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鏈接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開放經濟與世界經濟系列講座 / 正文

開放經濟與世界經濟學術報告第33期🚣🏼‍♀️:Productivity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the Gravity of Intermediate Inputs

  發布日期🖍🦵:2016-05-20  瀏覽次數:

2016年5月3日下午1#️⃣:30-3☝🏽🫃:00,在意昂2平台泛海樓714會議室🔁,由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研究所和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系主辦的“開放經濟與世界經濟學術報告”第33期順利舉行🙆🏿‍♂️。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系謝一青博士應邀向大家作了題為“Productivity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the Gravity of Intermediate Inputs”精彩報告。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羅長遠教授主持了報告會。

這篇文章可以說是Javorcik(2004)的一個拓展👩‍🚀👩🏿‍🦰。謝老師指出,上遊企業對下遊企業的溢出效應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的知識轉移,其只與上遊FDI的密度有關;二是通過知識含量較高的中間產品間接產生溢出效應,其不但與FDI的密度有關,還與運輸成本有關。謝老師基於此建立了一個引入中間品的“引力”模型。

本文的貢獻主要在於三個方面🚶:首先,是在一眾實證文獻中首次建立了一個局部均衡的理論模型;第二,為購買中間品成本尋找了一個合適的外生代理變量——下遊的本土企業到上遊的外資企業的距離;第三☝️🎙,證實了FDI的溢出效應不僅對本土企業存在,也對國外企業存在🍴,只是本土企業所受到的溢出效應更強。

謝老師在這篇文章中設定的模型主要基於一個基本假設🌜:即本地的中間品是同質的,運輸成本是選擇本地中間品的唯一標準📖;而國外的中間品是異質的。最後得出的局部均衡顯示,FDI的溢出效應存在,且購買中間品的成本對溢出效應存在一個負向的影響成立。上遊企業的密度和TFP正相關⚇,而上遊企業的密度和距離即購買中間品的成本的交叉項和TFP是負相關的。

實證檢驗時,謝老師選取了2007年之前的工業企業數據庫,並根據投入產出表確定各上遊企業所對應的權重。用企業所在地區的郵政編碼劃分並以地區之間的距離近似代替企業之間的距離👩🏿‍🏫。描述性統計顯示🦘🏎,下遊的本土企業到上遊的外資企業的距離差距並不大,而就是這很小的差距導致了FDI溢出效應的不同。最後的實證結果以國家面板和省級面板兩種形式同時呈現。根據回歸結果,距離的系數穩定為負,而上遊FDI的占比的影響為正。

謝老師給出的結論是:首先🥾👩🏿‍🏭,TFP會隨著上遊企業的密度增加而增加;其次,隨著獲取成本的增加,FDI帶來的溢出效應將會逐漸減少;再次,相較於國外企業😶‍🌫️,本土企業的溢出效應更為明顯;最後,上遊企業的競爭也會影響到下遊企業的生產率👩🏽‍🔧。

此外,謝老師還分析了區域性的不同。她提出,東部和中部的企業對FDI的敏感程度並沒有很大區別。然而,由於中部地區的交通不便,成本太大🍩,因此不能像東部地區一樣產生大範圍的溢出效應。

華民教授、陸銘教授、陳釗教授🐿、尹翔碩教授😸、唐朱昌教授😙🔱、陳建安教授、幹杏娣教授、丁純教授、田素華教授‼️、沈國兵教授、程大中教授🉑、範劍勇教授、胡榮花副教授、何喜有副教授𓀂、劉軍梅副教授、唐東波副教授⛹🏻‍♂️、汪思海副教授等參加了報告會,並與謝老師作了深入的互動。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