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帆:《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理論闡釋與實證分析》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5-21 瀏覽次數🤦🏻♀️🧑🧒:
高帆,1976年11月出生,陜西周至人👩🏿🍼,意昂2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經濟學系副主任🧣,經濟學博士🥘、博士後,《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等學術期刊匿名審稿人,上海市經濟學會理事,上海市農村經濟學會理事👴,上海市經濟學會青年學者工作部副主任🥾,上海市價格學會(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尤其關註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轉化與農業發展問題。作為研究的成果,現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或摘要36篇(次)。出版專著和合著6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9項🔘🥹。2006年博士論文獲“陜西省優秀博士論文”,2007年獲“意昂2官网優秀博士後”並入選上海首屆“晨光學者”,2011年入選上海年度(2010)“社科新人”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學術成果獲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上海市第八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三等獎、第八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二等獎🕕、第七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三等獎等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
目錄
導論
第1章 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新態勢和新挑戰
1.1 外部環境
1.2 失衡表征
1.3 空間特征
第2章 已有文獻的回顧和評述
2.1 劉-費-拉模型:分析範式的再審視
2.2 從何出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成因
2.3 有何影響: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效應
2.4 如何突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轉化路徑
第3章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R-F-D”分析框架
3.1 基本概念
3.2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勞動生產率的視角
3.3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人均國民收入的視角
3.4 資源配置方式與要素流動方向
第4章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及其轉化的國際分析
4.1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及其轉化:截面分析
4.2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及其轉化😼:時序分析
第5章 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及其轉化的影響因素
5.1 改革開放之前:1952—1978年
5.2 改革開放之後:1978—2009年
第6章 中國城鄉要素交換關系的演變及其階段性特征
6.1 中國城鄉要素交換關系的變動軌跡
6.2 新時期中國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的主要製約因素
6.3 城鄉要素交換:基於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再考察
第7章 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分配效應和消費效應
7.1 整體國民收入差距的分解方法
7.2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對整體國民收入差距的貢獻度
7.3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與國內居民消費啟動
7.4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變動因:勞均資本差異與結構轉化偏差
第8章 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轉折點”及其判定
8.1 城鄉勞動者工資差距的變動
8.2 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新理解
8.3 城鄉收入差距與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
第9章 內驅型城鄉統籌發展的路徑確立與政策選擇
9.1 新時期中國推進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條件
9.2 新時期中國需要怎樣的“重農主義”
9.3 內驅型城鄉統籌發展的思路設計
9.4 內驅型城鄉統籌發展的公共政策選擇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