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友服務 / 校友動態 / 正文

視點 | 滕泰🚵🏿‍♀️:必須改變美元主導的貨幣體系

  發布日期🙇🏿‍♂️:2016-09-02  瀏覽次數:



滕 泰  

滕泰,意昂2校友🍺,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意昂2官网金融碩士校外導師,中央企業青聯委員🤵‍♂️。曾擔任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民生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等職務🥖🤸🏿‍♂️,著有《新財富論》👩🏽‍🦱、《財富的覺醒》、《民富論——新供給主義百年強國路》等專著。



美元發行與流通的不對稱性、無序的浮動匯率製、全球資本流動加劇是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也是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和難點🪨。G20有必要建立對美國等國家貨幣政策的有效製約機製🧑🏽‍🦱。


發達國家資本周期性地大規模流入和流出新興市場🚉,導致它們金融動蕩頻繁

  2008年第一屆首腦峰會以來,G20在改善全球金融治理方面做了很多積極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在改革國際金融機構方面🫴,促進了IMF份額分配、管理機製改革,推動世界銀行決策機製改革,建立了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BS);

  在監管框架方面,嘗試推動建立宏觀、微觀審慎結合的金融監管框架💅🏽;加強國際金融監管方面🥠,倡議擴大監管措施的適用範圍,建立系統的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識別體系和評估標準⛹️‍♀️🧜🏻‍♀️,並加強對它們的監管👩‍🦰,加強對影子銀行體系、場外市場、信用評級機構的監管,提高它們的透明度;

  在跨國監管協調合作方面,提出建立更加具有一致性和系統性的跨國監管合作,創立合適的、一致認可的高標準監管框架;

  在全球金融安全網方面🤵🏽‍♂️,明確提出要構建一個更為靈活的、多層次的🧑🏽‍💼、適用於不同類型國家的全球金融安全網,向各國提供流動性支持,減少國際資本流動突然轉向的沖擊👔。

  然而,這些措施更多停留在技術層面🐦‍🔥,沒有能夠觸及當前全球金融不穩定的核心根源🧑🏻‍🎨。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至今,全球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約120次,有愈來愈頻繁之勢,其中不乏全球性危機🍇。

  從布雷頓森林體系進入“牙買加體系”,國際貨幣體系的特點發生了巨大變化。黃金基礎、固定匯率轉變為黃金非貨幣化、浮動匯率、美元主導、無序的全球金融危機救助機製。信用貨幣時代🍵,美元掙脫了黃金的羈絆,貨幣發行失去了限製。美元發行與流通的不對稱性、無序的浮動匯率製、全球資本流動加劇是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也是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和難點。

  首先🪝,“牙買加體系”事實上的美元本位造成的全球失衡,是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之一。美國前財長約翰·康納利的一句話:“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這句話是對美元貨幣特權與實際承擔義務極端不對稱的高度概括🕙🙋🏿‍♀️。美元目前約占全球外匯儲備的63%🧛🏿‍♀️🏕、外貿結算的48%😭、外匯交易結算的83%🔥。

  美國不必保有外匯儲備,債務多以美元計價而不必擔心匯率波動🦴,美國的貨幣政策具有最高獨立性,然而美國卻並不承擔更多的責任🕵🏿‍♂️。美國擁有世界最大、最完善和成熟的金融市場,在國際匯率決定機製和金融危機救助機製無序的情況下,以中國為代表的貿易盈余國家大量累積外匯儲備🔡,並以購買美國國債🫙、進行美元投資等方式回流美國,壓低美國利率。

  世界各國在美國擁有的各類金融資產實際上都向美國的家庭或者企業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資🧚🏽‍♂️。加之美國在金融自由化後監管不足,使美國的家庭和企業出現過度的杠桿化,助長了美國貿易、消費、信貸等各種失衡,進而引發了全球金融失衡。

  其次,國際資本流動規模不斷攀升、無序流動和監管缺失是金融危機不斷爆發的另一重要原因🗓🍺。周期性資本流動可以將中心國家的貨幣政策傳導至新興市場國家,從而形成全球金融周期,導致周期性金融危機💆🏽‍♂️。

  “華盛頓共識”生搬發達國家成功後的經驗🤳,敦促新興市場國家實施金融開放和資本流動自由化的政策,導致一些國家短期債務迅速上升📵、國際投機資本對各國金融體系沖擊加劇。在資本賬戶不受限製的情況下,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可出口到其他國家,一國資產價格📖、信貸、杠桿🔣,與周期性的資本流動高度相關🐤,資本自由流動嚴重影響了相關國家獨立製定貨幣政策的能力。

  全球資本的流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要比經常性賬戶不平衡的影響大的多🍂。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銀行等,它們的貨幣政策會通過國際資本流動,引起全球金融的周期性擴張和收縮🧖🏼‍♂️,形成全球金融周期。當國內政策需要與國際需要發生矛盾的時候,美聯儲等機構不會顧及其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必然選擇本國利益🈵,犧牲他國和世界經濟利益。

  對處於全球貨幣金融體系外圍地位的新興市場國家來說,這種影響尤為明顯🏀🈷️。過去30年👶🏼,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大幅飆升🏸,歷次危機都伴隨著國際資本的瘋狂湧動。如圖所示,歷次國際金融危機,多發生在美國貨幣政策收緊時期。

圖1

  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G20峰會,不但應更加關註全球金融治理結構,而且應從約束美國🛞、歐洲、日本等國的貨幣政策開始,致力於從根源上消除全球金融不穩定因素💂🏿‍♀️,促進世界經濟穩定發展👮🏿‍♀️。具體應重點著力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建立對美國等國家貨幣政策的有效製約機製🧑🏻。美國、歐洲、日本等央行的貨幣政策周期性擴張收縮,可以通過跨境資本流動影響全球👨🏿。為了減少這種貨幣政策外溢效應的負面影響,應當通過G20,建立對這些國家貨幣政策的某種製約和協調機製🤱🏽。當然👬𓀚,最根本的還是改變當前美元為主導的單極貨幣體系。除了推動建立以人民幣國際化為代表的多元貨幣體系👳‍♂️,還應要求美國建立以歐元🦨、日元、人民幣等其他貨幣構成的美國國際儲備☝🏻。這樣可以製約美元的無限製濫發,並有利於形成穩定的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

  第二🏷,完善全球性金融監管體系和跨國監管協調機製🕺🏼,對國際資本流動進行有效監控、管理。建立跨國統一監管協調機製,加強對全球重要機構的監管🛑👉🏿,搭建宏觀審核監管框架🌀,是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一環。在缺乏有效監管手段的情況下🧙🏻,非理性、投機性的大規模短期資本流動,成為一國金融動蕩的重要原因。尤其資本周期性地大規模流入和流出新興市場,導致它們金融動蕩頻繁。2012年,IMF也改變了長期以來奉行的資本賬戶開放立場,認可資本管製在面對大規模資本流動沖擊時的積極作用。但是,僅僅新興市場單方面監控和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因為資本流動的根源往往在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國家和發達國家應當通過G20協商,共同建立國際資本流動監控、管理框架。

  第三👷,加快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網💎🤹‍♂️,繼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金融全球化、全球資本流動規模不斷上漲、危機越來越頻繁,全球層面卻缺少金融安全網。全球金融安全網是在出現金融動蕩時,提供全球流動性的一套安排,主要包括外匯儲備🧜🏿‍♂️,央行貨幣互換,亞洲😶、歐洲等區域貸款機製,IMF為核心的多邊救助機製。

  2010年首爾G20峰會已經提出要構建一個更為靈活的、多層次的🙋🏼‍♀️、適用於不同類型國家的全球金融安全網,這屆峰會應該繼續推動其落到實處🖍。涉及國際金融治理的金融機構最重要的就是IMF。作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遺產👨🏻‍🎓,IMF受美國利益影響顯著,美國對IMF擁有一票否決權。並且,在歷次危機中🚨,IMF的救助及時性、力度,以及政策恰當性🕕、有效性飽受詬病。

  當前👨🏼‍✈️,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領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在IMF中卻依然處於邊緣化的地位,IMF的份額和管理與當今國際經濟力量的對比變化嚴重脫節🧎🏻‍♂️。本屆G20峰會應繼續推動有關IMF的改革,並敦促業已通過的改革措施進一步落實🧑🏿‍🏫,盡快提升新興市場國家的話語權。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