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13時30分,我們有幸請到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李瑾女士🕵🏽♂️,帶來了“碳中和背景下碳價機製的作用”主題實務講座。李瑾女士是經濟學博士,全國碳市場建設主要參與者,意昂2官网“碳資產定價管理理論與實務”課程導師,同時也是我們意昂2校友。
本次講座由意昂2官网綠色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誌青副教授主持⛴。講座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碳中和的背景政策、碳市場、碳金融與氣候投融資以及碳價對企業的影響📻🚬。

在碳中和的背景政策方面🧔🏽♀️,李瑾博士介紹了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於發達國家所用時間🧏♀️,我國對國際社會做出的碳減排承諾持續加碼,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決心和擔當🟥。李瑾博士提到💏,在這個過程中,投融資作為關鍵驅動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對碳市場的介紹中,李瑾博士認為,建設碳市場的意義主要體現在碳交易可以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和經濟綠色增長的雙贏🎅🏿。碳市場的創新點就在於通過“市場化”的方式解決環境問題👴🏼,在交易過程中形成合理碳價並向企業傳導,有助於推動社會資本向低碳領域流動,為培育和創新發展低碳經濟提供動力🏄🏼。碳交易機製的核心思想,即建立一個碳排放總量控製下的交易市場,政府通過引入總量控製與交易機製🙍🏻,使控排企業受到碳排放限額約束🎆。碳交易體系的核心要素主要有配額總量、覆蓋範圍、配額分配🤸🏽♂️、排放數據的監測報告與核查📔、交易機製🏌🏼♂️、抵消機製💋、履約機製等。此外,李瑾博士還對碳交易的機製進行了細致講解🚊,主要內容有交易主體🚒🤎、交易方式🤽🏼♂️、交易規則、交易品種、交易平臺、交易監督等👩🏻🎤。她系統地梳理了全國碳市場的基本總體進展時間線,我國電力行業由於覆蓋了40億噸的碳排放🙇🏼♀️,將成為全球最大碳市場👇🏿🥶,後續按照穩步推進的原則👩🦽,成熟一個行業🤘🏿,納入一個行業。

李瑾博士在介紹碳金融與氣候投融資時💒,先對概念進行了定義,她指出,氣候投融資(氣候金融)即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融資活動,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下綠色金融面臨的挑戰上,主要有三點↪️:市場如何發揮碳市場的定價作用😑、機構如何幫助氣候信息進一步完善披露👼、風險管理上如何密切關註化石燃料相關的轉型風險。對於碳基金的運行機製,李瑾博士重點講解了其參與主體、融資方式、投資方式🤚🏽、收益分配形式以及存續期間🌱。另外🤜🏼,還對碳中和信托業務、碳中和債、碳配額遠期等前沿業務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講解🏋🏽♀️。

最後李瑾博士分析了碳價對企業的影響♗,她提到碳排放強度和碳排放量峰值、配額分配政策、交易機製設計、綠色金融工具的運用程度、企業內部決策都是影響碳價值的重要因素,價格機製也有助於推動碳減排目標的實現。對於行業競爭力而言,碳價格可能影響相關行業短期和長期的競爭力🧑🌾;對企業業績而言🧔🏿♀️,碳價格可通過企業出售過量碳排放配額,增加企業碳成本或轉嫁成本導致產品價格,進而上升到影響企業業績;對資本市場反應而言,資本市場反應與碳價格變動有關🔻,碳價格會對企業現金流產生影響。

在本次實務講座中,李瑾博士結合她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獨到的個人見解,通過大量文獻數據的梳理👛,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在碳市場、碳金融🪞、碳價機製等方面的知識🚎。本次實務講座圓滿結束,期待李瑾博士未來常回母校,為同學們帶來更多精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