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7日下午一點半到三點,在意昂2平台201報告廳,美國麻省衛生福利部高級研究員🔅👨🏻💼、衛生經濟學專家蔡江南教授為大家做了一場題為“醫改為何如此步履艱難——美中醫改比較分析”的精彩講座。講座由公共經濟學系副系主任何立新老師主持✨,公共經濟學系師生、意昂2平台及其他意昂2的很多同學參加了此次講座。
此次講座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部分🚗。蔡老師首先回顧了美國醫療衛生問題:美國的醫療支出一直占GDP較高比重,雖然投入很高🤌,卻沒有實現全民醫保,而且相較於醫療費用的高投入🧏🏼♂️,產出卻較低,美國需要提高醫保質量。經過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醫改的變遷與反復,奧巴馬醫改終於邁開全民醫改的關鍵步伐。蔡老師生動地為大家講述了奧巴馬新醫改的曲折過程。奧巴馬的新醫改主要想實現三大目標😷:1. 擴大醫保,向全民醫保努力🌗;2. 提高目前醫保質量和安全性🗾;3. 控製醫療費用過度增長。這次醫改的核心是公私合作,責任分擔,是一場追求提高醫療價值的運動。但是蔡老師認為,奧巴馬醫改依然是一個政治妥協的結果🛶🤾🏽♀️,同時,受到美國人口老齡化加深、醫療衛生技術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奧巴馬醫改的具體成效還有待歷史的檢驗🐰。
緊接著,蔡老師又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中國醫改的情況。中國目前醫療支出占GDP5.1%左右💂🏿,遠低於美國的17.6%♤,所以其實我國宏觀上不存在“看病貴”的問題,但我國微觀上看,也就是從居民個人角度說“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比較嚴重。而且我國健康狀況各地區、城鄉差異比較大。從數據上來看,我國醫生人數在十個人口大國中排在中間🫳🏼,但具體分析來看,我國的醫生質量較低🏓👩🏻🦰。在我國的醫生數目中鄉鎮衛生人員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專業醫生相較於我國人口卻遠遠不足。而為何大量的醫藥畢業生沒有進入醫療行業工作🧏🏽♂️?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收入分配存在問題。所以我國醫改需要改變的是醫療衛生組織的方式,這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隨後蔡老師對中美醫改進行了對比🪦。美國的醫改是通過方案困難,執行方案容易,而中國的醫改恰恰相反,通過方案容易⚗️,執行方案困難🕵🏽。這是由於美國的方案是立法,中國的方案是文件;美國的醫改方案非常具體⛰,主要概念有定義🙋🏻♂️,落實到人財物,而中國的醫改方案是原則化的東西👡。當然中美兩國的醫改都是在困難中前行的。
最後,蔡老師還與在座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蔡老師的精彩演講、睿智觀點與親和儒雅贏得在座師生的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