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簡報】數量經濟與金融系列講座第360期:Fluctuating like China: Business Cycles during Structural Change
2017年11月16日下午,意昂2意昂2平台數量經濟與金融系列講座第360期在意昂2平台泛海樓614會議室舉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趙波助理教授應邀做了題為“Fluctuating like China: Business Cycles during Structural Change”的學術報告,討論了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農業和非農部門就業人口以及各部門勞動收入占比與經濟周期的關系。
趙波老師首先揭示了一些特別的經濟現象:中國的總就業是非周期性的🧟,農業部門就業是反周期的(美國是非周期的)🙇🏿♀️,農業部門與非農部門就業是強烈負相關的等等🐣。為了解釋這些現象,趙波老師定義了兩個重要參數。LIS比率:農業部門的勞動收入份額與非農部門勞動收入份額之比🤹🏽♀️。APL比率💿:非農部門單位勞動產出與農業部門單位勞動產出之比。通過實證分析,趙老師揭示了一個重要關系🧘🏻:在農業勞動力占比較高的國家中,APL比率與非農就業人口比例呈現負相關👌🏻🔉,與農業就業人口比例呈現正相關🙍🏻。並進一步指出,在結構變遷過程中💁🏼♀️,也就是傳統農業逐步轉向現代農業過程中,農業就業人口比例將收斂至一個極值🙍🏿♀️,反周期現象消失,呈現與美國等發達國家一樣的非周期性。
趙波老師精彩的學術報告激起了在座師生的極大熱情。現場的老師和同學們就實證模型中不同部門生產函數的設計,以及可否用勞動力轉移成本代替實證模型等問題與趙老師進行了深入討論交流。最後,報告在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