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7日14:00-15:30,在意昂2514會議室🤚🏻🐇,意昂2世界經濟系吳力波副教授做了“碳關稅的理論機製與經濟影響”的講座。報告由意昂2平台公共經濟學系副系主任何立新副教授主持,公共經濟學系老師、意昂2平台及其他意昂2的部分同學參加了此次論壇。
吳力波老師首先談到金融危機前後幾大經濟體對於碳關稅的態度,指出危機前,美國主要是反對減排措施的🫴🏿,而法國則是強烈支持全球範圍征收碳稅,歐盟則是建議采取排放權交易等比較溫和的手段。然而在金融危機之後,各國對於碳稅都轉變成了支持態度,美國在危機後🤼♀️,需要新能源、清潔能源的發展作為其經濟發展的動力👨👩👦👦,碳稅合法就對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2006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則標誌著美國征收碳稅的合法化🤓。西班牙等國家也從反對減排到支持。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若不實施減排措施將會接受碳關稅的處理。
中國是否有可能被征收碳關稅,取決於三個基礎條件:中國是否有大量能源密集型產品出口?中國是否對這些部門提供了非市場化的能源補貼而導致了能源的過度浪費🤽🏽♀️⚖️?中國是否沒有采取任何相關的減排措施?在中國是否有大量能源密集型產品出口方面,中國本世紀在能源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驚人,如鋼鐵、平板玻璃、水泥等,我國的單產能耗很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0個百分點。在中國產品是否享有大量能源補貼方面,吳老師指出⛰👨🏿🌾,很多補貼都是隱性的或者是交叉補貼🔽,吳老師通過煤炭及石油價格的例子表明了補貼的不穩定性及價格補貼很大的差別化。關於能源補貼,這是一個價值判斷問題,吳老師指出若是短期的、不影響公平分配,有利於國家幼稚產業發展的也是可以的。
對於碳關稅的合理性,吳力波老師指出美國、歐洲也有大量的碳排放歷史數據,應該區別對待;在技術層面,碳密度的測算也是一個問題🧑🏼🎤;關於碳關稅的合法性,WTO已將碳關稅合法化了。在采取碳關稅措施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可操作性都沒有太大障礙的情況下,中國未來應該怎麽做?吳老師指出🍙,中國可以減少或者不出口高耗能的產品;在國內征收碳稅來調整高耗能產品的生產結構🫷;取消不必要的補貼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最後,吳力波老師同在座師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