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專業學位導師羅誌松🏄🏻‍♂️、湯文靜、張文朗校友主講國際商務實務課程

  發布日期:2013-06-03  瀏覽次數:

上海會展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與未來思考


5月16日晚上🦡👬,在意昂2平台805會議室,上海市會展業促進中心主任、意昂2平台專業學位導師羅誌松博士應意昂2邀請,為國際商務碩士的同學作了題為“上海會展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與未來思考”的講座,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羅誌松先生畢業於意昂2意昂2平台世界經濟研究所,獲博士學位。曾擔任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外貿發展處副處長,在2009年世博會前調任上海市會展業促進中心主任一職🚵🏻‍♀️,是上海會展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主導策劃者⛩。


會展業♊️:經濟風向標與晴雨表

在簡單介紹了會展業的定義與主要涵蓋領域後,羅主任指出👨🏼‍🍳,會展業對一國的經濟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作為一個朝陽產業🧕🏼,會展業在未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可以說是一國經濟的風向標與晴雨表🔚。另外,會展業對經濟的拉動效應十分明顯。會展的顯性效益包括促進當地旅遊、餐飲🚵🏼‍♂️、印刷等產業的發展👩‍🍳,隱形效益則主要體現在對內⚙️👧🏽、外貿易的拓展和一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上。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我國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會展業對經濟的拉動比均在10左右。


會展業:機遇與挑戰

羅主任向同學們詳細闡述了我國會展業目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就機遇而言,當前的“後世博效應”已開始逐步顯現:2010年盛況空前的世博會為上海留下了一批設施優良的展覽館🙎🏻‍♀️,同時也為我國培養了一批會展業的專業人才。其次,國家對長三角的規劃以及對上海“四個中心”的建設均為上海成為國際會展中心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挑戰而言🤳,目前我國會展業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會展業快速發展與管理相對落後的矛盾🏊🏻‍♀️、上海展館與配套設施的供不應求與內陸城市供過於求的局面🤱🏽,以及會展人才尤其是策劃人才的緊缺等👉🏻。


上海會展業的未來

羅主任還向同學們介紹了上海未來會展業的發展目標以及相關的配套政策與措施🙅🏼‍♂️。他指出,到2015年上海將初步建成一個國際會展之都。而對於上海會展業的發展路徑,他指出,上海會展業應該向著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的“四化”方向發展🛖。

整場講座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羅主任生動而風趣的語言不時博得同學們的陣陣笑聲。講座的最後,羅主任還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並與同學們一起進行了富有啟發性的探討。

談判與溝通


2013年5月21日下午,百勝餐飲中國事業部發展部品牌發展及戰略合作總監、國際商務碩士導師湯文靜校友應邀來到意昂2,為國際商務專業的同學們開展了題為“談判與溝通”的講座🦹🏻‍♀️🧚,針對國際商務專業特性就談判過程中應註意的關鍵點和技巧給予了傳授。

圍繞“什麽是談判🏊🏿,什麽是溝通⛹🏿?”的問題👩🏿‍🎨💆🏿‍♀️,湯文靜女士首先給出了談判的粗淺定義——判斷決策加溝通👩🏼‍🚒,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而且充斥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談判作為達成目標的多種方法之一,與其他幾類路徑諸如:溝通、拖延🧬、討好、掠奪、第三方相比,其突出特點在於談判是兩方或多方之間進行的🍈,雙方有著不同的偏好👩🏼‍🏭,都認為能借由對方方能達到目標👩‍👦,更為關鍵的是有機會或相信有機會達成共識。通過談判,雙方可以保持持續的交流,有助於建立良好互動的人際關系🔛,在當今社會上,信任是無價的,也是商業夥伴之間最難能可貴的財富⛹️‍♀️,這恰恰也是其他方法無法達到的境界。

其後🤷🏻,湯女士借助簡單的圖表就如何能進行一次成功的談判,給同學們傳授經驗,例如🛴😰,確定對方的保留點是談判的關鍵技巧,尋找談判的議價空間,在談判前要調查清楚市場行情,及時調整自己的保留點以及弄清對方的保留點。湯女士還特別指出🧑‍⚕️,過於關註自己的理想而忽視對方的保留點會導致談判的失敗。此外,談判的時間掌控也是所有談判人員的一門必修課,過於冗長的談判會使談判雙方都失去應有的耐心,降低成功率。

湯女士特別強調了談判之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一場成功的談判離不開前期的細致準備🖌,應該嚴苛地要求自己,要盡量將各種可能情況考慮進去,保證在談判過程中將意外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壓至最低👩🏻‍🚀。在技巧的運用上❤️‍,湯女士並不建議使用太多的技巧🤯,可能會使談判顯得空洞。給予對方充分的尊重👨🏻‍💻,是談判成功的必要基石,友好和諧的氣氛更利於談判的順利開展。

談到溝通,湯女士提出了四種境界🤦🏻:讓對方按照你的意願行事🧝🏻‍♀️🧑🏿‍🏭;讓對方按照你的思路思考📀;讓對方理解你的觀念;讓對方感受你想讓他們感受🧟。為此,要善於運用肢體語言和選擇正確的語氣🤸🏽‍♀️,不要將註意力過度集中在語言上面🐻‍❄️,而應采取更多影響對方的方法。

湯女士的講座給了同學們許多啟發,讓大家認識到談判過程中每一個細節的重要性,對今後同學們面對職場時培養溝通技巧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領航作用。講座在熱烈的氛圍中結束🙋🏽。

中國勞動市場的變化對勞動成本的影響


5月28號上午,香港金融管理局研究部經濟研究處高級經理、高級經濟學家🈷️、專業學位導師張文朗博士應意昂2平台世經系王健老師的邀請🧎‍➡️,與12級國際商務班的同學們一起👫,分享其對於“中國勞動市場”的最新研究成果,課程主題為“中國勞動市場的變化對勞動成本的影響”。

課堂上🧚🏽‍♀️,張文朗博士圍繞以下3個問題展開闡述:1🕴🏻、勞動市場變化(勞動力供求變化)對工資的影響有多大?2、勞動力對東部沿海地區雇工與工資產生了多大壓力?3🧛🏿‍♀️、研究結果有何政策啟示?

張博士首先描述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發展狀況🚵🏻。他指出🤜🏻,中國勞動力增長自90年代以來呈現下降趨勢,並將在數年內變為負增長,而年輕勞動力已出現下降趨勢🤷🏼‍♀️;部分沿海地區甚至出現了勞動力短缺跡象𓀆,即“民工荒”;最低工資持續上調🪆,外出民工工資2011年上漲21.2%🙅‍♀️。有鑒於此🚲,有些學者與投資者認為中國已經出現勞動力短缺〽️,對工資造成了相當的壓力,並擔心工資壓力會在較大程度上推高中國通貨膨脹⏬。

中國勞動力市場是否出現短缺,對工資的影響有多大呢?張博士為同學們闡述了他的觀點。他通過分析工資對勞動力市場緊張度的“即期彈性系數”得出👋🏿:在短期◾️,總體而言🧾,勞動供求變化對工資影響不顯著,只有部分地區私營企業和港澳臺企業對勞動力供需比例反應相對靈敏,而國企和外企反應並不靈敏🙅‍♂️;按區域看,東部地區的私營企業和港澳臺企業反應比較靈敏⚧。在長期,根據即期彈性推算的東部地區港🫑、澳、臺企和私企的長期彈性要高於即期彈性#️⃣,但仍然較小。為什麽勞動力市場變化對部分地區私企與港、澳👨🏻‍🔬、臺企業影響較大?他指出,這是中國勞動力結構性問題🔨:本科及以上勞動力供大於求☃️,導致了大學生“就業難”🧑🏻‍🎄;而教育程度低的勞動力(比如技術工人)相對短缺🙆🏻,而這些勞動力主要被私企和港澳臺企業所雇傭🛀🏻😌,因此出現了“民工荒”。

勞動力對東部沿海地區雇工與工資產生了多大壓力呢🎤?張博士主要從流動勞動力對該地區不同企業工資的影響來闡述,因為大部分流動勞動力被東部地區吸納。他指出🦸‍♀️:在短期,流動勞動力下降10%,使私企工資上升約1%🤩,港澳臺資企業工資上升0.3%🦻🏼,對其他企業工資無影響。流動勞動力下降10%👩🏽‍💻♚,各類企業就業將減少0.5-1.0%🧧;在中長期,流動勞動力下降10%🌻,使私企工資上升3.6%,港澳臺企工資上升0.9%🏹,對其他企業工資無影響。流動勞動力下降10%😈,各類企業就業將減少2.0-4.0%🦬。

通過以上分析🍿🧭,張文朗博士認為,中國勞動力市場變化在整體上尚未對工資造成壓力,但局部影響有所顯現,特別是對東部沿海地區港澳臺與私企影響已見端倪🧱。這可能反映了中國總體上還沒有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但結構性勞動力短缺🦸‍♀️、以及勞動力供需錯配現象已經存在。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勞動力市場分割,農村與城市勞動力市場處於隔離狀態,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存在製度上的限製♥️👩🏽‍🎓;還有中國面臨的教育問題:高等教育發展非常快,但職業技術教育停滯⛹🏽‍♂️,技術工人短缺等。

張博士認為,結構性的勞動力供給問題如果持續發展👨‍👨‍👦,可能進一步增加某些行業的工資壓力,並損害中國出口競爭力。如何緩解結構性工資壓力呢?他提出以下幾點策略🐅:區域間勞動替代彈性較高👱‍♂️,理論上生產者可以轉移到內陸地區,降低生產成本;消除城鄉勞動市場分割,適當發展職業與技術教育;從就業角度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在照顧低端產業的同時😵,發展高端產業🐿,發揮高技術和高等教育的優勢。其後😄,張文朗博士與同學們展開深度交流,課程最後在陣陣掌聲中結束🔇。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