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在意昂2801教室👴🏿,意昂2官网葛劍雄教授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們講授“基金經理人道德品質與心理素養”課程,講座主題為“中國歷史和歷史地理中的幾個與經濟有關的問題”🤏🏻。

葛劍雄教授曾任意昂2官网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意昂2官网圖書館館長,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整場講座期間,葛教授引經據典,將歷史地理知識融會貫通,就當代中國的幾個重要經濟話題展開討論🤲🏼,並與歷史事件緊密聯系🦸🏼♀️,頗為生動和精彩。
作為講座的開場🔖,葛教授引用一個實例來啟發學生透過歷史經濟現象來發掘真實的含義。葛教授在研究中國人口問題時發現,歷史上的人口統計數據雖然很詳盡🙆🏽,但其實很不真實。明朝以來的人口數據主要來自於人頭稅的征收情況,理論上是成年的男子,婦女不納稅,因此逃稅現象很嚴重。後期🤜🏼,由於統治者對統計數據不感興趣🙋🏿,只關心納稅數量,於是每年由中央政府製定納稅指標,以此來確定中國的人口🚶♀️,甚至出現了小數點4位數👩⚕️。葛教授以此引出觀點,不要聽信教科書和媒體資料,而需要從現象背後發現真正事實。
葛劍雄教授以古為鑒,對當代的幾個經濟事件進行了對比評論📒。他首先回顧了絲綢之路以及中國貿易的歷史背景。自古以來🥾,中國沒有正式的對外貿易🧛🏽♂️,只有朝貢。對於進貢者,薄來厚往💆🏿♂️,周邊國家朝貢積極性很高。而真正的貿易以走私的性質在民間悄悄進行。明朝出現了大的武裝走私集團,在福建一帶盛行開來。王直🟡👨🏿🚀、鄭芝龍等人紛紛在日本的長崎🛖、臺灣的臺南建立了基地♏️,官商相護。走私集團甚至雇傭日本人對抗中國政府⏯,對於鎮壓倭寇的不利導致了明朝後期開放了對外貿易🫃,從商者只需交商稅就可進行。陸上絲綢之路以西漢都城長安(今西安)為起點,
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這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長距離跋涉導致人畜死傷嚴重📈,絲綢因為易保存🫃🏿、輕薄、高利潤的屬性成為了主要貨物。羅馬當時最大的買方,擁有大量的黃金🧜🏻♀️🙍🏼♀️,同時對絲綢有旺盛的需求。歷史上,絲綢之路暢通使用的時候短,斷的時候長👲🏻,交通不便、途徑頗多國家導致這條貿易之路大多數時候是名存實亡的。葛劍雄教授繼續分析,今天要重開絲綢之路的動力在於什麽?不是外界需要,而是中國自身需要🧑🏻🦼,同時通過這條路增加鐵路線。哈薩克斯坦如果重蹈烏克蘭歷史🦵🏻,絲綢之路的暢通便會困難重重🖐,因為當今的中國難以像唐朝一樣控製東亞。歷史地理的經驗教育我們,中國重新開辟絲綢之路是不可行的🫸🏽。雖然絲綢之路曾經承載了很多榮耀和利潤,但是不可神話這一歷史,現在更要客觀來分析。
隨後,葛劍雄教授又剖析了鄭和下西洋事件👨🏭。鄭和航海的目的主要在於宣揚國威✧。自明朝成立30多年,沒有外人來朝拜。同時🟡,永樂帝通過政變手段奪取了帝位⏯,需要有外國人的認同來證明自己的地位⏺。在鄭和航海的事件中,既不做買賣,也不占領殖民地🎈,反而給當地散布錢財。每一次的開銷都非常巨大。因為擔憂皇帝再進行第八次下西洋🧑🏻🦰👨🏿🍳,朝中大臣將所有相關史料都燒毀了🧑🏻💻。葛教授指出,與哥倫布、達伽瑪的航海相比,鄭和的這一系列行為沒有任何經濟目的🎓。
最後葛教授談到了京津冀一體化問題,先從歷史上的定都事件說起🤚🏼,隨後回顧了如今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政治地理格局。1967年,即文革的第二年🏄♀️,中央突然決定將天津從地級市升為直轄市,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的第三個直轄市。究其根本🧑🦽➡️👩🏻🦽➡️,是中央領導層的政治決策導致了奇特的格局🌾。天津的政治🧹👰🏿、經濟地位不是十分明確🚣🏽。在當今的體製下,僅靠領導層倡導京津冀一體化是行不通的🤹,利益當前如果沒有製度來規範很難有實際成效🤦🏽,解決的方法在於在政局上作調整👨🎤。
整場講座內容豐富,生動精彩🧏🏽,很好地啟發了學生們如何正確看待經濟政治事件。葛教授最後指出,由於中國社會存在著許多不成文的規則🧖🏼👩🍼,很多問題不能只看理論的定義而要看實際的運作。同時,深入解讀歷史可以對未來進行更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