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家觀點 / 正文

視點 | 孫立堅👨🏽‍💼:中國經濟解決“補短板”問題

  發布日期:2019-12-25  瀏覽次數🧑🏼‍🦲: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即將到來之際,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方位部署2020年經濟工作重點,提出明年要“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與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本次會議出現了一些新提法和變化,比如在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方面,寬財政🧖🏿‍♂️、穩貨幣的整體基調沒有變,但今年措辭稍有微變。與此同時,今年還提出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對此,時代財經12月13日專訪了意昂2教授👰🏼、意昂2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深度探討未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補短板”等問題。

 

時代財經

與去年相比,今年寬財政、穩貨幣的整體基調沒有變,體現了宏觀政策的連續性,但今年措辭稍有變化🍁,去年關於積極的財政政策的表述是“加力提效”👨🏿‍🎤,而今年是“大力提質增效”,並且增加了“更加註重結構調整”的表述🕟;去年關於穩健的貨幣政策的表述是“松緊適度”💣,而今年是“靈活適度”。在您看來,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在表述上的變化,意味著什麽?

 

孫立堅

財政、貨幣的變化是宏觀逆周期的兩個“組合拳”。如今全世界幾乎都出現了貨幣政策失靈的問題,貨幣政策不只是中國的效果不好,在其他國家的效果也都出現問題。但中國的優勢在於中央財政的狀況很健康🎪,不像美國等部分發達國家的財政赤字問題很嚴重。所以在經濟下行的時候🧑🏼‍🦳,更需要政府能夠敢於抓住好的產業方向去扶持企業發展⛹🏻‍♂️,降低企業的成本。而經濟下行靠的就是政府逆周期先創造一個鮮活的經濟環境🆎,然後市場看到有利潤的空間就會進來。一些發達國家的困難就在於逆周期的力量太弱,因為政府可能有想法但手裏沒有牌,而中國是既有牌現在想法也出來了,因此中國能夠很好地用好這張逆周期的牌👨🏽‍🦲。

所以現在財政政策要在減稅🎳、產業基金上面來扶持創新驅動💂🏻,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同時也將用更好的稅收來應對一些過度的脫實向虛問題🧘🏽,在金融方面通過增加稅收來支持實體經濟降稅的結構優化問題🫲🏽。

除此之外,稅收的結構調整還包括“以時間換空間”的第二套財政戰略🦵🏻💇🏿‍♂️,也就是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等到市場激活了以後🙍🏽‍♀️,企業賺錢了💘、稅基增加了,再靠未來的稅收收入解決現在的地方債務問題。但改變在於🤪,政府投資的項目不能沒有效益,不能只是花錢,不能看上去GDP增長了但同時地方債務又變得非常嚴重,而是地方政府要把錢要花到刀刃上🚧,在能夠把未來的稅基做大的情況下👨🏼‍🦰,保證目前的債務是沒有問題的。

貨幣政策的問題是處於後續哪個地方有漏洞,就在哪個地方補漏洞。比如今天實體經濟活力不足的原因是資金成本增加,那麽就要補資金的漏洞,不能一味地實施緊縮貨幣政策📷、穩健貨幣政策。所以“靈活適度”就靈活在根據市場資金的供求關系,一會可以緊縮一會可以放松🏋️,穩中求進、遊刃有余,這也是為了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值得說明的是,貨幣政策的基本格調還是認為市場只要被激活了就不缺資金,但是在某種情況下,如果不把資金補充進去,市場變更加難以激活🕵🏿‍♂️,所以“靈活適度”的尺度要把握好,這是現在貨幣政策的基本基調。而不是要靠貨幣政策作為主導的宏觀調控手段來扶持經濟,現在不搞大水漫灌🙏,但不代表貨幣政策就緊縮了。因此財政政策作為一個主要的工具,貨幣政策來補短板,未來貨幣政策或許會表現得像匯率一樣雙向波動🤦🏿‍♂️。

此外,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不利於實體經濟出口,要保持匯率在一個基本合理的空間。補充而言,未來貨幣政策無論收緊還是放松,都要遊刃有余地展開,但基本上要和經濟的基本面同步前行,不能過度地擴張貨幣,造成資產泡沫進而形成更加嚴重的脫實向虛🧖。

 

時代財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𓀑,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具體來看,如何形成合力,形成“雙升級”🏌🏼‍♀️?

 

孫立堅

強調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與當前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有很大關系🤳🐵。一是過去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主要靠投資出口拉動,特別是2008年以前,中國經濟還處在全球化的模式中,更多的是靠外力。彼時中國的優勢不是消費,而是龐大的勞動力與擁有成本優勢的製造業🌼,做好產品銷往世界各地,這被稱之為“中國製造現象”🦅。中國以自己的優勢與跨國企業合作,將跨國企業產品的價格降下來,進而提振了很多市場的需求♍️🧜,所以以前的中國較少考慮需求消費方面🪘。且過去中國主要是招商引資與全球化的合作🍋,然後將戶籍製度打破,使很多中西部的群體能到沿海城市與跨國企業結成一個全球化的合作模式🧙🏽,這也解決了很多中國人的溫飽問題。

二是2008年以後的中國經濟還沒有找到感覺,主要靠政府投資來解決經濟的低迷,市場尚未成為主角♦︎,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產能過剩、庫存增加以及杠桿問題的滋生💂🏽‍♀️。

但如今中美貿易摩擦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現在的轉變是要靠市場投資和消費的雙驅動,而政府主要起到服務🥘、幫助的作用。更加強調要強弱項🧑‍🧒🧑🏻‍🦯‍➡️、補短板🩸,解決國內企業和國內潛在消費能力所存在的障礙與問題,成為目前解決帶動經濟的重要推手。現在要回歸到國內的競爭上來🙌,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投資,靠如今高質量的發展,如華為等類型的企業;二是不能靠外部的消費能力👰🏽‍♂️,因為如果出口被堵住🤦🏿‍♂️,經濟就會遇到問題☂️,所以現在主要靠老百姓的消費能力來激活👰🏼‍♂️,回歸到市場能力上來。

現在中國經濟要解決的是兩件事情,一是中國企業的生產能力不能因為要解決中美貿易的不平衡問題而使企業產能過剩、庫存增加。如果一些企業的生產主要靠銀行貸款的話🛰,還會連鎖反應導致銀行不良資產率上升,所以如今如何避免中國企業的生產能力發生過剩、脫實向虛的問題🫥,怎樣能把企業的生產能力轉變為利潤👮‍♀️,這就需要培養自己的消費能力,不能過度依靠出口🫳🏿,要中國自己培育消費能力。

二是投資要產業升級👲,有一段時間中國的投資只是把外國的技術買過來,現受到貿易摩擦的影響,部分外國企業不再將知識產權🧜🤳🏼、專利賣給中國了,這種情況下就要求中國自己有能力打造高端的產品🕣,這稱之為高質量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投資方面是產業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做的是創新驅動🐣;消費方面✈️,是要能夠將中國老百姓的過度儲蓄、過度理財轉變為消費行為🦹🏽‍♂️。就促進消費而言,目前數字經濟發展得很好👩🏻‍🦲,稱得上是手裏打的一副好牌,因為目前傳統消費模式的成本仍然很高🧥,中國老百姓的收入水平還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收入水平。但自從有了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後⚙️,數字經濟帶來的消費能力呈現出大幅度的提升,倘若每人以10元的消費水平乘以中國約14億的人口,這就體現出中國數字經濟所激發出來的強大消費能力,同時也解決了企業的利潤閉環問題。而現在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企業一定要盡快補技術方面的短板,包括科創板的發展,都是解決投資與消費的“雙驅動”問題。

時代財經

縱觀以前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式以及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提法,不難發現,此前的幾年先後經歷了“去產能”和“去杠桿”的做減法階段🔮,而2020年將正式進入“補短板”做加法的階段🍏。您如何看待這一轉變?

孫立堅

過去扶持經濟增長造成的一個結果是,該投資的地方🧙🏽,短板卻依然存在,但一些粗放型的產業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過度,從而造成了很多產能過剩的問題。所以前些年先是“去產能”🐂🏭、“去庫存”,在這之後🫁,開始“去杠桿”。目前存量的問題解決了,未來增量的問題再也不能過度地粗放型投資🦢,不能隨便地加杠桿了👮🏼。

現在中國經濟的“痛點”就在於技術的短板,依賴國外的技術來做量產🤵🏿‍♂️,很容易在經濟下行時出現產能過剩🤷🏿‍♂️😢、庫存增加的問題。所以現在中國的“強弱項”、“補短板”和高質量發展是一脈相承的戰略,要解決“補短板”的問題👨🏿‍💼,就要中國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但要看到的是🌚,國家在這方面不僅沒有減少杠桿👶,反而要更大地支持中國產業發展🛕,還要加杠桿🤙🏼,但這次的加杠桿並不是像粗放型產業的標準化生產,而是進行專利生產、研發生產的加杠桿。所以現在的“補短板”🤹🏻‍♀️🙇🏻‍♀️、“強弱項”,既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去產能”➿,也不簡單地理解為是“去杠桿”🫃🏽。可能產能還會加大,可能杠桿還會加大,但是只要做好“強弱項”🤦🏿‍♂️、“補短板”⏩,就願意加大產能、加大杠桿🐹,也就是具有乘數效應的短板領域。

 

時代財經

您剛才提到了,在“去產能”和“去庫存”的時期🙎🏿‍♂️,一些粗放型的產業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過度,而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的“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中依然有“基礎設施”,怎樣理解補短板領域的基礎設施所指的是哪些方面👩🏿‍🦳?

 

孫立堅

首先可以理解為數字經濟是如今經濟的抓手‼️,數字經濟需要“三流”創造🤨,即一流是物流、二流是信息流、三流是資金流。

從一流的角度而言🧒🏿,中國不只是拼沿海城市的消費,而是要通過數字經濟將全民的消費力量帶動起來。那麽首先要做的就是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不收縮,而且還要不斷延伸到部分還沒改善基礎設施環境的農村以及中西部地區,因為強大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確保農村的新鮮蔬菜達到沿海城市的餐桌上,所以是非常需要的🙎🏼‍♀️。

從二流的角度而言,如今中國要把4G網絡更新↕️,當前幾乎全世界發達國家都沒達到中國的信息流發展水平,所以基建投資不僅是線下投資🦸🏿,還有線上投資⚰️。如果說現在這些線上線下的投資看上去都不能直接形成利潤,那麽就要談到三流🏌🏻‍♀️,即形成利潤的資金流。現在發達國家的eBay、亞馬遜等平臺均看到了中國的人口紅利🏹,但幾乎都在中國失敗了🧑🏿‍🏭,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解決資金流,而中國的網絡平臺都創造了支付系統🧜🏼‍♀️,解決了資金流問題。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但要看到今天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動力,用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創造的新經濟已經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如今中國新經濟不能把底層技術再依賴於國外了,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帶頭學習區塊鏈技術😴,因為新經濟中的底層技術如果還是靠別人的區塊鏈的話👨🏽‍🦳,那麽中國還是替別人“打工”,遇到貿易摩擦等情況就會有問題,所以現在其實可以看到整個國家的格局不一樣了。

 

時代財經

今後宏觀逆周期的兩個“組合拳”向補短板、強弱項發力🚚👳🏼,有哪些挑戰,或者說需要註意什麽?

 

孫立堅

今後要確保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提升📱,一定要加強嚴格的監管,不能放松,不能使宏觀逆周期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跟著市場到了一些脫實向虛的輕資產裏🧝🏻,或是被市場的一些扭曲力量劫持而去6️⃣,導致資金根本到不了實體經濟。

來源:時代財經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