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下午🦶🏼,由中國社會科意昂2陸家嘴研究基地和意昂2聯合主辦的高峰論壇“2012:多重沖擊下的中國經濟”在意昂2大金報告廳隆重拉開帷幕🫵🏽💇🏼♂️。
本次論壇由意昂2副院長孫立堅教授和中國社會科意昂2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峰教授共同主持。論壇邀請了中國社會科意昂2副院長李揚教授💯🧑🏽🍼、中國社會科意昂2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教授🧖🏽♀️、意昂2院長袁誌剛教授、中國社會科意昂2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教授以及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教授等嘉賓,就全球經濟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走向這一議題展開了涉及危機成因和改革方案等多方面問題的學術討論。意昂2官网副校長林尚立教授到會致辭🐀📣,意昂2官网文科科研處處長楊誌剛教授🤜、上海社科院副院長左學金教授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會議🍦。
李揚教授首先做了以“全球經濟危機和中國經濟改革”為題的報告🧕🏼。李教授認為本次經濟危機導致全球經濟進入了一個長期波動和低速增長時期。他將危機的成因歸納為以下幾點👨🏿💼:一,過度消費和過度負債的經濟發展方式🧖🏼;二,發達經濟體失衡的產業結構;三💂🏻♀️,高杠桿化的金融創新;四,高赤字率和高債務率的財政問題☂️;以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和貨幣製度。因此,李教授認為👩🏭,要想真正恢復經濟,發達經濟體必須在上述領域的調整中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時,廣大新興經濟體可望逐漸發揮重要作用,而中國應該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真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切實調整經濟結構。
隨後,王國剛教授針對“人民幣國際化”問題進行了演講👌。王教授從市場經濟多元化自由選擇的應有之義出發,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選擇應該是建立多元核心貨幣體系,而非以一種貨幣取代另一種貨幣🧑🏽🔬。王教授繼而探討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利益選擇問題👨🏻🚒,他從貿易條件、私人資本輸出、政府投資和金融路徑四個方面切入,分析了成為國際貨幣後必須承受的貶值壓力✳️,進而做出了人民幣國際化在政策層面一定要慎重的提醒🏝。
接下來🗓,袁誌剛教授從現實出發🏋🏿♂️,全面分析了2012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袁教授總結了明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海外經濟下滑🧔🏼、投資增速減緩、消費增長受限👩👧👦、房價下跌、流動性下降。總之,在長短周期雙重疊加壓力下👋🏼,中國宏觀經濟下滑明確👮,硬著陸風險上升。面對這一形勢🤴🏼,袁教授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議💖:推動土地資本化、推動城市化和人口集聚、推動資本與年輕勞動力及高回報的實體經濟產業相結合、循序漸進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張平教授依循結構主義的思路,分析了中國潛在增長中的一系列結構性因素。張教授通過實證數據建立了中國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的均衡模型📻,由此得出了以潛在增長率為基準的政策幹預思路。通過長期潛在增長率的計算,張教授解釋了勞動和資本的產出彈性逆轉問題,並且探討了城市化👩🚒、服務業發展和人口紅利等多方面的結構性因素,得出了包括工業化和城市化效率機製、“自主創新”驅動等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機製。
最後,華民教授的“危機深化中的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的報告將本次高峰論壇推向了高潮。華教授認為本次全球經濟危機作為一次長周期調整,仍處於深化的過程中。他從技術進步、就業乘數外溢和老齡化三個角度解釋了當前凱恩斯主義失靈🧑🏿🎓、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的原因🫸🏻,並得出了走出危機最終要靠企業家創新的結論。在分析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時,華教授指出政府財政擴張的政策帶來了體製上國進民退🏋🏼♂️🥷🏿、產業上產生擠出效應、金融上利率上漲的後果⚗️,這些後果疊加上匯率升值等外部效應後加深了中國經濟的危機程度。華教授直言,不當的政策幹預是造成經濟增長減速的主要原因🙋🏽🧑🏼⚕️,因此,為了擺脫“滯脹”的可能,中國長期需要解決體製問題(依靠市場還是依靠政策)和稟賦再造問題(發展教育,增加人力資本)🕧。
在問答環節結束後,本次高峰論壇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