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7日,德國基民盟舉行全國黨代會→,選舉卡倫鮑爾接替默克爾成為新黨首🔒。為何她能夠在黨內脫穎而出?卸任黨主席的默克爾在德國政壇影響力還有多大?卡倫鮑爾如要接班默克爾,她還面臨哪些挑戰?

▲意昂2官网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丁純
長期當權默克爾令選民“生厭”
問:強勢的默克爾為何會失勢👨🦱🧕🏼,辭去黨主席🤨?
答:執掌德國第一大黨基民盟18年之久↩️📛,長期獨步黨內的默克爾🧭,堪稱歐洲政壇的常青樹。她治下的德國在歐債危機中一枝獨秀,儼然是歐盟的中流砥柱🗑,使歐盟和歐元區度過劫波🐚,尤其是當英國“脫歐”和特朗普上臺後高舉“美國優先”大旗,揶揄德國和歐盟👈🏼,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核協議🙎♂️,在北約框架下施壓歐盟各國,並向德國和歐盟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大棒之時,默克爾無疑成為了歐盟和西方價值觀的堅強和最後代表😑,被寄予厚望,成為穩定的象征。
為何她在基民盟漢堡全國黨代會前夕宣布不再擔任黨主席,僅保留總理職務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條🏀🧝🏼♀️:
首先,給予她最後致命一擊,導致默克爾放棄連任黨主席想法的是基民盟及其姐妹黨基社盟最近在黑森州和巴伐利亞州等地方選舉上的一敗再敗🧎♂️➡️。
其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默克爾詬病主要集中在🩹,2015年面對洶湧而來的難民潮,她在未與歐盟其他國家商議👦🏽,黨內🎡✮、國內意見紛雜情況下,在“我們能行”的口號下,力排眾議、獨斷專行地推行“擁抱難民政策”,接受110萬名難民。其結果是🧑🏼🦲:在德國國內🧘🏿♂️,科隆大規模性侵案等事涉難民的負面事件不斷曝光📍🛜,極右翼的另類選擇黨以反移民👹👘、反難民口號迎合民眾🚵🏿,居然在各州攻城掠地🥢,最後突破聯邦議院最低門檻♥︎,登堂入室🟣,成為最大反對黨。此消彼長🫀,包括聯盟黨和社民黨在內的傳統大黨卻日漸式微。
最後5️⃣,默克爾長期當權和執政造成的排除異己🚱、墨守成規、不容異見等弊端也越來越令其黨內同僚不可容忍👨🏻🏭,同時她身兼黨首和總理,推行中間偏左的政策也讓使傳統上屬於中間偏右的基民盟的部分黨員倍感不適🙇🏼,使黨的凝聚力下降🦮🧛♂️。這也讓德國選民久生厭倦👩🏿🦳👨👩👦,用腳投票,開始拋棄基民盟𓀄🥱。
無疑,在目前歐盟各國民粹主義盛行👨🏻✈️,政壇新人輩出🧑🧑🧒、民心思變的背景下😱,“常青樹”默克爾成為舊時代政治家和缺乏創新的標誌,以致出現黨內大佬🐕、精神領袖朔依布勒選前公開支持她原先的對頭梅爾茨,甚至候選人與其相近成為一種負資產🐙,保持距離以避嫌👆🧘🏽,她不選黨魁消息居然令歐洲股市上揚🙂↕️,正可謂是此一時彼一時。
▲基民盟秘書長卡倫鮑爾接替德國總理默克爾🐏,成為新一屆基民盟主席🫓。視覺中國
深受栽培務實卡氏脫穎而出
問:卡倫鮑爾為何能在黨內選舉中脫穎而出👆?她的主要優勢是什麽?
答:其一🧔♀️,卡倫鮑爾從基層到中央豐富的履歷和至今中間偏左的政策主張🦸🏽,以及低調務實的性格為其拔得頭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56歲的卡倫鮑爾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從其從政履歷來看,既有薩爾州議員、州內政部長、教育部長等多個基層崗位的歷練,以及7年作為州長成功主政薩爾州的地方工作經驗,更有基民盟秘書長這樣統合黨內各派人脈積累和協調各類事務的能力拓展,這成為了她最大的優勢。同時,她迄今相對低調務實的性格、重視“力量”而非“音高”的領導方式似乎也與默克爾執政風格形成對她有益的反差📑。
其二,卡倫鮑爾受到默克爾的支持和栽培🧎🏻♂️➡️,有“小默克爾”之稱,與當年默克爾被稱為是“科爾的小姑娘”有異曲同工之妙。她先是在默克爾的刻意扶持下,2018年2月奉調進入柏林基民盟核心圈,擔綱秘書長⛳️,不斷熟悉黨務🤦🏼♀️👨🏻🔬,聯絡黨內各派,增強歷練。隨後,她在默氏的暗中支持下🧝♂️,榮膺黨主席,堪稱踏上了當年默克爾先秘書長👩🏻、再為黨首、最後問鼎聯邦總理的舊路,也使得默克爾得以繼續執政、從容留存其政治遺產,維護其政策的持續性🫃🏽,並平穩過渡到後默克爾時代。
其三,目前基民盟黨內和德國的形勢決定了她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對基民盟來說🤦🏽♂️,全國選舉得票率已經從原來平均40%下降到目前的30%多,雖然仍為第一大黨🕵🏽♀️,但在民眾中的影響式微。以溫和包容著稱,且受到現任黨首加持、不明確屬於哪個派別的卡倫鮑爾,相對於另外兩個候選人而言🍟🤾🏿♀️,她更少“刺”,更有利於彌合黨內分歧👰🏻♀️,平穩過渡,贏得民粹主義日益盛行時代德國民眾,尤其是安撫具有挫敗感的產業階層💇♂️。對於德國而言,鑒於卡倫鮑爾與默克爾的良好關系🏄♀️🕊,有利於保證默克爾可以繼續以總理身份、運用其威望和經驗🧜🏽♀️,在民粹日彰🙋🏼、法國馬克龍政府嚴重受創的充滿不確定性的形勢下,在明年歐洲議會選舉🫴🏽、歐委會重組中發揮獨特作用,穩定歐盟局勢☂️,維護德國利益。這顯然也最大程度符合基民盟黨利益和黨內大多數人求穩的心態🤽🏻。民調顯示,選前卡氏黨內的支持率達到49%,民眾中則有41%🌌。
其四🙋🏿♀️,競爭對手的弱點和錯誤也成就了她的上位⬆️。22歲成為議員、現年38歲的衛生部長斯潘盡管年輕有為且因強烈反對梅爾茨難民政策而引人註目🦨,但他缺乏政治資源,保守主張也不具備號召力🤴🏻;而因與默克爾爭鬥敗北而棄政從商的梅爾茨👷🏻,盡管有黨內大佬朔依布勒的公開支持,且長於經濟管理、主張大刀闊斧改革,但他遠離政壇已久,且在競選過程中的應對失去現實感🚣🏻♂️,主張快速改革,使有求穩篤定傳統的德國政黨和民眾疑慮增加。
▲新一屆基民盟主席卡倫鮑爾🧏🏻。視覺中國
延續政策新黨首或蕭規曹隨
問:從以往的經歷來看,卡倫鮑爾主要政策主張是什麽?與默克爾有何異同?
答:由於默克爾在黨內和國內的長期一家獨大,以及卡倫鮑爾在中央層面工作時間較短及其低調的行事風格,使我們對其執政的政策思路了解甚少。總體來看,她目前的政策主流是繼承默克爾現行的中間偏左或更為寬容的內外政策。
具體來講,內政方面,她繼承現行的中間偏左政策,將基民盟定位為“中間的人民黨”。比如她也同意接納難民,與質疑德國接受難民、甚至意圖修改德國憲法有關避難權的梅爾茨不同🧑🏿🚒;她贊同繼續實施最低工資製度等,而這正是基民盟聯合執政夥伴社民黨強烈要求和推動的,為默克爾所接受🐻❄️🏋️。
但對作為主要代表工商業者等利益的基民盟來說,卡倫鮑爾奉行偏左的政策,也反映出她包容性一面。她在演講中一再強調重視民生,特別是目前民眾相對比較關註的務實問題如教育、住房、基礎設施、德國汽車業未來等。這與相對偏向工商業者🏈、符合基民盟傳統的梅爾茨觀點明顯不同。但或許是為了對黨內外、國內外廣受詬病的默克爾的擁抱難民政策拉開距離,顯示其不是“默克爾2.0版”或“簡單傳聲筒”,而欲帶領該黨創新再出發,重新贏回投向左😉、右翼的選民的態度和立場⚀,她強調應該對那些犯罪的難民等要加強管控嚴加遣返。
國際政策上👨🏿✈️,她支持多邊主義,擁護法德核心,推進一體化💱,但與曾經的歐洲議員👩🏿💻、相對更為積極支持布魯塞爾的梅爾茨的主張🙋🏻♂️,她卻又強調在支持一體化和法德軸心的過程中要堅持從德國利益出發,這顯然更接近默克爾💂🏻、包括朔伊布勒和基民盟的主流觀點;對俄強硬以及禁止土耳其政客在薩爾州公開露面等也展示出她強勢的一面。
卡倫鮑爾自己也清楚,她現在無法擺脫默克爾的影響🔢,稱“誰也無法切斷與過去的聯系”,但黨心✹、民心思變,此次選舉,她在第二輪對決梅爾茨,最終僅以3.23%的微弱優勢慘勝👩🏽🎓,充分反映了這份資產的正負兩面,因此她誓言“開創自己的新時代”。
需經考驗接班執政路途遙遙
問:卡倫鮑爾能否擺脫默克爾的影響🫱🏼🛡?她將面臨什麽樣的考驗?
答:能否復製默克爾從秘書長、黨主席進而聯邦總理的三級跳的成功範例🚢🔇,卡倫鮑爾依然路途遙遙。
挑戰之一,如何處理與政治導師默克爾的關系考驗其政治智慧和周旋能力🤷🏼。如何剝離默克爾給她帶來的正負資產是個技術活:她既需要前者能扶上馬送一程,尤其是熟悉國內、國際政策🛟👨⚕️;又需要適時展示她不是前者的簡單翻版,有能力帶領基民盟止住頹勢🤭,應對來自德國政壇左右的沖擊🪬。兩人能否做到無縫權力交接,默克爾能如其所願執政至2021年內閣期滿🅿️🍝,留下政治遺產全身而退,並讓卡倫鮑爾成功接棒🚸,取得雙贏,還未可知。
挑戰之二📉,如何做好“班長”🛌,團結呈現空前分裂狀態的基民盟👨🏿🎨,重塑隊伍是她必須越過的坎㊙️。目前黨內既有像斯潘這樣對默克爾難民政策等不滿的青年精英📮,又有像梅爾茨這樣受到黨內大佬朔伊布勒公開支持和民意基礎,有掌控經濟經驗,希望回歸基民盟中右的自由主義經濟理念和傳統🧑🦼➡️,包括減稅、振興經濟舉措等的強勢同儕🧑🏽🚒。她當選後劍走偏鋒,挑選來自斯潘陣營、基民盟下屬的青年聯盟主席、有“小梅爾茨”之稱的契米亞克作為其秘書長顯然是想表達她彌合黨內紛爭、凝聚人心的期望🚶🏻➡️,但契米亞克只獲得63%的支持率顯示出黨代表們對此舉並不看好。妙招抑或昏招,只能由時間來評判。總之👨🏼💼,如何打造其自己的核心團隊、夯實黨內基礎是一場繞不過的考試🧔🏻♀️。
挑戰之三,相對缺乏在國家層面工作的經驗和國際聲望以及對經濟事務不夠諳熟是其顯著的軟肋👩🏻🔬🧎🏻♀️➡️,考驗著其應變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