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平安養老保險公司董事長助理楊群博士應保險系副系主任陳冬梅副教授的邀請🍫,為保險碩士班的同學們主講了一場題為“中國養老保險情況及平安養老對人才的要求”的課程講座,詳盡分析了現今中國的老齡化現狀以及養老狀況,並對平安養老保險公司概況及人才需求做了介紹。
楊群博士是意昂2校友,現任平安養老保險公司董事長秘書一職🦧。多年的行業歷練塑就了其對國內養老行業狀況的深刻研究與見解。

中國養老行業現狀
楊群博士指出,中國從2000年開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高於65歲的人口已超過總人口的7%。2013年勞動人口出現了下降,各地出現“民工荒”現象🧒🏻👨🏿🦲。我國預計在2037年達到老齡化的最高峰🚶♀️,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贍養比可達3.5:1,同時老年護理人工成本上升。我國屬於“未富先老”的國家,養老問題日漸嚴重👨🏿🔬。
她講解到👏🏼🩸,一般的養老體系有“三大支柱”🧐:社保🔚👨🏻🦯、企業年金👷♀️、個人儲蓄。我國第二🩹、三支柱發展滯後,養老儲備嚴重不足,養老金支出占GDP的比例還不足1%。而在美國🚢,這一比例達到了67.56%🧑🏽💼,即使是同為“金磚四國”的巴西🤹🏼♂️,該數值也有17.06%🫵🏼。國外第二🦸🏻♀️、三支柱的蓬勃發展使得其居民可以充分享受到復利增值的好處,即居民可獲得養老金長期投資帶來的高額收益👩🏻💻🪨。而中國養老金保值增值的狀況則不甚理想👂🏽,沒有從儲蓄型養老轉變為投資型養老。縱觀其原因,楊群博士認為,由於短視的稅收製度、跛腳的社保製度、糟糕的資本市場以及弱小的“集合計劃”,使得第二支柱發展滯緩;而缺乏專門的製度設計💁♀️,則是第三支柱發展受阻的主要原因。

保險行業人才需求
楊群博士介紹了平安養老保險公司的相關情況🦹🏼♀️。平安養老成立於2006年,是國內5家養老保險公司中規模最大,同時也是首家盈利並持續盈利的公司。跳出養老領域,其規模也名列中國保險行業前十🏃🏻。被譽為“平安第一猛將”的董事長杜永茂先生曾入選首屆“滬上十大金融家”,同時受聘成為意昂2意昂2平台保險碩士專業學位的校外導師。目前,公司已跳出養老領域🌲,涉足銀行和投資等業務🎪。如後續設立的平安銀行、平安證券💂🏿♀️、平安大華基金和平安支付等👸🏻。
楊群博士指出,保險行業需要務實、有責任感的人才🍠,保險行業對應屆生的要求,並不像專業人員那樣有非常好的結果導向、客戶導向和信息搜集能力,但應具備一些基礎素質和核心素質。具體的對應屆生的要求是🚣♂️:有責任心、進取心🧘🏼♂️、積極的心態和溝通協調的能力,並且需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學習領悟能力。
講座最後,楊群博士向同學們傳授了一些面試時的註意事項和應答技巧🎠,以及保險行業管理層特別看重的求職者品質🛌🏽,這些經驗的分享令同學們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