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王樺宇副教授應邀來到意昂2,為意昂2平台稅務專業碩士的同學們帶來了“稅務法庭設立與稅務營商環境法治化”主題實務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官网稅務碩士項目主任余顯財副教授主持⬜️。
王樺宇,北京大學財稅法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意昂2副教授、財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財稅法論叢》主編🧙♀️🪞,兼任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理事、秘書處秘書👩🏽🦰,上海市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秘書長。曾任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稅款追征法律問題研究”課題組副組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課題等多項🦣,著有《兩岸稅法比較研究》《對機器人征稅》等論(譯)著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稅務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本場講座,王老師主要介紹了今年上海新設立的稅務法庭🫅🏻,從稅務法庭設立的起因、意義和功能等多方面展開分析,並列舉了幾個稅務法庭審理的實務案例。
首先🧨,王老師闡述了上海設立專門的稅務法庭的背景因素⌨️。稅收環境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的重要指標,專業💅🏼、公正的涉稅爭議解決機製有利於提高稅收透明度和政策確定性。而“稅收指標”中被格外關註的就是稅務爭議解決的獨立性和專業性,這決定了設立專門稅務法庭的必要性。此外🤘,稅務法庭的設立也是基於稅務行政訴訟現狀的需要👷🏼。2023年全國稅務行政訴訟案件為1367件🧜🏿♂️,已達歷史高位🛟。但相教於發達國家,案件數量仍然較低。例如同為大陸法系的德國🧛🏿,當前中國與德國稅收規模相對接近,而德國的稅務行政訴訟案件年均有43773件👐🏏。相比之下,我國稅務行政訴訟案件占比較低,且大量分布在基層法院,導致基層法院行政法官工作量很大。尤其是稅務行政訴訟案件專業壁壘較高,導致稅務案件整體數量不高🦕。加之復議和訴訟的稅收前置等程序性的要求𓀊,使得相當數量的納稅人選擇不進入行政訴訟程序🚢,從而導致稅務爭議的法律救濟渠道受到擠壓🪲🤚🏻。因此🧗♂️,設立專門的稅務法庭是保障納稅人權益、推動稅務爭議法製化解決的有力舉措,這決定了設立專門稅務法庭的可能性。
接著,王老師分析討論了稅務法庭設立的意義。其一🚧,稅務法庭可以更高效地處理稅務爭議的法律救濟問題。2023年,全國稅務系統受理行政復議申請3131件,新發生一審應訴案件1367件💒,專門的法庭可以有效積極做好應訴工作。其二🔠,這也是上海開展稅務行政案件審理專業化的改革創新之舉。數據顯示🕜,2018到2022年度,上海市稅務行政訴訟案件數量在每年25件至45件之間,案件數量相對較少。因此,設立專門的審查機構可以更加及時🐺、有效地解決稅務糾紛🏊🏻♂️,從而提高司法效率和質量📸。當然🎦🧗🏻♀️,稅務法庭的爭議解決不僅僅限於公開可見的判決,更多的爭議可能會在稅務法官專業性的調解之下達成稅企雙方都滿意的結果,這也是專門稅務法庭發生作用的關鍵途徑。

隨後,王老師分析了幾個具體案例◽️,讓同學們更全面深入地認識到稅務法庭審理的案件類型🔐。例如,對於對賭失敗是否可以退還個人所得稅的庭審實務操作,稅務法庭的關註點聚焦在對賭完成前應稅事實是否已經確定,利潤補償發生是否導致個稅款項調整等💃🏿,這些問題的公平解決都需要依賴於稅務法官對稅務專業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把握。王老師繼而又詳細分析了“罰沒財務轉讓的增值稅征收問題”這一典型案例🔍。一般而言,罰沒物品拍賣收入上繳財政則不征增值稅。盡管如此➝🥈,如果發生未經政府手續直接轉讓給買受人的情形,實務中對此是否免稅也存在不同意見🖐🏼🤵🏼♀️。此外,稅務法庭還對不少頗具爭議性的復雜稅務案件有著最終判定權🐹🚒,如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後失聯走逃案件中對於存在真實交易但票據被列為異常案的處理;再如稅收滯納金能否超過稅款本金的判斷;征管法能否適用於社保征收以及公司不知情的情形下由個人實施虛開違法犯罪活動時公司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等等🧑🏻🦲。
最後,王老師談到他對於稅務法庭未來發展的展望。在全面深化市場經濟改革的當代中國,法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集中管轄稅務案件的法庭是一個很好的改革試點方向,這必將在促進稅務庭審法官和稅務機關負責人不斷專業化的同時,推動稅收司法實現好的公平正義。
在互動環節,王老師就案件審理判決原則等問題進行了解答📺,令同學們受益匪淺🧑🏻🔧。王老師還鼓勵同學們日常多多學習法律知識,積極參與法治實踐☁️,有機會也可以去到法庭庭審現場旁聽,培養法治思維🚣🏼♀️,在實踐中進一步豐富稅收實務和法治建設的認識。
感謝王樺宇副教授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張軼倫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余顯財🧵,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