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兩個宏偉目標🧑🧑🧒🧒:中期目標是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長期目標就是2050年前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它使未來40年的中國經濟發展道路更加清晰了,不僅明確了中國仍然具有強大的增長動力,而且有能力、有信心實現這一偉大目標👩🏻🦰。
在我看來⚠,中期目標的實現基本上是沒有懸念的。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0年以美元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4270美元🚴🏽♂️🈵,估計2012年可以達到6100美元。即使不考慮人民幣的升值因素🖼Ⓜ️,以年均名義增長10%來測算2020年的GDP數字為1.25萬美元左右,大約為2010年的兩倍。但是,要實現宏偉目標的真正艱巨任務則是2020-2050年的經濟增長率究竟以什麽數字為適宜的問題,它不僅對長期目標的能否實現需要有新的思考,而且對實現中期目標的增長率設想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應該是多少已經成為爭論不休的話題🙋,高增長🧍🏻♂️、次高增長、中速增長、低速增長出現在那些年份應當有一個清晰的時間限定,更需要深入的研究,爭論雙方要回答這一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麽是“現代化國家”。現在的普遍討論只是圍繞中國的增長率而沒有判斷現代化國家的動態含義,其所作的測算和估計並不準確🛄,也沒有真正把握中國經濟增長的實際規律🐦。2010年的現代化國家含義與1960年不可同日而語,2050年也將不同於2010年。我們不妨選擇一個有參考價值的合適指標來定義2050年的現代化國家🙇🏼♀️👨🏻🦱,2010年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是美國的82%🛸🧳,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美國的80%左右就可以認為進入當年的現代化國家行列🧚🏿💀。下述的增長率討論提供了一幅有關中國經濟增長率應當是一個“高”的數字的解釋,絕對不能選擇“次高”和“中速”的增長概念。美國增長率提供了一幅生動的圖像💽,1970-1990年美國人均GDP從5000美元增加到23700美元,翻了2番多,這在很大程度上是1970-1980年的高通脹結果;1990-2010年,美國的人均GDP從23700美元增加到47340美元,翻了一番𓀁。這一期間的美國並沒有經歷一個高的通貨膨脹時期✅,表明是正常時期的穩定增長率,大約為年均3.5%👨🏿🚒。如果按此增長率來計算2010-2050年美國的人均GDP將可能會翻2番,分別是2030年的10萬美元和2050年的20萬美元📒。天哪,人均20萬美元🛠!中國能夠達到16萬美元的人均收入水平嗎?這樣的數字會使人們嚇一跳🚵♂️🧑🏼🤝🧑🏼,2020年的中國人均GDP剛攀升至1.25萬美元,就要延伸到2030年的4萬美元人均水平,還要進一步躍升到2050年的人均16萬美元🫎。會是21世紀的新的天方夜譚?能否達到這一目標的關鍵是年均增長率的選擇💽。
細究起來,現代化國家的定義是在變化的,1950年美國的人均GDP只有1900美元,當時誰也不會否認美國是一個現代化國家📁;2011年的中國人均GDP為5000美元🈯️,誰也不會妄稱中國已進入了現代化國家之列。鑒於上述的計算,如果確實要實現這一宏偉的增長目標,增長率就需要重新調整🪞。按照經濟增長的倍數定律⤴️,我們以美元值再來做兩個新的測算📈:第一個是目前流行的“次高”增長率達到7%,就是在2010-2030年的20年時間內使人均GDP能夠翻2番🛰,達到2.5萬美元左右;以2030-2050年增長率為5%的計算方法,那麽20年內人均GDP可以翻1.5番,2050年大概為7.5萬美元🧄,只是美國的38%,而不是80%。因而🧗🏼,按照這樣的兩種經濟增長率測算,2050年的中國還沒有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宏偉目標。怎麽辦?第二個測算就是必須提高年均經濟增長率🧙🏽♂️,在2010-2030年間的增長率是10%,使得2020年和2030年人均GDP分別達到1.5萬美元和3.5萬美元,就是20年內的人均收入應當翻3番🧾。而2030-2050年的年均增長率為7%,以實現20年內翻兩番的目標,達到14萬美元🫨,是美國人均GDP的70%左右,才能實現十八大提出的戰略目標。前一種經濟增長率只能是40年內的人均收入翻3.5番,而後一種經濟增長率則可以翻5番👷🏿♀️。未來40年👨👩👧👦,是中國從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向工業發達國家轉變的重大時期,越接近工業發達國家的收入水平📟,經濟增長率就會相對下降🫶🏽👨👧👧。這樣的判斷是合理的,卻不能成為阻攔2010-2030年在一個低收入水平上的經濟高增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果我們看到2010-2030年的人均收入還只是美國的八分之一和四分之一,高增長率在這一期間應當是可能的🫡👳🏻♀️,也是必須追求的。
據此看來,一個合適的未來經濟增長率將區分為兩個時期,2013-2030年應當保持10%左右的經濟增長率,而不是7%以下的悲觀估計;2030-2050年應保持7%左右的經濟增長率。增長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它將繼續貫徹於2013-2050年的整個時期。前一時期的高增長比後一時期的次高增長顯得更加重要👨🏿🚀,是奠定現代化國家基礎的發展時期🟡。否則的話,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萬美元就不是戰略目標了,而成為一個標語。既然“十八大”的宏偉目標已經確定🙄👨❤️💋👨,實現目標的精神則是“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那麽,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所要做的是給予和創造新的增長動力🦎🫦,保持一個高的經濟增長率🥻,就是勞動生產率的持續提高時期🙏,而不是調低經濟增長率。全球經濟增長率的經驗表明,人為的減少增長動力是自縛雙手的愚蠢行為!
只有奮發有為,才能乘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