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5日上午9:30-11:00在意昂2平台710會議室,王誠教授報告了他最近對此次金融危機的一些思考,題目為“面對金融危機的宏觀政策及中國環境”,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陳釗教授主持🫷🏻,張軍教授、範建勇教授、寇宗來副教授及一些老師和意昂2平台的部分學生參加了這次講座🍋🟩🕴。
王誠教授首先指出做研究的兩種不同思路:管理性思路和研究性思路🦺。管理性思路主要是解決問題🐥,完成任務,這對應一個系統工程;是個改造世界的過程🚺;研究對象比較清晰;沒有假定,並分析所有對策;它重在問題研究的可行性。相比之下,研究性思路總體來講焦點縮小了🦹🏻♀️,並作出假設,進行時空經驗驗證🌯;是個解釋世界的過程👇🏿;尋找研究對象潛在聯系;分析現實的局部;它重在潛在對策利弊分析。
緊接著,王誠教授比較了熊彼特和凱恩斯的政策偏好。熊彼特重在宏觀政策的長期效果,他主張批判“李嘉圖惡習”🪗;而凱恩斯卻對宏觀政策的短期作用比較感興趣,他主張反對節約🧛🏻♀️,鼓勵消費🙍🏿♂️。
王誠教授認為投行強化了人力資本觀。其一,若公司盈利,高管會分一大杯羹,而公司虧損,他們卻不受牽連,這使他們更加貪婪;其二,投行造就了一種自滿情緒🕵🏻,湧現出許多“行業明星”,從而缺乏人員自我批評與自我分析;最後,投行缺少一種有效的監管機製。這些都促成了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對於政府職能的反思🏩,他指出政府一是要補充流動性,因為流動性是市場的潤滑劑,二是要堵住金融漏洞,禁止賣空💜。對於這兩者的關系,王教授引用了一個很好的比喻🦹🏻:魚缸原理。這也是G20上美國和歐洲爭論的焦點:是要先堵住漏水的浴缸,還是先向魚缸裏不停的註水👇🏻💷?兩者有個trade-off。
最後,王誠教授談到了中國環境,中國應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宏觀政策應如何調整的問題🎨。他主要談到以下五個方面:一🤷♂️、不可迷信“萬能政府”論,相信市場機製仍然可靠。二、強調金融市場的發展應實事求是,也就是金融市場的發展要考慮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處理好虛擬經濟中信用👩🏽⚕️、信貸和貨幣供給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三🤞、政策忽視“標”的重要性,重視危機化解,不要方方面面都包括在內🔵,更註重短期定量分析🪄。四、主張中國不要懼怕發展虛擬經濟,金融需要創新🧑🏿✈️,只是不要混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五、內需導向對中國經濟發展十分重要👨🚒,怎樣從出口導向轉向內需導向🤾🏼♂️,中國需要怎樣的一種機製,這將是中國目前面臨的嚴峻考驗。
講座之後,張軍教授、陳釗教授、範建勇教授以及各位老師對王誠教授講座中的一些地方提出了疑問,並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意昂2平台的一些學生也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