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s class="fkufka"></oos><dvk class="rdmgml"></dvk><hyckt class="mzmzthlh"></hyckt><duvi class="vdkqqfi"></duvi>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2012年世界經濟熱點問題圓桌會議綜述

  發布日期🧓🏿:2013-01-09  瀏覽次數🫄🏼🔭:

2012年12月22日,由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系主辦的《2012年世界經濟熱點問題圓桌會議》順利召開🦐。世界經濟系主任黃亞鈞教授宣布會議開始並主持了第一場主題發言,世界經濟系莊起善教授主持了第二場主題發言👩🏼‍🚀🌎。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研究所唐朱昌教授🙇🏽‍♀️、陳建安教授、沈國兵教授、劉軍梅副教授,浙江大學意昂2平台黃先海教授、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系尹翔碩教授🦎、強永昌教授、程大中教授、吳力波教授分別做了主題發言。上海師範大學商意昂2茆訓誠教授、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研究所胡榮花副教授👨🏽‍🦱👨🏼‍💻、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系羅漢、潘寧、田素華🫅🏻、孟儉、王健等老師參加了會議,並進行了會議討論。

尹翔碩教授基於“全球趨勢2030”等兩個報告🍋‍🟩⚈,對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作了基本判斷,認為美國的影響力有所下降🔐,新興國家的影響力正處於上升狀態,但問題依然存在🙆‍♀️。中國問題面臨的任務是:穩定增長👇🏽、轉變增長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依靠外資進入維持的增長不能持續,需要依靠國內消費需求拉動,因國內儲蓄率較高且主要是企業和政府的儲蓄率在提高。調整結構的關鍵是改革收入分配政策。依靠政府來調整收入分配結構難度很大,中國調整結構應堅持從市場經濟改革入手,從轉變政府職能入手,進一步開放壟斷性行業的市場準入🪠🖋,允許所有類型的企業處於平等競爭狀態。

唐朱昌教授對2012年的俄羅斯經濟做了回顧並對其未來發展趨向做了展望👨🏿‍🦲。唐朱昌教授指出◼️,2012年發達經濟體沒有擺脫增長頹勢,仍處於低迷狀態,但全球普遍呈通貨膨脹趨勢。例如美國🕷,存在財政懸崖🙋🏽‍♂️、房地產低迷👨‍👨‍👧‍👦,以及嚴重的失業等問題;歐洲的主權債務問題、日本經濟外需不足問題。此外,金磚國家增長率有所放緩,各國利益訴求分化明顯🙆🏻‍♂️🈳,經濟博弈激烈。俄羅斯是2012年唯一沒有被IMF下調增長預期的國家⚪️。居民實際收入增長3.5%,外貿順差較大。人口負增長得到遏製;投資環境排名上升;高盛預測俄羅斯將在2020年超過意大利🗼。2013年,俄羅斯仍舊處於政治發展的過渡期🏺,政局可控,但難以確定完全的政治架構㊗️,表面的三權分立製度並沒有起到製約總統的作用。在經濟模式方面,俄羅斯領導層存在分歧🩼🏄🏼‍♂️,屬正常現象。不同領導人代表的不同經濟增長模式,可能會帶來試錯成本。俄羅斯入世後,是否能把握入世機遇和趨利避害是個問題🧒。入世肯定有利於俄羅斯經濟發展,關鍵是其能否把握這個機會。俄羅斯在遠東開發與歐亞聯盟建設方面一直有宏偉計劃,試圖建立從裏斯本到海參崴的大歐洲聯盟🎴,但缺乏資金保證。俄羅斯的資本外流難以遏製🧖🏿‍♂️,且因俄羅斯拒絕外國移民進入,只接受高端人才🖼,不接受低端人才🙌🏻,導致其勞動力供應不足。俄羅斯能否獲得穩定的能源收入仍是未知數。俄羅斯的發展仍將受到美國等外部製約。

程大中教授基於中國經濟史文獻與數據,討論了“中國經濟向何處去”的問題🧔🏽。他首先回顧了過去15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歷史。在19世紀中後期,中國的實際GDP占世界的比重約為20%🧑🏻‍🎨;實際人均GDP與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而在150年後的2011年🫃🏻,中國的實際GDP占世界的比重不到10%🤜🏻;實際人均GDP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2%🥻👫。從趨勢模擬的角度看,1978年以來的中國對外開放只是對19世紀中後期中國開放水平的回歸🦵,盡管兩次對外開放的方式與性質不同。其次👬🏼,中國過去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與貪汙腐敗逐漸形成正反饋機製的惡性循環模式,這一模式集聚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將造成經濟和社會崩潰。要打破這一惡性循環模式,一方面政府必須回歸本位🪒,恪守“守夜人”角色🐻,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同時要深入推進體製改革,建立與完善體現“模糊面紗原則”的憲政秩序和法治🧛‍♀️。高薪無法“養廉”,只有好的憲政秩序和法治才能“養廉”🙇🏼‍♀️。

黃先海教授根據中國技術企業數據,分析了產品內分工、要素成本與企業技術創新問題。黃先海教授認為👐🏿:中國出口量雖然大,但獲益較少™️。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不斷上升🥄,生產成本也在上升,因出廠價格仍然很低迫使企業進行內部消化。研究顯示:要素成本上升對創新投入的彈性為負數,對新產品的彈性則顯著為正。創新企業是將母公司的新產品導入🫃🏼,而不是自己研發。但認為出口貿易負增長不利於經濟增長則是嚴重的誤導,此判斷未考慮出口貿易的乘數效應。另外,外貿出口能帶動產業升級👩🏿‍🔬,但實際上🏄🏿‍♂️,出口量越大,升級越慢👱,這是貿易的逆反效應🐕,企業會用市場替代來替代產業升級🪀;傳統產業向外轉移而新的產業卻未出現時,容易引起產業空心化🫃🏽。

沈國兵教授就出口退稅和工資水平對我國出口的影響做了發言。沈國兵教授指出🧎‍♀️‍➡️,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匯率變化不是很大✪🧗🏻‍♂️,但中國出口大量提升明顯。我們可從工資🚣🏿‍♀️、出口退稅角度做分析🈂️。利用季度數據,在傳統的模型加入出口退稅和工資水平後的研究結果顯示,工資上升誘導企業創新,並形成倒逼機製。從低工資到高工資📺,並沒有改變中國勞動力成本優勢。出口對工資具有一定的正反饋作用。貿易部門生產力高,利於出口。加入出口退稅和人均工資後,國外收入和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出口不再具有顯著的影響關系👨🏿‍🦰。因為國外收入和匯率波動對出口的影響作用大大降低🤳🏼,工資上漲並不是對出口不利👮🏽‍♀️。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出口影響不大,工資上漲不是原罪。

陳建安教授就中日韓自由貿易區(FTA)做了主題發言。陳建安教授指出🛳,就經濟福利及GDP效應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FTA)對韓國最有利,對日本最不利🧚🏿‍♂️;對最惠國實施關稅稅率,韓國最高,中國最低;但總體來說,日本最低,韓國最高,不論是加權平均還是簡單平均🙅🏿‍♂️👼,韓國的海產品和農產品📰、大米與日本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陳建安教授認為,中國不應該過於參與農產品關稅戰爭❎。就製造業來說💙,對中國比較麻煩的是汽車行業🫲🏼。日本製造業的關稅已接近於零,但形成對比的是,韓國在某些製造業裏關稅特別高👼🏽。因此,日韓談判裏主要圍繞中間品🐔、零部件行業🤖。我們難以運用單純的經濟學理論來解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FTA)談判中的各國立場問題👩‍🦲,裏面有政治因素🙍🏿。中國應采取積極慎重推進態度;至於韓國🧇🎄,韓日FTA必須推遲到韓中簽署FTA之後或韓中日FTA建立之後,既怕中國又怕日本;日本仍然保持觀望態度。中日韓自由貿易區(FTA)面臨的問題包括:政治上相互不信任🖕🏼,都涉及領土糾紛問題;韓國的農業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強烈;日本比較強烈地傾向於保護其劣勢產業👳🏽;日本的棉紡織業現在還是優勢產業、原材料供應地;最後是政治及外交上的利己主義。由於以上因素存在,中日韓自由貿易區(FTA)談判可能曠日持久,三五年都不一定談得下來。就中日韓三國而言,其戰略是綜合平衡,盡最大幅度地克服農產品關稅減讓瓶頸,競爭力喪失企業可將生產向外轉移🧡;競爭力弱化企業可采取產品差異化策略和工序間分工策略。

吳力波教授的發言題目是“興盛抑或衰亡?國際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發展動態”👨🏻‍🦰。吳力波教授指出了歐洲碳排放市場出現的新狀況,特別是碳排放權價格下降劇烈。吳力波認為✋🏼,碳市場和普通商品市場不同🧎‍♂️🧚🏽‍♀️,既有可預測因素又有不可預測的因素。外部影響因素包括👾🚠:溫度 氣候 能源價格 經濟景氣;系統內部影響因素包括🧜🏿‍♂️:總量約束、部門約束(航空)💻、供需不確定性。碳排放市場存在是否合理,仍存在爭議。據科斯定理,碳排放權作為一種稀缺的生產要素,其價格環境損害小時用價格政策;環境損害大時用數量政策。氣候變化不應該用總量,因為環境損害取決於溫室氣體存量,因此不應該用碳排放權限製👎🏿。美國學者認為價格政策優於數量政策👩🏻‍🎨。Stem認為,要用數量控製。中國政府用了數量。2013年開始,有7個試點會進行碳排放交易預測。碳的排放價格和經濟景氣有明顯的關系,但期貨價格不穩定⛹🏿‍♀️💓,很多時候是反向波動,和煤炭價格成正相關,和石油價格關系不明顯。歐盟有個碳供給總量🔷,存在一個價差,有一個穩定的套利空間⬆️,價差增大;政策多管齊下之後,企業是否還有興趣和動機去參與碳市場𓀖。市場主體的類型:受管製的排放主體與其他交易者🫳🏻;市場結構:大排放主體與中小排放主體;交易成本🫴:搜尋🦸🏿‍♀️👩🏼‍🍼、談判、執行👩🏼‍🏭、監測4️⃣、報告、核查(MRV)很高的交易成本市場監管。歐洲有總量約束的交易主體22000家;德國有很多企業,寧願浪費了碳排放空間,也不願去賣掉多余的碳排放權,因為覺得交易成本太高👩🏻‍🦯‍➡️。2013年要把碳交易市場擴充,從歐洲擴大到美國、澳洲、東亞,建立全球性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雖然同一單位的碳排放權對各國的價值意義不同,未來還有很大不確定性。問題:如何測量流量▫️,如何監督➙?

劉軍梅教授就“亞太經合框架下的中俄合作”問題做了主題發言。劉軍梅教授指出👰🏼‍♂️,俄羅斯現在對金磚概念不太感興趣,對上合組織也興趣一般,但俄羅斯要在“亞太經合框架”下討論中俄合作。有什麽不同點呢🧛🏼?中國對俄羅斯很感興趣😪,俄羅斯對中國不感興趣啊。製造業差距問題。在中俄合作關系中,參與的人越多🎖,範圍越小,矛盾就會越不突出🙍🏻。中俄實現合作的基礎是雙邊貿易🍮。2006年之後♖,中國對俄羅斯貿易由逆差變順差。俄羅斯認為中國對俄出口商品的結構不合理的,我們認為合理;俄羅斯主要向我們出口原料;這種不合理是由雙方稟賦不同造成的,想要改變,只能改變比較優勢,而不是光靠政治呼籲,俄羅斯其實很反感中國,將中國視為其亞太最主要競爭對手。中俄合作深化的潛力包括:觀念和理念理清🫸🏿。不要總是以為我們想要占他們資源❎,認為出口結構不合理,其實雙方是優勢互補🧑🏽‍🌾,合作有很大空間。奇怪的是🏛,俄羅斯卻寧願賣能源給西歐。普京認為,應該搭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順風車,俄羅斯只有自身強大了,美國才會睬它👩‍🦽,其實俄羅斯現在銷售的很多加工品中國都有出口🌍;俄羅斯經濟增長完全是依賴石油價格增長。

強永昌教授就“貿易、金融🕴🏼、技術市場開放與前沿技術變遷”為題做了主旨發言🪠。強永昌教授指出,在生產性資本的跨界流動下🏇🏻,中國要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必須依靠前沿技術;那麽中國需要什麽樣的製度來發展技術呢👝?直接投資轉化為技術的動力包括:技術📳、成本🧏🏿‍♂️、市場勢力等👩🏼‍🎓。中美兩國學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文章的比例顯示,美國在下降,中國在增長👳🏽‍♀️,但美國的數量是絕對優勢,只是數量之間的差距在慢慢收縮🎴🐳。關於金融路徑,關於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和母國影響的實證研究顯示:所有的內向開放指標與前沿技術發展是逆向關系🧑‍🦼‍➡️;所有的外向開放指標與前沿技術發展是正向關系。但是使用科學論文發表數量作為因變量實證檢驗後發現🤦‍♀️,IFDI和IMPORT的系數都是負值🧑🏿‍🦱。就此,強永昌教授給出了多種解釋,與會老師也進行了熱烈討論🦚。

(會議記錄馬晉、劉依妮)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