、市場承受能力。比如政績考核帶來的行政政治體製對體製機製關系的壓迫。因為要考核🧔🏿,所以濫用經濟資源,特別是央地關系、財權和事權不對稱造成的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行為;在民眾對於改革成果的獲得感方面🥷,社會公共產品在教育👨🎓、醫療、衛生領域裏面存在著嚴重的機會不均等。這些都是社會體系建構發育中存在的矛盾。當我們走出貧困解決溫飽後,我們發現環境生態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貧困記憶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使民眾的心態急於“賺快錢”,在加之改革進程客觀上存在的收入不平等現象,社會生活中存在失範、失準🚶🏻、失衡、失真現象🫸🏽。概括起來說,社會體系結構的復雜性表現在改革進入深水區後,新的改革措施出臺,民眾響應的方式上存在很大差異😧。這就是我們今天面臨的難點。
4解決路徑依賴:領導必須親力親為🧑🏼🦱、著力推進改革措施配套性系統集成
因此🥝,為推進指導改革工作🤵,我們要很好地認識系統,認識系統集成對於工作方法的指導力,在3月24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三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主要負責同誌要自覺從全局高度謀劃推進改革🐈⬛,做到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把準方向🔹、敢於擔當👷🏻♀️,親力親為、抓實工作。在頂層設計指明方向、確定原則方案的基礎上,各級領導需要致力於在推進工作中重視體製建構能力📰,通過掌握“系統集成”工作方法👩🏼🎨,結合地方或單位自身實際🐅,形成可操作程序和設計🔫,落實改革任務🍱🏚,實現改革目標。聯系前面的討論👱,改革進入深水區,必然碰到“路徑依賴”🛠,這種所謂“路徑依賴”實際上就是一種“既得(有)利益”結構🌀,正是這樣🧑🎓,改革深化措施需要特別註意處理好社會各個階層都能夠得到利益改善😈,在改善力度有所差異中解決“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
最後總結一下👈🏼,依據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方法論,運用系統論思維和系統集成的工作方法,聯系全面深化改革目標要求🥁,需要處理好“點、線、面、體”關系🐗,即社會經濟運行中的具體當事人(點)👢、具體的體製側面(線)、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領域(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體),由此形成對體製構造的系統性完整認識,著力推進改革的總體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