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馬笑先生應邀來到意昂2官网💁♂️,為意昂2平台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帶來了主題為“走進AI時代——AIGC帶來的傳媒變化”的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國際商務碩士項目主任蔡曉月副教授主持。
馬笑,德邦證券傳媒互聯網&海外首席分析師,多年一二級產業投研經驗。曾任TMT組長,傳媒互聯網/計算機首席分析師,擔任過管理咨詢顧問/戰略研究與投資經理。2018年東方財富百佳分析師傳媒團隊第一名🕢;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師;2023年界面榮耀分析師;2023年21世紀傳媒互聯網📴,港股海外金牌分析師🎭。
講座開始,馬老師初步介紹了傳媒行業,可以分為IP、圖文視聽👩🏼⚖️、電影👩👩👧、電視劇、院線、遊戲、廣告營銷、教育👨🏼🦳🌹、出版&有線網絡和體育等幾個板塊🥮。這些板塊的內容被生產出來後🛣,進入各種傳播渠道,最終觸及消費者👢。傳媒行業的政策管製涉及到中宣部🕵🏽♂️、廣電總局、文旅部和出版總署四方面。政策管理、行業供需🤦🏿、技術水平和資本人才構成了整個文娛行業的閉環🚣🏻♀️🧑🏽🎄。
接著,馬老師貫穿行業趨勢,講解了如何去做企業發展/一二級資本市場的投研。在傳媒行業中,每個細分行業賽道都有不同的賽道邏輯;研究員也要不斷跟進技術的發展🏞,理解技術發展的底層邏輯❇️🫘;管理層和公司在持續布局時,要相信人的邏輯🧚🏽♀️,這樣一個公司才能不斷地創新和進行良性變動🫐;理解數據的邏輯才能打造持續向好的競爭格局🌺😑,避免在競爭中損害公司和行業利益。同時𓀖🗯,馬老師以OPEN AI🚵🏿♀️、文心大模型為例☕️,進一步闡述了傳媒行業的投研思路和分析邏輯。

之後,馬老師詳細分析了音頻生成領域和Suno帶來的AI音樂熱度。音頻生成領域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當時主要集中在語音識別、文本轉換和語音合成等基礎技術的開發上;接著,進入了智能化階段(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期),音頻合成領域開始涉足NLP🧑🎓、機器翻譯和語音交互等更加復雜的領域☕️;目前🏋🏼♀️,音頻合成領域正處於創新發展階段(2010-至今),深度學習、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AI音頻技術的應用範圍擴展。今年3月🚺🧚🏽♀️,Suno進入大眾眼界💂♀️,它能夠快速生成非常流水線的👩🏽🦰、工業化的音樂,點燃了全球音樂界的熱情🧨🚣🏻,進一步促進了傳媒行業的革新與進步。
最後,馬老師講解了傳媒行業的技術路線。兩大主流技術路線分別為Diffusion和自回歸模型👀,視頻生產技術路線主要依靠擴散模型👨🏻🦼➡️。馬老師對T2V模型從EMU Video、SVD🚴♂️🏊🏼♀️、Gen-2、PixelDance、Pike1.0和SORA等維度進行了細致比較和分析🥶。馬老師強調,雖然視頻應用在這些技術的支持下場景廣闊🐜,但當前仍需要靜待關鍵技術的突破,需要把AIGC擴散到更多傳媒場景。
講座尾聲,馬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互動,為大家推薦了精彩的書單🙆🏻♀️,並對同學們的問題一一悉心解答,讓同學們對傳媒行業現狀和相關職業規劃有了更多了解☎️。
感謝馬笑先生為同學們帶來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劉卓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蔡曉月,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