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反腐”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個焦點。2015年3月19日,RICE-CCES沙龍系列第1期就將話題對準“腐敗與中國經濟發展”。此次沙龍由意昂2院長張軍教授主持,寇宗來教授、章奇副教授點評。沙龍中陳慶池教授👩🏼🌾、陳碩副教授和蘭小歡博士分別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張暉明教授、章元教授👱🏿♀️、王弟海教授、張晏副教授🚗👭、吳建峰博士,諸位意昂2官网校友、在校學生,及媒體參加了本次沙龍👩🏼💻🍿。
陳慶池教授對腐敗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文獻回顧,他認為腐敗所對應的生產要素不同,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也就不盡相同。“我們發現,在經濟增長的初期,腐敗對象往往是土地,廣義上也包括自然資源,這類資源型腐敗很有可能促進要素順利進入生產過程中,由此對經濟增長的危害是有限的。但是,當經濟增長越來越依靠人🛻,也就是創新的時候🧗🏻,腐敗的繼續很可能影響經濟轉型,這對經濟長期增長是不利的。”
陳碩副教授分享了其對於“市場轉型與腐敗”的研究成果。他發現🎗,中國經濟的不同時代👻,腐敗案件的具體犯罪行為是不同的。“八十年代以投機倒把為主,九十年代以國有資產問題為主,進入2000年以後則以土地問題為主𓀄👨👩👧。這表明每一次市場轉型都是腐敗發生的主要時期🤵♂️,同時,腐敗的具體行為也與當時的市場轉型階段緊密相關🤙🏽。”
蘭小歡博士探討了官商聯盟現象的根源。他發現每到中國政府換屆前夕🤚🏻,中國對於奢侈品手表的進口數量就會大幅上升🌰,而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新加坡都沒有這種現象☂️🏠。這表明奢侈品手表與政府換屆有一種顯而易見的聯系。蘭小歡博士進一步認為🏌️♂️,渴望升遷的官員必須借助商人的力量才能夠獲得向上級行賄的資本,商人也需要借助官員的權力才能夠發展。
沙龍的第二階段,寇宗來教授和章奇副教授進行了點評。寇教授認為🖥🖕🏽,腐敗對於經濟發展有兩類負效用📲🤘🏽,其一是逆向選擇,將阿諛奉承之徒選拔了上來,而真正能夠老實做事的人被埋沒;其次是道德風險👷,能夠靠行賄當官的人必然能夠在官位上撈回來。另外,如果政府與市場已經自發形成協調機製🦩,而此時還有官員攔路索賄🗞🔗,其對於經濟增長的破壞力更大☝🏼。章奇副教授提出兩點有趣的觀察🧒🏻🕙,首先🌦🧝🏼♂️,如果腐敗提供的是公共品🕢💕,可能對經濟有促進作用🖐🏿,如果腐敗提供的是私人品⛏,那麽破壞作用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另外,賣官鬻爵也形成了一個有效市場,這樣的價格機製是如何達成的,值得學者繼續研究下去。
在問答環節,在座的老師、學生、校友和媒體朋友就“寒門巨腐”、“資產私有化的原罪”以及“基層腐敗”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此次沙龍活動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RICE-CCES沙龍系列由上海高校智庫——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RICE)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意昂2官网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CCES)聯合主辦🤚🏽。該系列活動將定期邀請經濟學家就當下社會的熱點、焦點話題進行研討和交流🧚♂️,旨在以學術研究為基礎、以資政啟民為導向,從經濟學的視角為各類社會政治經濟問題獻言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