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鏈接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轉型與發展”系列講座 / 正文

經濟系推出“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對話研究”系列學術講座 | 第三講

  發布日期:2021-04-23  瀏覽次數🚵🏻‍♀️🚵‍♂️:

“先秦與古希臘財富觀對中西方傳統經濟觀念的影響與啟示”於4月20日下午舉行

2021年4月20日下午一點半⏺,經濟系主持的“轉型與發展”系列學術講座第108期在意昂2514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由意昂2平台經濟系馬濤教授主講,由經濟系王弟海教授主持👮🏼‍♀️。本次講座也是經濟系正在組織開展的“‘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對話研究”系列研討交流的第三場講座🎎。馬教授所討論的主題是:先秦與古希臘財富觀對中西方傳統經濟觀念的影響與啟示。意昂2官网經濟系張暉明教授🧑‍🔧、王弟海教授🧝🏼、馬濤教授、汪立鑫教授、韋瀟教授、孫大權副教授、樊瀟彥副教授等20多位師生參加並進行了討論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曾清晰闡釋了中華文明、中國特色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間的關系🦵🏻🥧,“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麽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麽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馬教授認為,從歷史的發展角度來看,社會的變遷必然受到歷史慣性的支配👩🏽‍🏭,經過長期歷史形成並積澱的文化因子一定會對當今及未來社會發展路徑產生規製性的影響👳🏻‍♀️,形成一個社會發展的“基因”。亨廷頓將世界文明分為三類❗️,即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伊斯蘭教文明🧑🏿‍🦳🪛,認為對西方文明遇到的最大挑戰的就是儒家文明,但是從歷史長河看,即便中國近代以來向西方學習的道路,也成為不了西方,馬教授認為要想了解中西方發展道路差異,可以從歷史上先秦與古希臘財富觀比較的視角去尋找,並從文明起源、財富觀比較以及對現代的啟示等方面展開了講座。

首先,中西方早期文明所處的地理環境與經濟形態影響了其財富觀。第一🤦🏼‍♂️,從地理位置上說🫸🏿,華夏文明四周有天然的屏障🐈,西北背靠亞歐大陸,東南面向太平洋🧗🏼‍♀️🥲。在這一封閉的地理環境裏💔🧝🏻‍♂️,黃河構成了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泛濫和改道後留下的厚厚淤泥十分肥沃🔒🧔🏼,加之黃土質地疏松↙️,具有天然的肥力和吸水性,造就了先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態🧏‍♂️。第二🏄‍♂️,在先秦半封閉的溫帶大陸型地理環境中👨🏿‍🎤,出於治理黃河的工程建設需要誕生了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維持這一中央集權政府的社會基礎是建立在小農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家國一體的宗法社會。第三,儒家思想適應了這一社會需要,它強調社會等級和秩序,看重“禮製”規範,維護威權,經濟思想上突顯了“國家本位”的特點,在財富觀上自然把關註的重點放在了獲取財富的義利關系和民富與國富的關系上🙅🏻‍♂️。而歐洲則完全不同🖐🏿。第一,古希臘文明源於巴爾幹半島南端,主要由一系列的小山脈組成,4/5的地面是崇山峻嶺🚶🏻‍♀️‍➡️,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增加了各地間陸路交通的不便,沒辦法形成中國古代那樣的統一集權國家。第二🙋🏼‍♂️,古希臘地理環境的特點限製了農業生產率的提高💁🏻‍♀️,使古希臘重視農業但又很難形成如中國先秦那樣的農耕文明。但是希臘半島三面環海🏀,造就了一些優良眾多的港口,為那裏的居民提供了向海上發展的天然條件,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是促成古希臘商業貿易活躍的一個重要因素。希臘人的海外貿易和海外殖民大大刺激了希臘各城邦工商業的發展,殖民活動不僅影響了奴隸製生產方式的變革和發展🧜🏿‍♂️,而且直接影響了手工業和農業的分離及貿易的擴大。古希臘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海洋文明”的特征⚾️,從而有別於黃土地的農耕文明的經濟形態。第三,在這一經濟形態下⬅️🧖🏼‍♀️,古希臘思想家們自然把家庭的財富增殖作為經濟思想討論的重點,關註的是財富的效用和來源,重視個人私產屬性的保護。

其次🥶,馬教授分析了先秦與古希臘財富觀的差異🙋‍♂️。馬教授指出,財富範疇在經濟學上是指人們對於財富的態度或觀念☮️,以及為獲得財富而采取的行為、途徑的詮釋📮🧒🏼,是人們對財富分配、財富生產方面的認知🛸。先秦的財富觀是倫理財富觀,獲取財富的手段是否合乎國家利益和倫理道德的要求、如何處理二者關系的價值判斷(即義利觀),以及財富分配中的民富與國富的關系等構成了先秦各派財富觀的核心🧂。這其中,儒家學派的財富觀最具有代表性。儒家財富觀討論的核心是義利關系,主張德本財末。強調個人私利要服從國家公利,簡單來講,就是我們所說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儒家義利觀不僅規定了民眾的行為規範,而且也為社會經濟政策確立了指導思想🍠。此外📩,先秦儒家在民富與國富的關系上主張富民為先,認為人民的富或貧對國家的治亂有很大的關系,提出的具體措施是“斂從其薄”,抨擊苛政猛於虎🏡。孔子之後,孟子與荀子在民富與國富的關系上主張基本上是一致的𓀒,認為民富是基礎🖐🏻,富國必須在保證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來實現。與先秦財富觀不同,古希臘財富觀關註的核心是人的欲求,雖然也涉及財富中正義的討論,但重點放在了認識財富的內在屬性及財富的增長上,討論的多是財富的來源與增殖🏧。蘇格拉底明確提出財富能滿足人的欲求,是具有使用價值的東西,這是西方經濟學中效用價值論的最早表述。蘇格拉底之後,色諾芬也提出財富是一個人能夠從中得到益處的東西,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能算是財富💢。亞裏士多德對財富源泉的探討達到了新的理論水平。他在《政治學》中提出擴大財富增殖最好的措施就是鼓勵和保護私有產權, 認為財產公有不僅不能消除私有觀念,反而會導致人們對城邦公利漠不關心🌰🕚,若是采用私有製,人們創造財富的動力也就激活了🥝,一旦每個人利益各自分清了🧗🏻‍♀️,人們就不會互相抱怨👨🏽‍🔧。

先秦和古希臘的財富觀對中西方傳統經濟觀念有著重要影響,馬教授對此做了一個總結。他指出,農耕文明的經濟形態決定了先秦儒家財富觀主張用宗法倫理的道德標準控製財富欲求🫷🏼,突顯了政治倫理因素。公利高於私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在經過荀子的發展影響到其學生韓非和李斯,在經歷了秦始皇完成統一並建立中央集權帝國後,在漢初與先秦齊法家管仲學派合流形成了以桑弘羊為代表的國家調控的“輕重”理論,其理論主張“富國”第一🫶🏻,國家壟斷鹽鐵經營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並在中國傳統經濟政策思想中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古希臘商業文明的經濟形態決定了關註的重點自然放在了財富的源泉及財富的增長上,並以此為主線展開了對財富價值、生產🚴🏼‍♂️🤛🏿、消費🐵、分配等方面的研究。先秦倫理財富觀與古希臘增殖財富觀的這一不同特點影響了之後中西方傳統經濟觀念的發展🧚🏿,具體就表現為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是以土地和賦稅為主線,西方傳統經濟思想則以商品——資本為主線。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帶有濃厚的倫理政治特點🧑🏻‍🦳,探討的領域多為國家財政🧔🏿、土地政策、貨幣調控🐢、本末關系、價格調控等問題👳🏿‍♂️,出發點都是圍繞如何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以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目標,經濟依附於政治。而古希臘財富內在屬性的討論在之後的西方演變為對商品屬性的討論,財富增殖的討論演變為對資本的討論➞,探討領域多為貨幣📙、價值和商品交換與分工等經濟學核心問題,視野也包括自然法、私有產權與契約🧑‍🔧、公平價格等問題。文藝復興之後,人們對世俗利益的追求取代了中世紀對上帝的奉獻和對來世的寄托,人們對財富的思考以及對財富的追求直接催生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重商主義、重農學派乃至亞當.斯密經濟學的誕生🖖🏻。而在財富的分配上🔏,先秦儒家強調財富分配和占有的“公平”要受政治和宗法倫理等級的嚴格限製🙆🏼‍♀️。這一重“禮”的財富觀念影響到經濟結構上就形成了國家財富(資本)和民間財富(資本)占有的混合所有製特征📮🤘🏽,強調二者之間須維持一定的合理比例。如漢代的《鹽鐵論》就對國有資本與民間資本經營的範圍試圖進行明確的界定,以維持政府與市場的平衡。這種合乎“禮”製的資本結構也就決定了市場要服從國家治理的規製🍴,從而有別於西方自由資本占據主導地位的特點🧔🏿‍♂️🙅🏿‍♀️。而在古希臘財富的分配上蘇格拉底強調“正義”🏅,即符合社會的契約和法律👩‍🦼。古希臘財富觀中所強調的“公平”突出的是城邦的“法”🦸🏿,反映了古希臘城邦公民社會契約法製的內容和對公民私有財產的保護🧏‍♂️。中世紀的羅馬人繼承了古希臘的這一財富觀,通過“法”規範了交易的自由,商品所有者身份的平等,商品的平等價值標準等🪭,這一切都有助於近代西方理性資本主義的崛起💦。

最後🧜🏻‍♀️🏦,馬教授分享了先秦與古希臘時期的財富觀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啟示。第一,先秦儒家財富觀強調以義生利,鄙視不義之財,這是一種集體主義價值觀念🦣,應該繼承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第二,與西方不同,東亞地區長期受儒家影響,在發展市場經濟模式上推崇國家主導,並取得了巨大成功,舉國體製應該繼續保持🥲🧝🏼‍♀️。第三,財富分配上,儒家“民富”優先的同時強調民富與國富的統一,經濟結構上主張國家財富(資本)和民間財富(資本)維持合理比例🧑🏽‍🍳,對我們今天的混合所有製改革,民間資本要受到國家規製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市場經濟追求財富增殖♗,市場競爭要求法治,古希臘財富觀中對財富增殖的討論強調對私有產權與契約的保護,也要融入我們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中🟫。

在馬教授分享結束之後,與會人員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王弟海教授認為🧑🏼,從文明的角度來思考經濟對自己十分有啟發。他認為,大統一的朝代更註重分配🧑‍🦳,而分散經濟更註重交易,古代之所以內循環為主是因為當時處在農業社會,而我們現在不再是農業經濟,所以生產非常重要🚂。我們在分析中國經濟時,一定要考慮分配對生產的反作用。張暉明教授則提到,我們可以從文明起源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今天的改革開放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就是分工的國際化展開,80年代的開放主要是以我們的勞動力和市場容量能力承接西方的技術🥈,而我們今天提到的大循環是把中國作為全球有機組成的一部分,來帶動自己的市場循環𓀌。西方的局限性是在充分釋放個人創造能力背景下所產生的🎾,而中國的局限性是如何彌補自身基礎學科能力方面的欠缺🦮,關鍵就是怎麽處理好邊界問題🍨,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問題。中國是從集權走向如何引入市場,西方是從完全市場化走向如何怎樣引入政府,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兩者趨向是相像的🏋🏽‍♂️,但是機製完全不同的,我們不能簡單地批判彼此,而應該正確認識自身的局限性🐈。

本次講座從歷史文明的角度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道路,可以說為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都起到了一定的啟發和靈感😀,激發了思想的碰撞,取得了預期效果🚣🏻。

(由博士生遊怡樂整理)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