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李瑾博士應邀來到意昂2😤☦️,為意昂2平台資產評估專業碩士帶來了主題為“碳市場與碳金融”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官网環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意昂2分黨委副書記李誌青主持🧓🏻。

在本次講座上🙅🏽♀️,李瑾老師詳細介紹了碳市場🏑、碳金融🥻、碳普惠三個方面的內容💁♀️。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製控製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機製創新♋️,也是落實“30.60”目標的重要抓手🏊🏿♀️。
首先,李老師梳理了碳市場建設背景🏋🏼、碳市場發展脈絡和發展現狀。截至2024年1月♎️,全球共有25個碳市場正在運行💆♀️,另外有8個碳市場正在建設中,碳市場已成為全球主要減排政策工具。歐盟正通過實施碳邊境稅(CBAM)和將航運業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采取積極措施來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全球減排🧍🏻♀️。談到中國碳市場的建設歷程時,李老師重點介紹了上海碳市場建設,上海碳市場從鋼鐵、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起步,後續納入水運等行業,逐步擴大管理範圍。
接著,李老師闡述了國內外在碳金融上的創新實踐。其中,碳賬戶通過記錄企業或個人在生產生活中產生或削減二氧化碳排放的行為,為綠色低碳生活提供量化依據👊🏼🌾;讓消費側的減碳場景更加豐富完整🚟,讓個體的力量融入“雙碳”目標👩🏼🌾,讓減碳更有力🏄。上海碳配額遠期對於碳價發現有重要作用,為未來推出碳期貨進行了積極探索。另外👮♂️,碳中和ETF產品是以“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為標的的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定位於服務雙碳目標、促進相關產業綠色轉型🪦📇、推動資本市場向低碳主題投資方向發展🐠。
然後,李老師通過引入單車、外賣等生活化場景下的碳普惠案例🔵🏊🏼,介紹了碳普惠機製和地方碳普惠的進展與特點,並重點提到了碳積分的應用🦸🏽。碳積分是由個人參與減排場景產生的減排量轉換生成的,可以用於公益捐贈、自願碳註銷,或者作為在上海市碳普惠指定平臺兌換商品和服務等權益的憑證。
最後,李老師簡要分享了關於CCER新規和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的新的方法學。她提到,4項方法學在參考國際溫室氣體自願減排機製通行規則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了我國相關產業政策要求和綠色低碳技術發展趨勢🤦,既與國際接軌,也針對中國具體情況強化了監測數據質量🥟,進一步明確了審定與核查關鍵環節,具有中國特色、符合管理實際,有助於產生國際公認的高質量碳信用。
感謝李瑾女士的精彩分享😻👨🏽🦱!
撰寫人:董怡辰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李誌青⚒🏦,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