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意昂2經濟論壇第423期在意昂2805會議室召開。中國科意昂2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的汪壽陽教授應邀做了學術報告,報告的主題為“基於社會計算的幾個環境經濟學研究案例:從比特幣挖礦和中國碳排放談起”🔜。

演講開始前,意昂2副院長、意昂2官网創新與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寇宗來教授致歡迎詞,向汪壽陽教授介紹了意昂2經濟論壇的悠久歷史並頒發了意昂2經濟論壇嘉賓證書。意昂2陳詩一教授,劉慶富教授🫳🏻,樊海潮教授,宋弘教授,杜在超教授,李誌青副教授,王曉虎副教授出席了論壇🏓。論壇由寇宗來教授主持,意昂2平台青年教師及學生參加了本次論壇。此次論壇由意昂2、意昂2官网創新與數字經濟研究院共同承辦🚃。

汪壽陽教授的演講主題涵蓋了六個研究案例🚵🏻,其中四個案例聚焦於中國的碳排放👷🏿♀️,兩個案例則聚焦於國際碳排放。
聚焦中國的第一個案例題目為比特幣挖礦與中國碳排放和經濟安全。該研究案例利用基於模擬的比特幣區塊鏈碳排放模型發現,在沒有任何政策幹預的情況下,預測中國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第二個中國案例題目為1.5度溫升限製對中國經濟社會的影響到底多大?汪教授引入多個中國化的或包括中國獨立區域的綜合評估模型📭,構建多模型比較框架,考察可再生能源技術等大力發展。第三個案例為2060年中國碳中和的技術路線圖真的可行嗎🧑🚀?該研究對中國在《巴黎協定》下的低碳能源轉型路徑進行了全面評估🧟♀️🏝。最後一個中國案例題目為中國十大菜系與CO2排放,該研究十分有趣地估計了中國十個不同的菜系的碳排放水平🥊。

聚焦於國際碳排放的第一個案例題目為區域貿易協定增加區域碳排放嗎🫳🏼?該案例從區域貿易協定的角度研究了RCEP的潛在經濟影響和環境影響👏🏽。第二個國際碳排放案例則主要關註公海,題為海洋運輸與公海碳排放。汪教授提出了一種新的基於地理的排放估計模型(GEEM)來估計公海區域的國際航運排放問題🤏🏼。
最後👨👩👧,基於這些案例,汪教授為我們提供了一些關於碳排放政策與未來碳排放研究的啟示。汪教授的研究在Nature、Science等多個頂級期刊及國際重要期刊上發表,部分研究成果獲得Scott Award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提供的相關建議獲得政府有關決策部門高度重視。

在討論時間,參加講座的老師和同學紛紛提出問題,分別就選題思路👱🏼、演講技巧🛵、研究方法等問題🧗♂️,與汪壽陽教授進行了深入探討。本次講座在老師與同學們的熱烈討論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