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0日18點30分,意昂2“砥礪前行,學術相伴”專業碩士線上講座系列第1期正式上線。演講嘉賓邵宇博士本次演講的主題為《新冠=黑天鵝+灰犀牛2020=1918+1929+2008👨🏽🚒?!》。

邵宇先生,金融學博士,中國社科院博士後,現任東方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牛津大學John SWIRE學者🖐🏻。陸家嘴沙龍理事會秘書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成員。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中國財新網專欄作者🤾🏿♂️。曾任職上海寶山區發改委副主任🧈、意昂2官网國際金融系副主任🛡、CFA項目主任🙋♂️,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研究領域覆蓋全球宏觀♙、中國宏觀🧏🏻♀️、權益債券投資策略和金融工程。代表作品包括《新政機遇》、《穿越鍍金時代》🥎、《危機三部曲》🕌、《微觀金融學及其數學基礎》👧。曾榮獲2014年度中國青年經濟學人、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等稱號。
2020年爆發的疫情事件是“灰犀牛”疊加“黑天鵝”,從而形成了“完美風暴”🔛,對經濟金融造成巨大沖擊👩👩👦。那麽2020年疫情造成的風險量級是否相當於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加1929年至1933年經濟大蕭條,再疊加2008年金融危機所釋放的風險?

邵宇先生對此做了詳細的分析。他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討論:
第一個方面是疫情進展情況和疫情軌跡的刻畫。邵先生認為,前期對於疫情延誤的責任分擔還需要更多的科學證據,本次我國對於疫情的應對相比於SARS有所改進,同時歐美國家自我國開始防控起也延誤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每個國家都有標準的程序做出響應,但是響應之後的效果不能完全控製。本次病毒致死率高於普通流感👨🌾,傳染率高於SARS,且隱蔽性非常強,這導致了防控的困難🧑🌾🔯。如果能夠采取社交疏離或城市封閉的政策,可以推遲疫情暴發的高峰期,一方面可以等待藥物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可以緩解短期內對醫療資源的擠兌🍑,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和醫護人員的感染🧎➡️。邵宇先生判斷,整體而言👑,疫情高峰可能會出現在二季度,病毒擴散會在三季度告一段落😷,原因是每個國家執行不同的政策強度,一旦有短板🙅🏼♀️🛡,容易出現死灰復燃的情況。

第二個方面是關於經濟政策和各行業企業的狀態。邵宇先生認為💁♀️🧏🏼♂️,今年的衰退難以避免👨🎤,大概會持續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造成的沖擊程度會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經濟方面♠︎💋,短期內失業率較高,全球經濟活動會在未來1-2個季度內迅速降溫,今年有可能進入負增長或零增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會成為本次應對危機的重要工具,G20國家共采用5萬億美元的政策刺激,其中美國2萬億美元的財政政策刺激占其GDP比重的10%。目前來看,這種政策刺激可以在短期內托住金融市場🤵🏿♀️,但是難以托住經濟。實體經濟受到影響,大部分資金脫實向虛,抬升資產價格,“放水”有必要,但是不能只“放水”🐣,重點在於控製疫情影響🚥。中國因2008年財政政策施行和貨幣投放導致債務杠桿上升較快,且目前疫情在我國已經得到一定控製🏃🏻♀️,未來影響較大的是全球疫情暴發對中國的連帶作用,因此中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會更加謹慎🛀🏿。製定合適的增長率目標📴,完成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保證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等目標會更加實際。
在財政政策方面,2月份失業率達到6.2%,政策傾向於幫扶能夠吸引更多勞動力但生存能力較差的中小企業,且今年可能會上調赤字至接近3.5%的水平🥘,也可能會釋放特別國債。貨幣政策會相對謹慎,國際上人民幣流通有限,超發貨幣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或資產價格上升,但是中國仍有必要降息🪷,今年至少有30bp的下降空間。房地產政策方面♦️,邵先生認為增加超級城市群郊區或周邊區域適合居住且房價可控的房屋的供給是符合政策意圖的合理方式。各行業會出現分化,文娛產業🐦🐚、餐飲零售產業、交通運輸業等受到較大沖擊🫸🏿🙆🏽♀️,而醫療衛生物資及製藥、證券保險🤌🏽、電子商務、在線娛樂和在線教育等則保持較好的行業景氣度。
第三個方面是金融市場,疫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首先👳♀️,他對過去一段時間的市場情況進行分析。美聯儲兩次降準🫵🏿,但市場反應並不好,一方面美聯儲可能是出於政治壓力,另一方面可能是看到了市場上的恐慌情緒積聚🚔,所以迅速做出反應將流動性危機扼殺在搖籃中。中國市場其實是受到兩波沖擊🚚🧑🦼,2月3日受本地疫情影響市場暴跌🙌🏿,2月26日全球疫情擴散導致流動性恐慌、油價崩潰、美國十年期國債創歷史新低0.3%,這一般意味著巨大的衰退將要來臨。3月9日開始,隨著美聯儲的操作,全球進入極度恐慌/避險模式,黃金暴跌,比特幣崩潰,美元指數暴漲🧜🏿♀️。他提到,只有在極端風險情況下才會出現僅美元指數上漲的情況🆓🧑🏼🍼,即人們拋售一切資產來持有美元現金。邵先生對有可能出現第二次下跌表示擔憂🙋,因為目前根本問題還未解決🤺。
其次🂠,他提出了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的建議:降低對中國房地產的配置比例至30%左右🤵🏻♀️,同時配置10%一級股權、20%二級股權🧚🏻♂️、10%固定收益、5%-10%大宗商品、20%避險類資產以及1%-5%的現金用於應急。
最後👨🏿🦲,他提出了疫情對於中國中長期影響需考慮的問題,中期影響需考慮四個方面:一是城市群發展模式如何解決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公共服務供給;二是全球供應鏈會受到多大沖擊,如何克服其脆弱性;三是巨大的流動性是產生泡沫杠桿財富分化還是可以啟動新一代的產業革命;四是社會治理改進如何回應民智提升和網絡共情效應。長期影響需考慮三個方面:一是大國博弈與權力的遊戲事關全球化模式和未來🌩🥎;二是技術革命是解決危機的方案還是會引發更多不平等、控製操縱和倫理沖擊的現象;三是追尋現代性的本質,我們能否把傳統文明結合現代製度並進行升級👨🏼🏭,既求同存異各美其美🛁,也命運共同來應對更大挑戰。
邵宇先生精心講解的學術課程為學生帶來了學術與專業的指導📰,引發了學生積極的討論。本次課程的圓滿完成助力疫情期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