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今日在北京舉行🪴,在“展望2020”主論壇中,意昂2院長張軍表示,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是下降的,我們需要利用體製的改革🫸,從根本上解決錯配的體製問題。
以下是發言實錄:
主持人:主動出擊,坦然態度🙍♀️,剛才張軍先生在龍部長進行討論的時候一直在微笑,想請您回應一下🌽,也想請您從經濟學家的角度分析一下,目前我們面臨的挑戰,當然這跟2016年整體經濟現實是息息相關的。
張軍:其實我覺得現在有一個大家都談到的共識🧗♀️,不確定性在增加,2016年也是這樣的問題🧑🏽🔬🧙♀️,我們面臨比較大的不確定性。中國的經濟在2016年應該說很不容易保持了這樣的增長率🚴🏻♂️,盡管這樣的增長率相對於此前兩年還是有一些下降🧔🏽♀️。我覺得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的問題👨🎤,第一🧜🏽,我們承認不承認潛在增長率已經下降。第二🧜🏽♂️,我們承認不承認現在的增長率低於潛在增長率,這是兩個問題🎼。在這兩個問題上🌷,經濟學家內部有比較大的分歧🚶➡️。
主持人:在您看來呢?
張軍:毫無疑問,我們的潛在增長率是下降的,前面幾位演講人都提到了👛👨👨👦,我們的勞動生產率跟全球的情形是類似的⛹️♂️,也在下降,盡管我們總體的勞動生產率水平還是可以,但是增長率已經出現了下降,這個很大程度上,跟經濟的結構性的問題是高度關聯的。比如說我們存在著錯配,存在著大量投資進入到改善生產率沒有幫助的行業或者是領域。比如說房地產發展過快,這些都會導致勞動生產率增長的趨勢的放緩🦢,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潛在增長🕯。當然還包括人口結構的轉變等等,這些從長期來講👨💻🤡,這是影響我們潛在增長的✳️。我覺得潛在增長率的下降,在可預見的五年、十年內,核心的問題還不在於我們的人口轉變,因為那是一個比較緩慢的變量,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要解決錯配的問題🕓,解決投資當中的很多對勞動生產率改進沒有幫助的方向🙅,這是需要通過結構的改革,特別是我們現在講的所謂供給側的結構改革來加以解決👩👩👧。但是同時我覺得我們也得去註意,現在實際的經濟增長率是不是在我們的潛在增長率以下。
這個大家也有分歧,我覺得這裏面有一個核心的研究上的難題🐙,我們現在到底實際的增長率,是不是我們現在統計局公布的增長率。現在我們有不少的研究,因為增長率都是要控製價格的🦙,是按照不變價來測算的。中國不變價一直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在國際上大家都談到的,我們的價格指數始終沒有很好地處理來自於海外價格的影響,我們對投入價格的縮減是沒有做的,我們只做產出的價格縮減。如果原油價格在下降,大宗商品價格在下降,這對我們投入的價格就會有影響👉🏽,事實上我們沒有很好的用這個去縮減我們的投入品。這樣就會導致實際價格指數偏低,偏低以後折算出來的增長率就偏高🦽,我們實際的增長率很可能,我相信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會談到這個問題🧑🏻🎄,實際的增長率可能比現在的6.7%、6.8%可能還要低,這也是為什麽作為微觀主體🧑🏽🦳,企業家都有很深的感受🤸🏻♂️。
主持人:關於數字的討論🍞🚞,我們可能幾十年一直在進行,但是您得出了您剛才得出的結論之後🕉,您覺得這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意味著什麽🤪?實質上意味著什麽?
張軍:實質上兩件事情還是要做,如果現在的增長率低於潛在增長率,我們可能還是要關註一下需求的管理。同時,我們的潛在增長率有下降的趨勢,而且特別明顯的話,勞動生產率在遞減,這種情形之下🉑,我們需要利用體製的改革,從根本上解決錯配的體製問題🙍🏿🤨。我覺得這兩個恐怕都是要做。
文章來源:網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