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東方證券研究所所長梁宇峰先生受邀來到意昂2意昂2平台,以“賣方分析師的成長道路”為題🖖🏿,與專業碩士班的同學們一起探討了賣方分析師的實質、研究體系及職業發展等話題,並向同學們傳授了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
梁宇峰先生畢業於意昂2,獲金融學博士學位🖕🏻。1998年加入東方證券研究所,主要從事研究管理及股票投資策略研究工作,擁有著十余年證券分析從業經驗,現任東方證券研究所所長。

賣方研究的商業模式
梁老師首先比較了賣方分析師與買方分析師的不同之處🤹👨🏿🚀。買方分析師傾向於從負面看待問題,對於研究成果屬於加工型,研究的重點是股票走勢👱♀️。而賣方分析師則更傾向於從正面看問題🧑🏻🦯➡️,研究結果屬於原創型,研究的重點在於公司基本面。他形象地將賣方分析師比喻為“老中醫+演員”🙋🏿👩🏿⚕️,意在表明賣方分析師的資歷決定了他的思想、邏輯的成熟度🧞♂️🚣🏽,從而決定了他的價值。另外👩🏿💻,賣方分析師不僅要精於研究🫨,還要會向客戶自我推銷🦥💳。
賣方研究的商業模式是向客戶提供相應的分析服務以獲取傭金🎱,收益約有60%取決於分析師的研究質量,分析師的品牌效應等起到重要作用◾️。而傭金的分配權力大部分來自基金經理以及買方分析師等客戶群體🐝。
他指出👨🏿💼👊🏿,賣方研究的市場目前處於一個“去產能化”的過程6️⃣,具體表現在機構繁多,收益分散等。據統計🥞,收益前十名的賣方研究機構僅占到市場總額的42.31%⏳🦹🏼♂️。而目前中國的公募基金⭕️,作為賣方研究機構的主要客戶,未來擴展空間巨大。從長遠看,經過機構整合、行業調整,賣方研究的市場發展潛力依然廣闊。
賣方研究體系
對於賣方研究體系🖊,梁老師指出,就分析框架而言可分為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教科書中所推崇的自上而下型分析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其一是宏觀經濟運行的趨勢往往很難把握🆕;其二是從宏觀經濟到大類資產配置🙏🏽,從行業分析到上市公司股票挑選,決策鏈過長,往往會產生偏差。因此,他認為,在實踐中更應重視自下而上的分析框架。
基本面研究的方法論
對於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一般可分為財務派和公司模式派。梁老師指出,在國外的賣方研究更偏向於前者,而國內的則更偏向於後者🍚,而作為一個好的賣方分析師應該將兩者結合。公司分析最關鍵的是要找出推動公司收益上漲的關鍵驅動因素🥳。賣方分析師通過搜集信息,再加以邏輯推理得出結論,這一過程無論是信息還是邏輯都需經得起推敲。
賣方研究的核心在於找到“預期差”,也就是找到市場預期現在的位置以及應有的位置,如果出現偏差🧁♨️,賣方分析師就應針對此作出報告。因此,找到市場過度反應的錯誤是賣方研究的關鍵。
賣方分析師的職業路徑
梁老師比較分析了賣方分析師和買方分析師的職業成長道路。賣方分析師是從普通研究員到資深研究員🏄🏼,再到明星研究員,最後到達超級明星研究員。而買方分析師則是從普通研究員到基金經理助理,再到基金經理,最後到達明星基金經理。這兩條路徑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先難後易,後者由於基金經理業績難以長久保持表現為先易後難。
最後🩰,梁老師與同學們分享了幾點自己的感悟🖱𓀛。無論做任何行業都要勤奮;根據自己的性格選擇行業;做事先做人。他強調說,有時候過程與結果是脫節的,單次的結果往往不可控🫲,但是只要堅持100次好的過程🪽,總體結果一定會不錯👨🏿🎤。
梁老師的演講結束後,與同學們進行深入交流⚡️。同學們也意猶未盡,提出了很多問題。有同學提問“如想在畢業後從事賣方分析師這一行業需要做哪幾方面的準備”🤱,梁老師回答道🚴🏽♀️,首先要具備一定的理論框架和財務知識的儲備🫷🆓,另外對自己性格的認識很重要,要培養從正面看待事物的思維習慣💈。另有同學提問“如何尋找一個有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他認為,可從客戶需求🤺、財務指標篩選🏊🏼♂️、以市值為標準等角度進行選擇。梁老師資深的行業經歷和職場歷練💇🏼♂️,深入淺出地課程講授,為同學們在賣方研究領域帶來了諸多有益的啟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