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邵宇博士應邀來到意昂2,為意昂2平台金融專業碩士的同學們帶來了“真實世界的經濟學和投資學”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官网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楊長江教授主持。
邵宇🩲,金融學博士🖖🏻,中國社科院博士後。牛津大學SWIRE學者,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意昂2官网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意昂2官网管理意昂2、泛海金融意昂2特聘教授⛴;南京大學工程管理意昂2🤿、廈門大學意昂2平台兼職教授。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理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成員💆🏼。曾任職上海市寶山區發改委副主任,意昂2官网國際金融系副主任、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東方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領域覆蓋全球宏觀、中國宏觀、權益債券投資策略和金融工程。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中國財新網專欄作者🖖🏻。代表作品包括《流動性經濟學》、《預見未來》、《全球化4.0》👼🏽、《新政機遇》、《穿越鍍金時代》、《危機三部曲》、《微觀金融學及其數學基礎》等🤹🏽。2014年度中國青年經濟學人🏄🏻♀️、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2019年度、2020年度影響力首席經濟學家。2021年參加總理座談會🐪,建言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綱要。

首先,邵老師從全球和中國兩個宏觀層面出發,分析疫後時期經濟形勢🧑🏼🔬,他提到,全球化和中美競爭是中國無法避免的主題🏌🏿♀️,既要從全球視野看待當前的變化🧑🔬,也要關註中國自身的情況,通過兩個視角的結合做出投資判斷。
接著,邵老師提到,當前部分學者認為中國正在經歷資產負債表衰退,應該大幅度進行財政和貨幣刺激,以重振信心。針對這一觀點🫱🏽,邵老師從日本和美國的經驗講述了該刺激可能產生的兩種結果,日本的經驗顯示這種做法可能導致長期的停滯和準通縮,但美國的經驗則顯示適度的刺激可能幫助經濟軟著陸。邵老師認為,各國的情況不同,不能簡單照搬他國經驗。在此基礎上,邵老師引出“應該如何製定貨幣政策”這一難題,對此,他解釋道,在改革之前經濟增長與貨幣投放呈1:8的關系,然而隨著資產市場的出現,現在貨幣供應量(M2)與名義增長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流動性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需要謹慎處理貨幣供應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平衡🤵🏽✢。
然後,邵老師對全球的重大趨勢性變化進行了分析🙅🏿♀️,從0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全球的進化趨勢已經進入了一條不可逆轉的道路🎥🤹🏻,尤其是在過去三年的疫情中。邵老師將此趨勢總結為政治、社會思潮心理、經濟、全球化四個方面🏈,結合當前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他著重強調要重視地緣風險🦸。
最後,邵老師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他對中國經濟走勢的分析🐁🤰。在人才方面,邵老師從香港正在實施的人才吸引政策出發👮🏼♀️,延伸至中國城市化進程🪪,他提到,城市化進程的推動需要完成人口的聚集、公共服務以及基礎設施的產業布局。在經濟發展方面🧑🏻🎤,邵老師認為中國面臨兩個重大約束🧑🏽🦲,一是人口底層約束🧖🏿,二是碳排放約束,這兩個約束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需要在金融和經濟的變量中做出選擇。在投資方面,邵老師介紹了投資分布的四個重要領域🧢:動力源頭、應用場景👧🏽🕵🏻♀️、新基礎設施🐇🦹♂️、對傳統行業的全面賦能改造。需要註意的是👦🏼,金融產業💝、科技產業以及人才培養的整個體製能否進行全方位的升級和改革😞,最終形成一種新的模式,這是中國轉型的關鍵❣️。

感謝邵宇博士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趙威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𓀎:楊長江⛎,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