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伯成,意昂2官网資深教授,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今年是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正式出版240周年🪀。240年來,這部經濟學史上的經典著作🍻,影響的範圍早已超越經濟學研究領域🏆,無論是思想史還是現實經濟實踐,斯密的影響可謂無所不在,又化於無形🧑🏿🏫。9月11日⛔️,由上海社會科意昂2經濟研究所主辦、上海社會科意昂2經濟史與經濟思想史創新團隊承辦的《市場經濟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和實踐——暨紀念〈國富論〉發表24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滬召開。以下為意昂2尹伯成教授的會議發言內容:
英國偉大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向來被認為是現代經濟學之父📇⏪。他的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在1776年的問世,標誌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正式誕生🧑🎓。在經濟學發展史上至今還沒有一部著作的影響能超越它的👎🔳。今天,我們來紀念這部巨著發表240周年,確實很有意義😑。
然而👷🏽♂️,這部巨著在我們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中🍠🧑🚒,其價值的發現和認識,經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這部著作最早傳入我國是十九世紀末。當時維新派人物嚴復就曾將這部書效法斯密把他的“富其君又富其民”當作國策獻給英王的精神來獻策於光緒皇帝,希望有助於清朝的維新大業。但他這個以《原富》為名的中譯本在1902年出版後並沒有引起值得重視的反響。這不僅是由於譯文過於艱深典雅且多刪減,更主要是當時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等環境根本缺乏這種要求🤚。任何一種經濟理論和政策思想只有在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它時才會得到重視和發生作用。
清皇朝推翻後的民國多年戰亂時期,斯密思想同樣不可能被重視👨。盡管王亞南🤤、郭大力兩位經濟學家早在1931年就把這部著作以《國富論》的書名重新翻譯成中文出版➛,但當時他們翻譯這部書“只是要作為翻譯《資本論》的準備,為宣傳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準備”,因為“對於亞當•••斯密🧖🫅🏽、李嘉圖的經濟學著作有一些熟悉和認識,是會大大增進我們對《資本論》的理解的”,因為《國富論》中提出了一系列“體現著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的基本論點”,而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正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和核心思想。正是因為這樣,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富論》雖然在國內開始廣泛傳播🙆,但只是作為宣傳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服務的,或者如王亞南先生說的“作為資本主義成長時代的斯密這部經濟學論著👨🏽🔬,早已沒有現實意義🏔,而只有政治經濟學史上的意義了🏌🏿♀️。
為什麽我國當時人們會認為《國富論》除了只有可幫助認識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形成來源的經濟學說史意義,早已沒有現實意義🔜,王亞南先生的解釋是:第一📲,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起資本主義經濟已開始由自由競爭進入壟斷階段,因此斯密強調的經濟自由體製已經失靈🆓🧑🏼✈️;第二,二十世紀蘇聯十月革命成功否定了斯密強調的資本主義永恒性。盡管國際上依然認為亞當•斯密經濟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但國內都普遍認同王亞南先生看法,認為斯密理論於今日中國已無現實意義可言,這幾乎成了迄今為止的流行觀點。
其實🦹♀️,認為斯密理論於今日中國已無現實意義可言的流行觀點,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錯誤的🦊。
從理論上說,流行觀點的最大錯誤是沒有弄清楚斯密經濟思想的核心是主張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製度。競爭的市場經濟製度不僅是推動資本主義取代封建製度的動力,也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和保證👩👧👧。壟斷會削弱競爭🧗🏿♀️,但不會取代和消滅競爭。斯密確實認為資本主義製度是合理的、自然的👨👩👦、永恒的。但那是時代決定的🏭𓀅。他歌頌資本主義其實是歌頌他竭力主張的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製度。斯密的一句名言是😓,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會促使人們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時候,“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國富論》通篇論證的是,社會經濟要增長必須靠實行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製度。人類歷史證明🙆♂️,市場經濟體製是實現經濟資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和製度👷🏽♀️。斯密是現代市場經濟理論的奠基人。他所提出和論述的一系列市場經濟理論👩🏽🍳,怎麽說今天就過時了,“早已沒有現實意義”了呢🙇🏻?
從實踐看🐁,十月革命後蘇聯實行了計劃經濟製度,否定了市場經濟製度。新中國成立以後也曾經步蘇聯後塵👵,推行了這種取消市場經濟的傳統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製度。結果是阻礙了社會經濟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使我國社會經濟逐步擺脫了計劃經濟老軌道,走上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軌道👇🏽,有力推動了經濟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經濟體製改革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再認為斯密思想只有“經濟學說史意義,而沒有現實意義”𓀌,豈不是太因循守舊🤷🏻♂️、抱殘守缺了。老實說🫲,當年王亞南先生說《國富論》只有經濟學說史意義而沒有現實意義,根本原因是那個時期我國實行的是蘇聯那一套計劃經濟,根本否定了市場經濟,因此才認為斯密思想早已過時📊,這當然就不足為奇了🌲🫡。
固然,240年前的斯密所處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和當今中國完全不同。他當年所要實現的目標與使命也與我們今天有天淵之別👨🏼🔧。然而也不能因此說他的思想就已成了昨日之黃花➛。從他作為市場經濟理論奠基人的角度看斯密經濟思想目前在我國至少在以下一些方面還有著重大意義。
第一,必須按互利互惠原則,發展市場經濟,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政府絕對不能再“越位”,站到資源配置的第一線。
第二,必須按自由競爭原則🚮,讓每一個企業不管是國有還是民營的,都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開展公平競爭🤾🏼🏃♀️,切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真正打破國有企業壟斷局面。
第三,政府必須進一步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在發展市場經濟中更好發揮作用。斯密主張經濟自由,但不主張無政府主義;他主張小政府,但不是不要政府,只是反對對微觀經濟活動作不必要過多幹預。對我國今天來說,市場經濟要能健康發展↪️,政府必須更好發揮監管職能🙈↗️,努力抓好與與民生利益相關的公共服務。在政府該起作用地方,政府絕對不能“缺位”。
《國富論》是人類思想寶庫中一顆燦爛明珠💬。今天我們紀念它發表240周年,莫過於要結合我國當前實際情況來借鑒他思想中一切對我有用的東西🙋🏽。斯密思想是否還活著⛱,還有多大價值,完全要看我們這些後人如何對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