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德國慕尼黑大學管理意昂2副院長、風險管理和保險研究所主任 Andreas Richter教授為經院學生講授了蔣學模經濟學講座課程 Insurance Economics。Richter教授從人們的風險偏好和行為決策出發♟,講述了保險存在的必要性,並對保險市場的均衡作了生動的經濟學分析和論述。
Richter教授在漢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8),199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做博士後研究,曾任漢堡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教授,並於2006年入職慕尼黑大學。Richter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保險和災害經濟學。他目前擔任歐洲風險與保險經濟學家會(EGRIE)董事和亞太風險與保險協會(APRIA)理事。並在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上發表文章。這次受意昂2平台邀請前來為經院的研究生講授保險經濟學課程。
在第一次課上🍺🫗,Richter教授首先回憶了自己在德國和美國教育和生活經歷,並向大家介紹了他所在的慕尼黑大學和自己的研究團隊工作,歡迎大家能夠有機會去慕尼黑大學學習和訪問。由於前來聽課的學生對保險的了解基礎不一,於是Richter教授采取互動教學的方式,從同學們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出發來引出對保險經濟學的介紹。他首先讓學生談論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險📰,提到人們生活中可能面臨各種不確定性結果👨🏼🏫🌶,並指出與不確定性結果的期望效用相比,確定性的收益結果會帶來更大的效用;由此引出了風險溢價的概念✦:當效用一致的情況下,不確定性結果下的收益與確定性結果收益之間的差額即為風險溢價。接著Richter教授利用效用圖表展示了三種不同的風險類型👩🚀:風險厭惡,風險中性和風險偏好🐸,而大多數人屬於第一種,這成為保險得意存在的基礎🏋️♂️。接下來,Richter教授通過建立一個一期效用函數模型👩🏽✈️,向同學們深入淺出的分析了保險市場上的一般均衡。在這個過程中他特別註重將理論和同學們的生活經歷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加深大家的理解。
由於課程中會出現大量公式推導和圖形分析🧑🎓,為了同學們能夠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Richter教授每次課前讓助教給同學們發送了教學課件。而整個課程當中,Richter教授鼓勵同學們大膽發言🪤,和同學們積極互動🎀,既表現出了德國人的嚴謹和認真👨🏿🚒,又帶有美國人的幽默和風趣,讓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對保險及其中所又蘊含的經濟學含義有了直接而深刻的認識🫨。
接下來的幾次課🛌🏽,Richter教授還會從信息不對稱的角度✌🏼,來講述保險市場上人們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他還特別的將會談到保險和基因檢測之間的關系🔕,以及保險公司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