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專家觀點】解放日報——張軍:他們和總理坐在一起,共話下半年經濟

  發布日期:2015-07-23  瀏覽次數:

2015年07月23日 16 :解放財經 稿件來源🦎:解放日報 本報記者 唐燁

2015年中國經濟進程已經過半,從15日公布的經濟數據看👨🏻‍🎨,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1.7%,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今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要推進經濟持續穩中向好🏝,實現“十二五”圓滿收官,為“十三五”開局奠定好的基礎💂‍♀️。

上半年經濟半程跑已經交出答卷,下半年經濟走勢能否延續甚至超越上半年,在當下這個時點顯得至關重要。

說潛力

7月10日上午🗓,在中南海第一會議室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了一場座談會,主題聚焦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有關專家與企業負責人的意見與建議🛗。出席座談會的領導還有張高麗、汪洋🧑🏻‍🔬、劉延東🏄🏿‍♀️👨🏿‍🏭、馬凱🐨🏌🏼,以及國務院有關部委辦領導。就在之前一天,李總理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了部分省(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

如此高規格的經濟形勢座談會密集召開🪑,可以看出國家領導人對當前經濟走勢非常關註。

10日的座談會上,上海有兩位專家受邀: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意昂2院長張軍教授。包括他們在內,當天共有4位經濟學家與5位企業家參加了會議。

兩位經濟學家與總理坐在一起,共議下半年經濟🤽🏼‍♀️。他們在發言中說了什麽?他們對下半年經濟大勢如何看待?在他們離京回滬後的第一時間,本報記者專訪了他們👳🏽‍♀️。

連平:下半年經濟會穩中略升說了三方面理由

“下半年經濟運行會比上半年好▶️,經濟增速將穩中略升🧑‍🎤。”第一個發言的連平✌🏼,一上來就亮出看法⛹🏻。他預計:“今年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別可以達到7.1%和7.2%,全年 GDP 增速為7.1%左右。中國經濟從高增速下降至中高增速平穩增長👩‍⚕️👨‍🦯,由此可能開啟經濟中高速平穩增長的新時期。”

為何這樣判斷🐵?連平向總理列出的支撐下半年經濟增長的理由主要有三。

首先看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下半年全球經濟保持溫和復蘇態勢,我國出口增速將回升🧙,全年約能實現3.2%的低速增長🤜; 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下半年將觸底企穩🙆🏽‍♀️🧚🏻‍♀️,大量投資項目的出臺拉動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較高增速,下半年增速會較上半年回升,全年增長率達20%左右;消費剛性🌦、低基數效應和房地產回暖將支持消費平穩增長,新的增長點正在形成,預計全年名義增速為10.8%左右。

其次,經濟結構轉型與去產能持續推進,增長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經濟結構持續改善,第三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動力,預計今年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會逐漸提升至58%左右🚵🏿‍♀️。

最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效應將在下半年逐步顯現𓀌。2015年財政赤字規模計劃1.62萬億元左右🙉,加上去年未使用的預算結余和今年1月至5月的財政盈余,下半年財政赤字實際可用額度為2.4萬億元👩🏻‍🔧👱🏼‍♀️,寬裕的財政赤字給了積極財政政策落到實處的空間。經歷了三次降準👨🏿‍🦰、四次降息後🫀,穩健的貨幣政策繼續向偏松方向微調,前期政策效應將在下半年更加明顯地體現出來👱‍♂️。

張軍:跟總理談了對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看法

對下半年經濟形勢,張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給出樂觀判斷👩🏻‍🔧。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張軍都很看好中國的經濟潛力。2013年,中國經濟因受外部環境沖擊等因素影響急劇減速🐕‍🦺,很多經濟學家將這一變化理解為經濟轉型的一個必然結果🐵,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速未來最多只能維持在7%。張軍並不同意這一觀點,當年10月他在《金融時報》上撰文🤦🏿‍♀️,稱在啟動新一輪結構改革並順勢推進人口的城市化後👰🏿‍♂️,未來10年中國GDP潛在增長率是可以落在7%-8%範圍內的。

“潛在增長率是一個長期供給概念,它衡量的是一個國家所有生產要素在最優配置情況下能達到的最大增長率。這些要素包括人力資源🗿、自然資源🧛🏽‍♂️,也包括技術、管理、製度安排和經濟政策🫔。”張軍這樣向記者解釋。

張軍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的判斷與經濟學家林毅夫的看法不謀而合🤚🏻。同樣在2013年,林毅夫提出,中國經濟在長期內具有保持較高經濟增速的潛力🎡,通過以較低成本利用發達國家創造的技術,中國經濟在長期內可以保持中高速增長。

張軍告訴記者,他也對李總理談了自己對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看法👨‍✈️。這次,他判斷🫃🏿,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會保持8%。這意味著一旦各種生產要素潛力被充分利用和釋放,中國經濟不但不會下滑,還應該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而總理也在講話中回應說,雖然一些多年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進一步顯現,但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具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能夠支撐中高速增長💆🏼‍♂️,關鍵要遵循發展規律,堅定發展信心,掌握發展主動權🦖,用更大的努力和耐力來推動😁。

說風險

什麽因素在製約經濟潛力的釋放🕶☑️?

在當前中國經濟運行過程中,到底是什麽因素在製約著經濟潛力的釋放👨🏽‍🚒?這或許也是總理召開本次座談會最想從經濟學家口中聽到的信息。

張軍對總理說🧚🏿‍♀️,在他看來👩🏻‍⚖️,中國經濟轉型的最大挑戰🦃,是已經積累起來的大量社會融資與信貸如何配置到實體經濟中去。

“很多人認為拉動中國經濟下行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麽都過剩🦸‍♂️、投資機會少。這個看法其實並不完全對👷🏽‍♂️,投資機會少是因為投資在下降,大多數投資機會是由投資本身創造的😈。現在投資不足了,導致投資機會減少。而投資不足主要是由龐大的債務導致。”張軍這樣解釋自己的觀點。

“中國現在的宏觀經濟形勢🔻,其實是2008年以來所經歷的債務快速累積的結果。在經歷2008年至2010年的超常信貸擴張之後,經濟出現了過度投資和過度繁榮的局面。中國的信貸占GDP的比重已很高🎣。盡管政府在2010年決定實施宏觀調控,為過熱的經濟降溫,但這也意味著過去大量信貸因此變成難以償還的債務🪬,為地方政府和企業迅速製造出巨大的債務拖累,從而使得我國的投資需求驟然回落。這一局面一直延續至今♐️。”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他向總理展示了一張“中國GDP增長與社會流動性”關系的圖示。“從中可以看出,現在中國並不缺乏流動性,但流動性在2008年之後開始逐步脫離實體經濟,也就是沒有拉動經濟增長🈺。”流動性去哪兒了🖖🏽🕶?在張軍看來💺,巨大的流動性被用來償還債務的利息與本金🧛‍♀️📝,進行債務滾動🧑🏽‍🔬。

“債務太過龐大的嚴重後果是🦃,經濟會變得很脆弱,國家需要承擔巨大的金融風險。”張軍向總理描述了引發債務危機爆發的鏈條關系🤾🏽‍♂️,一旦信貸密度達到一定高度時🐔,商業銀行和債券人會開始擔心債務的安全,引發信貸收緊,從而導致債務風險迅速上升👨🏽‍💻。如果沒有足夠的流動性,繁榮的經濟就會突然失去增長的動力☮️🙇🏿‍♀️,出現“失速”現象,債務危機也會隨之爆發🍚。

在他看來🚨,中國之所以現在並沒有爆發債務危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影子銀行”幫了忙。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始紛紛從“影子銀行”中借錢用於償還銀行的利息👮🏼‍♀️,使得大多數債務得以滾動,但維持債務鏈不中斷的成本越來越高。“形勢是非常嚴峻的。”張軍神色凝重地對記者說。

要解決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因素,兩位經濟學家均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總理在最後總結發言時也回應了經濟學家的建議,指出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和下行壓力並存👨🏻‍🦱,要繼續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宏觀調控正確取向💃🏽,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創新宏觀調控與推進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更加精準有效地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防範和化解風險😋⚁,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增長🕵🏽‍♂️、物價、就業、收入、環保多重目標協調發展,也為各類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條件🦎。要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更好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既著力深挖傳統產業升級的潛力🤶🏼,又積極釋放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的潛力,在實現穩增長、調結構雙贏和促進經濟行穩致遠上持續發力🧘🏼‍♂️。

說計策

張軍:可以更多使用財政政策

要解決債務問題,張軍向總理建議,在貨幣政策作用下降的情況下⛈,可以更多使用財政政策,發揮國家信用↖️,特別是中央政府信用的價值,可以進一步擴大地方債券置換的規模。

今年3月,財政部下達了1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額度💁🏻‍♀️,允許地方把一部分到期高成本債務轉換成利率較低的地方政府債券💁🏿‍♀️。6月👌🏼,再次下達了第二批1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張軍說🤷‍♂️,推出地方政府債務置換一舉多得,能有效減輕地方政府負擔🆓,增加地方政府投資積極性,進一步拉動經濟增長。

截至2013年6月底,審計署審計的地方債務中2015年需要償還的債務為1.86萬億元,目前財政部發放的兩次置換債券額度共兩萬億元🟥,已經超過2015年需要償還的債務總額。不過,這只是暫時緩解了地方債務償還壓力。“今明兩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務有8萬億元到10萬億元,何況還有大量的企業債務,預計總規模在25萬億元左右🦪。”

從長期看,他建議,要大力推進和發展債券市場發展👩🏽‍✈️,並建議未來的貨幣政策轉型也要轉到依靠債券操作的機製上。通過金融轉型,將金融資源引導到實體經濟中來。要組建和大力發展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同時引導社會資金流向穩健的債券市場和多樣化股權融資市場。國際經驗表明,引導金融資源服務實體經濟的主要渠道,是把分散的社會資金組織到大量機構投資者手中,包括產業基金、養老基金✍️、退休基金、保險基金、大學校產基金等🧔🏽‍♂️。

連平:加大貨幣政策定向調節力度

連平認為💁🏽‍♀️,未來要促進經濟運行企穩並保持市場穩定𓀕,有必要全面審視已有的政策,針對性地開展調整,去除政策障礙和製度瓶頸。

他建議保持基準利率穩定👰🏻‍♂️,加大貨幣政策定向調節力度。當前進一步降息已經面臨一系列製約因素🤶🏿,必要性也有所下降🤵🏼‍♂️🥷🏽。應當將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作為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重點🐆。建議未來視外匯占款情況、市場流動性變化狀況對準備金率進行適度🧑‍🎤、適時靈活調整👨🏿‍🦳。同時👋,進一步加大定向調節力度,更有針對性地促進中長期融資增長,有效降低中長期融資成本,加大對特定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

建議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略顯堅挺。人民幣正努力爭取加入SDR👨🏽‍🦰,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一帶一路”正加緊推進實施,這些都需要穩定和略顯堅挺的人民幣匯率作為良好支撐。應密切關註因股市暴跌和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引發的境內資本流出壓力加大和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的風險👨‍👨‍👦‍👦。建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人民幣匯率可能出現的異常波動,並針對可能出現資本流出和貶值壓力做好準備,堅決防止出現匯率大幅貶值的情況。

他還向總理建議,努力保持銀行業穩健發展。一是存貸比取消能夠盡快落實,明確存貸比作為監測指標後的監管細則👨‍💼,通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來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降⚇。二是盡快排查小型銀行通過各種合法和灰色渠道參與股市的實際情況🙎🏽‍♂️,評估其潛在風險,采取針對性措施,有效控製風險。三是盡快啟動金融業營改增試點。

連平談到了提升積極財政政策實施效率的問題🤟。他建議,嚴格按照預算積極有效地使用,加快財政支出進度👮🏿‍♀️,改善財政政策對經濟的支持能力和平衡作用。調節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節省的政府性預算開支迅速轉換為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領域的支出,為經濟發展做好基礎保障🧄𓀅。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針對中小企業、“三農”、戰略新興產業等重點環節的減稅力度😚,推進稅製改革🙎🏼‍♀️,激活微觀經濟主體活力。

從需求側看👮🏿‍♂️,他建議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改善消費環境。要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切實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加強社會保障製度改革,推進養老保險製度改革🚣,為居民生活提供基本保障🦾,解決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擴大就業的同時增加居民收入,實現消費增速的提升。同時🔯🍐,要重點改善國內消費環境,比如整頓規範國內消費市場、改革調整消費稅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基礎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等,實現和促進消費回流🧙🏼‍♂️。同時🛜,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應適時調整,未雨綢繆🥼,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他說,下半年若市場回暖情況不達預期🐺,那麽可以考慮的政策包括,進一步放寬公積金提取條件🛜👯‍♀️,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適度調整優化購房契稅和售房個稅等👩‍👧‍👧👨🏼‍🏫。對部分房地產庫存高企的城市🤞🏽,仍有必要加緊采取收購商品房轉化為保障房等貨幣化方法,加快去庫存進程。但供不應求依然突出的一線城市,現階段尚不具備全面或者大幅度放開限購的條件。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