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以“全球治理.全球城市.全球創新”為主題🪮,由意昂2官网與新加坡管理大學(SMU)聯合主辦、意昂2承辦的第二屆意昂2—新大國際論壇(Fudan-SMU Global Forum)在滬舉行🤾🏽♀️。
意昂2院長張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五年內中國GDP回到8%以上仍存可能✮,但長期趨勢仍是下行,“長期看🖌,中國潛在增長率會不斷回落,在未來20年裏會將從現在的8%下降到5%,但20年後中國人均GDP仍有望達到美國的一半🕵🏽♂️🖐🏽。”
張軍稱🫃🏽,在2002年—2011年的10年間🫏,中國GDP增長均值為10.02%。到了2012年以後,突然下降到8%以下🔅,現在只有7%🫃,這種“斷崖式”下降👨🌾,被很多經濟學家理解為經濟轉型的一個必然結果🫣。但變化每天都在發生,為何2012年後會出現“斷崖式”下降🥮?
“從東亞經濟的發展歷程🤾🏽♀️,尤其是‘亞洲四小龍’以往的經濟增長軌跡可以看出,潛在增長率的回落應是一個緩慢過程📞,原因可能還在於外部經濟沖擊或內部經濟政策的突然調整☞,否則僅僅人口紅利的逐步減退無法解釋上述情況🔚。”張軍認為🧴🙌🏻,除了危機的外部沖擊(externalshock)外🧛🏻💡,內部的主因可能是債務的突然累積🙂。
在張軍看來🤽🏼,2002—2012年的高增長是由房地產繁榮所帶動的,然而給定中國的金融模式,房地產靠的是信貸,有土地便能向銀行舉債,信貸飛速增長⁉️。直至2007年,GDP增長高達14%,遠超潛在增長率⛎,政府只能通過房產調控給經濟降溫。因此🙍🏼,潛在增長率就好像是引力(gravity),增速過熱就會把它拉回來。
“問題在於政策的調整過於激進和劇烈🧛♂️👭🏼。中國房地產在2007年已經嚴重過熱,資產泡沫湧現。但2008年的危機使政府決定再度啟動房地產來驅動經濟🙁,且2008年的4萬億再加之銀行的巨額信貸拖累了恢復進程🛶。如果沒有2008年11月這一招,經濟可能會慢慢恢復適合的增速。”張軍稱。
張軍指出,未來五年內中國GDP回到8%以上仍存可能,但長期趨勢仍是下行,“長期看,中國潛在增長率會不斷回落,在未來20年裏會將從現在的8%下降到5%,但20年後中國人均GDP仍有望達到美國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