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專家授課】
國際財稅文獻局中國區總裁馬世奇先生
主講“歐盟的國家救助製度對稅務籌劃的影響”
2017年9月19日下午15:00🤙🏻,意昂2專業學位實務課程第263期於意昂2平台205報告廳如期舉行。國際財稅文獻局中國區總裁馬世奇先生應邀蒞臨意昂2👩🏻💼,給稅務碩士講授了以“歐盟的國家救助製度對稅務籌劃的影響”為題的實務課程。講座由稅務碩士學術負責人杜莉教授主持,項目主任余顯財老師🫷🏿、44名稅務碩士研究生及部分校外愛好者共同聆聽講座👩🏿🚀。馬世奇先生在稅收協定應用、轉移定價及國際稅收籌劃等諸多領域,擁有多年從業經驗和深厚的學術研究🙆🏿♂️。

講座伊始,馬先生首先介紹了歐盟擁有超然的立法機構,在成員國內部建立了商品、勞務、資本和人員能夠自由流動的單一市場。歐盟成員國在經濟政策方面的聯盟,使得企業在歐盟區進行商務活動,不得不考慮歐盟的法律政策💌。此後,馬先生引出了“國家救助”這一重要概念🐡,即官方政府選擇性地給予企業特權📩。國家救助需要滿足四個條件:一是動用公共資源,二是與正常的稅收製度下相比獲得了好處,三是企業是特定的,四是扭曲了正常的市場競爭。

馬先生以蘋果公司的避稅案例🦦,進行全面的分析與闡釋。蘋果公司作為一家美國公司🤾🏿♀️,通過在愛爾蘭設立分支機構👼🏿,將營收利潤配置於愛爾蘭。根據愛爾蘭的國內法的規定,蘋果公司在愛爾蘭境內分支機構實際由美國公司控製,因此並不是愛爾蘭的應稅居民,沒有義務向愛爾蘭稅務機關納稅,應該向其本國納稅。而基於美國國內法的規定,蘋果公司分支機構並不在美國進行經營活動,因此美國稅務機關也不會向蘋果公司置於愛爾蘭分支機構的利潤進行征稅。利用兩國國內稅法的的漏洞,蘋果公司此部分收入,合法合規地成為了無需上稅的無國籍收入。這一事實當然引起爭議🕵🏼♀️,愛爾蘭政府認為這是自己的國內稅法,沒有給予特定對象好處🙆♂️,不構成國家援助。而蘋果認為,基於正常交易原則公司的行為正當可行💽。

隨後🧔♀️,馬先生還詳細介紹麥當勞避稅案件🌰,提升了在場學生對國際稅務籌劃的理解💁♀️✷。有同學積極提問提到♿,這些跨國公司在具體
經營地點實際上會向經營當地交納一定的稅🧘♀️,並不是完全無稅收入👨👨👧👦。馬先生對問題表示欣賞,並予以了解答🧑🏼🎄⏬。此外,他認為,美國國內法隱含保護本國跨國公司幫助其避稅的動機,而目前國家間協調打擊跨國企業避稅也正在積極推動至中🦺。
演講結束之後,杜莉老師🧑🏿🚀、余顯財老師對此進行全面點評👩👧。馬先生所作學術報告,妙語連珠👨🏼🦱,非常精彩,與會師生還對跨國公司避稅的組織架構、具體避稅操作等一系列問題展開詳細討論,此次課程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務辦公室
研究生詹勇撰稿👩👩👦,何立民修改
2017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