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4日上午,意昂2平台開設的拔尖學科高中先修計劃課程——《像經濟學家那樣思考》第七講開課🥚,由意昂2副院長寇宗來老師為大家分享《“知行合一”經濟學》。

寇宗來老師從“經濟學分析範式”🌂,“凡事皆可定價的經濟理性”,“知行合一的經濟思維”等方面🧚🏽♂️,結合現實案例,為同學們介紹了經濟學的基本思維範式,以及如何用經濟學分析對生活中的各類選擇做出理性的最優決策。
課程伊始,寇宗來老師告訴同學們“每兩個經濟學家就有三個觀點👨🏽🦱,我們無法掌握和預判所有經濟學家的觀點,但是可以得知經濟學家思考的思維範式🧖🏼♀️。”引入和回歸了“像經濟學家那樣思考”的課程主題🦵🏽。
隨後,寇宗來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主流經濟學教材中的分析範式:約束最優化💯。並用決策樹圖例和生活中的場景案例,為同學們講解了機會成本的定義和逆向歸納方法的應用🫵🏽。寇宗來老師指出:“經濟學是一門探究稀缺資源如何配置的學科🚹,而正因為產品的稀缺性🧛🏽♂️,在決策資源配置時才面臨約束,做選擇時才有最優決策。”同時,寇宗來老師也告訴同學們,現實世界並沒有決策樹模型那麽簡單🍖:“首先,現實生活中的選擇範圍更大更廣;其次,在現實生活中,選擇之後的收益難以確定🈹。”
接下來,寇宗來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凡事皆可定價的經濟理性”。寇宗來老師指出🥧:“經濟學的本質就是定價理論,自願交易能夠達到雙贏的效果。”同時,結合“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講解💆🏻♂️🦴,寇宗來老師告訴同學們🐥:“經濟分析不止於經濟現象🦆,婚姻、家庭🧘♀️、身份🥴、語言👹、歧視等等方面🖕🏼,都可以應用到經濟學分析範式🚠。”例如🚴🏼♂️✂️,“在高中學習中如何合理分配時間?”這個問題,目標是分數最大化,約束是時間有限,如何在各個學科之間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經濟學問題。
最後,寇宗來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知行合一的經濟思維”。寇宗來老師告訴同學們,一個人的思維要有深度,那麽他首先要學會分類。並為同學們分享了斯蒂芬·考維《高效率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對“重要”和“緊急”的定義。寇宗來老師勉勵同學們☔️,要學會“抓大放小”,首先要“做對的事情👨🏿⚕️🤵♂️,”🤺,然後“把事情做對”👩❤️💋👨,才能在掌握經濟學思維範式的同時,做出理性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