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安永國際及並購重組稅務咨詢合夥人張順源先生、安永國際貿易團隊合夥人徐海東先生、安永中國轉讓定價團隊合夥人陳韻女士應邀來到意昂2,為意昂2平台稅務專業碩士的同學們帶來了安永稅務實務系列講座的第三講。講座主題為“強者角逐——‘走出去’跨境電商企業稅務挑戰”,意昂2官网稅務碩士項目主任余顯財副教授主持本次講座。
張順源老師介紹了出口電商的行業生態,展示了跨境電商的產業生態結構。跨境電商平臺位於產業生態中遊,按貿易方向可分為進口🏙、出口兩類,按照交易對象類型主要分為Business-to-Business(“B2B”)與Business-to-Customer(“B2C”)。我國9成以上跨境電商貨物為消費品,出口商品主要包括服飾鞋包、家居家紡、電子產品等🧑🏻✈️,進口商品主要包括美妝及洗護用品🫚、食品生鮮🩱、醫藥及醫療器械、奶粉等。按照海關統計數據📏,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占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的4.9%🏍,我國的跨境電商已經從快速發展階段轉入全面發展階段。張老師還展示了出口電商的典型業務模式⛹🏽,包括線上銷售渠道(自建網站、第三方平臺)、物流模式以及海外備貨模式等方面🚲,從中國大陸稅務及海關出口政策、海外間接稅和轉讓定價等方面總結了出口電商稅務風險及合規的主要考量點。
同時🤮,張老師就終端市場的間接稅務考量點做了詳細介紹。關於美國關稅♾,張老師分析了直郵模式和海外備貨模式的不同流程以及兩者在納稅層面的主要區別;關於美國銷售使用稅,張老師總結分享了目前的相關政策概覽👳🏽♀️👗,並指出“判斷是否有銷售使用稅納稅義務與‘直郵模式’或‘海外備貨模式’沒有直接關系”👩🏼🦲。結合實務經驗,張老師參照關於跨境電商美國稅務合規風險管理的具體案例😤,總結了主要稅務合規的考量點以及企業的主要應對措施,傳遞了豐富的實務經驗。
徐海東老師就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的四種模式做了詳細介紹,包括“9610”跨境貿易電子商務、“9710”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1210”保稅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和“9810”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海外倉⛔️,並分析界定了四種模式各自的適用範圍。在政策層面,徐老師認為👨🏼🌾,對於跨境電商出口的海關監管政策🩲,跨境電商出口模式相比傳統一般貿易方式(“0110”)能夠節約企業時間成本和報關成本,且跨境電商B2B出口政策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的通關便利;對於跨境電商出口的稅收政策𓀉,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出口退稅、出口免稅以及出口征稅方面都有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尤其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給予綜試區內跨境電商零售出口企業的各類優惠政策。為加深同學們的理解,徐老師全面總結了我國跨境電商的出口模式🤘🏽🙆🏿♂️,包括各自的增列年份、交易性質、出境時申報單證、通關優惠以及物流模式等。
在此基礎上,徐老師從出口和進口兩個環節分析了企業面臨的風險。在我國出口環節😱,企業面臨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申報不實風險🎽、出口管製風險以及“買單配票”合規風險;在目的國進口環節,企業面臨禁限類商品進口風險🛤、涉稅要素申報不準確風險🫶🏻、知識產權侵權風險以及退貨成本風險🛼,進一步強化了同學們的風險意識,為同學們更好地識別和控製風險指明了方向。
陳韻老師以香港為例𓀜🚎,分享了海外平臺及終端市場當地公司的轉讓定價考量點。以出口電商業務架構簡圖為指引,陳老師從設計與集團商業安排相匹配的轉讓定價模型以及滿足當地轉讓定價合規性要求兩個層面出發,詳細介紹了轉讓定價的具體考量點,包括直銷模式VS分銷模式、構建關聯交易類型、各個實體的功能風險和資產(人員)安排等🚜。

本場講座以跨境電商運營架構的稅務籌劃案例分析作為結尾,老師們分析了公司原有運營架構痛點和風險點、主要優化方向以及相關重要考量點,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對於稅務籌劃的理解💇♂️。在問答環節🧑🏻⚖️,老師們詳細解答了師生提出的各類問題。
至此🦣,本場講座圓滿結束,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感謝三位老師帶來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曹星星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余顯財,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