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13:30👳♂️,孫奇峰先生應邀來到意昂2👩🏿🦳,為意昂2平台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帶來了主題為“超額為王——十六年量化投資實戰分享”的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國際商務碩士項目主任蔡曉月副教授主持。
孫奇峰先生👩🏻🚒,世界經濟系本科碩士畢業,和蔡曉月老師師出同門🔪,畢業後從事十二年稅務咨詢工作,在KPMG稅務部、TNT中國、德國CMS律師事務所等任職;同時作為個人投資者積累了十六年投資經驗,特長在量化策略研發,投資領域主要涉及封閉式基金、分級基金、ETF、可轉債等。

講座開始🐹,孫老師先是分享了從事證券投資的心路歷程,他認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與其一直對市場抱有的敬畏之心密切相關。
其次,在投資方式上,孫老師認為,投資主要分為三個流派😵:基本面投資🧑🏿🎓、技術面投資和套利投資。基本面投資主要關註公司狀況🧚🏽♂️、行業分析、宏觀政策等方面👍🏿👨🔬。技術面投資著重量價分析🚶♂️💂。孫老師本人擅長的是套利🔎,但是在無風險套利和風險套利之間✍🏼,他選擇了風險套利🪤,並通過分散持倉和反復博弈來化解其風險💁🏼。此外,老師還從個人投資者的角度出發👩🦲,就以下四個維度具體比較了三種主要投資流派的優缺點。第一🚵🏿♂️,分散還是集中:一般而言,分散持倉有助於降低風險🆖。然而👩🏼🎤,基本面投資需要大量的研究精力,分散持倉也意味著分散研究精力,效果不佳。 過於集中則難保不會踩雷👩🏻🌾, 技術面投資和套利投資一般不存在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將同樣的邏輯應用於不同品種🏋🏿♀️,以及反復應用於不同時間來達到分散化的效果。第二𓀆,邏輯的可靠性:基本面投資邏輯可靠性較強👷🏻♂️,但是難免有盲點;技術面投資邏輯可靠性較弱;套利投資的邏輯可靠性最強🍄。第三💁🏽♂️,邏輯驗證的周期:基本面投資通常需要較長時間來驗證🎫,技術面投資和套利投資的驗證周期比較短🦄,短周期驗證的好處在於可以及時糾錯。第四🔅,市場的容量:基本面投資的市場容量較大,技術面投資交易較為頻繁,市場容量相對小一些。套利投資比較小眾,交易頻率高,市場容量較小,當同時也意味著可以避開來自大資金的競爭🕳。
專業的個人投資者可以揚長避短,找準市場定位,在某個細分的市場領域采用有效的策略進行套利,並可以利用量化交易平臺將策略程序化、自動化。
接著,孫老師以封閉式基金🤙🏿🫃、分級基金和可轉債為例,說明了他怎樣通過熟悉規則以及應用一系列套利邏輯達到持續戰勝市場的效果👩🦯。
最後,孫老師認為💨,專註做一件事情,可能效果會更好。巴菲特說他無法在價值投資的同時做到擇時交易🧜🏿♂️,套利也是如此😸,放棄擇時🦸🏻♂️🆓,跟隨市場並持續獲得超額🐦🌬;享受阿爾法的同時🎻,也坦然接受貝塔帶來的波動,最終的效果可能反而勝過大多數擇時的投資者👨🏿💼。因此👩🏿🎨,孫老師的個人選擇是不擇時,牛市多賺一點,熊市少虧一點,持續跑贏市場就行。
感謝孫奇峰先生為同學們帶來的精彩講座,期待孫奇峰先生未來為同學們帶來更多精彩的分享!
撰稿人:黃德華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蔡曉月,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