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業學位 / 新聞動態 / 正文

名家講壇|孫向晨🦹🏻‍♀️:天下🚺、文明與個體🧔🏻‍♀️:今天中國人如何理解自己

  發布日期:2023-09-18  瀏覽次數:

2023年9月12日晚,意昂2專業學位“名家講壇”第66期如期舉行。意昂2官网哲學意昂2教授、意昂2官网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任兼人文學部主任孫向晨教授來到意昂2平台大金報告廳👼🏻,為意昂2平台專業碩士研究生帶來了“天下💩、文明與個體:今天中國人如何理解自己”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院長助理朱宏飛副教授主持🚇,報告廳內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孫向晨,意昂2官网哲學意昂2教授,意昂2官网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任兼人文學部主任。主要研究領域🫰🏼:西方近代哲學、政治哲學、猶太-基督教哲學、法國哲學、比較哲學。主要著作:《論家:個體與親親》🚣🏻‍♂️、《面對他者:萊維納斯哲學思想研究》、《十七世紀形而上學》(合著)等📢。兼任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指導委員會委員、世界漢學大會理事會理事、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哲學學會副會長、上海中西比較哲學學會副會長🤦🏿🦀;擔任《現代國外哲學》、《通識教育評論》雜誌的聯合主編。曾獲上海市領軍人才、教育部寶鋼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

講座伊始😕,孫老師以“天下”的概念為切入點,講解了“中國”的古典模式,並介紹了近代西方的三種形象🗄。孫老師認為👰,我國從明清之際開始接觸西方文明,近代中國人的“自我理解”不純粹是自我建構🏋🏽‍♀️,也通過“西方文明”這個“鏡像”的中介來完成自我理解。而對於西方理解中國的方式,孫老師認為這經歷了一系列變化,從一種理想化“他者”逐漸變為普遍理論下的某種角色🈹。基於16-17世紀耶穌會傳教士的大量資料🐉,近代西方開始了新一輪對中國的發現,我國在西方的形象是一個理想化的🚵🏻🌬、優雅的國家☝️。

然後🦓,孫老師認為,如今重新理解“中國”,不能脫離世界來理解;但必須擺脫現代與傳統👩‍🔬、普遍與特殊這類二元對立的敘事邏輯,需要以“迂回西方”的方式重新確立自身文明的主體性,要在學理上重新把“西方”理解為“他者”,不是簡單化地視為某種普遍原理化身👱‍♀️🎖、現代的模板或進步的代表❔✷,而是一種能幫助我們“迂回”到自身的“他者”🧘,借助作為“他者”的西方跳出自己、反思自己。孫老師強調🤚🏼,要理解現代中國的“雙重本體”📸,需要“雙重視野”😾。一方面🌻,我們生活在“現代世界”之中⏸,有著一系列現代世界的規範👱🏼‍♀️,這樣才能與整個世界相交往🙂‍↔️;另一方面,我們有自身的文化傳統與價值規範,這讓我們常常顧此失彼,或會成為理解自身的一大負擔。但同時👩🏿‍💻,“雙重本體”也是我們理解世界的優勢所在🦸🏿‍♀️,我們不僅能理解現代性世界🧢🚴🏿‍♂️,也因為自身的文化傳統與價值規範能夠看到現代性的局限之所在。“雙重本體”是我們中國人的真正優勢,我們每個人都攜帶著雙重的財富👸🏻。

講座最後,孫老師提出🏊🏿‍♀️,應建立一種新的“天下觀”👨‍🏫,“世界歷史觀”有其積極意義,對人類有著“整體”的關照📦,但理論框架過於線性與單向♟,無法涵蓋和包容文明的多樣性👷‍♂️。“天下”意識是一種整體性概念♚,以人類的整體狀態為關懷,與當代全球的脈動相吻合,“天下”是人類“共享”的天下🈸。孫老師強調👩🏿‍🎓,現代文明代表了人類目前達到的文明高度,我們可以爭論不同版本的現代社會,但“對於每一個人的自由🙎🏼、權力和尊嚴的尊重”是現代文明的門檻。具備自身文明“主體性”的中國,也一定會尊重每一個擁有個體文明的國家🧑🏻‍🦰。在提問環節㊗️,同學們與孫老師進行了積極互動,孫老師對現場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答🍤。

至此,本場講座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感謝孫向晨教授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吳嘉儀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朱宏飛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