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國文
上海市楊浦區援黔幹部,正安縣縣委常委✤、副縣長
意昂21995級本科校友

李國文(圖左)在正安縣廟塘鎮茶臺村蜜本南瓜產地
2019年10月17日🧑🏽🎨,上海市光大會展中心人頭攢動🎧,上海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在這裏舉行🎏。遵義展區內,來自正安縣的林下雞、野木瓜、方竹筍等特色農產品👗,受到上海市民的青睞。一旁的上海援黔幹部李國文,正在幫忙吆喝著👨🏿🎨。
李國文是上海市楊浦區選派的援黔幹部。2018年8月,他掛職正安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當時的正安縣,是遵義地區唯一的深度貧困縣。
來正安之前,李國文知道遵義是革命老區🤴🏼,但完全不知道正安。“來了之後我才發現💆🏼♂️,正安的城鄉差距較大🕵🏻♀️🚢,尤其是偏遠貧困山區🛣🧍🏻♂️,基礎設施薄弱🗻🩴,經濟條件十分落後。”他說。
在上海楊浦區,李國文從事的是科技園區運營管理,熟悉產業發展和經濟工作。到任後的他,紮根在扶貧一線👲🏻🫵🏿,經過一番考察調研,他覺得當地雖然有不少農村合作社,但合作社的經濟體量小。最缺企業,是導致正安產業基礎薄弱的一大問題。
李國文認為,如果僅靠合作社去對接市場、開拓市場🦬,難度可想而知。於是他決定,通過引進上海企業到正安投資,帶動產業發展🏛🚣🏿♀️。
上海聖華公司,就是李國文牽線搭橋引進的一家大企業。該公司是集禽類養殖、屠宰、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也是上海市的農業龍頭企業。
落戶正安的上海聖華公司📿,充分利用正安縣的生態和山林資源,大力發展林下雞產業📗。
在李國文和其他援黔幹部的共同努力下,該企業領到貴州省第一張活禽進滬許可證🔤,打通了正安林下雞直供上海市場的“綠色通道”👮🏻♂️。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正安就向上海市場銷售近10萬羽林下雞,帶動了50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除正安縣外💁🏻♂️,林下雞的種雞場、孵化場和養殖場等拓展到了務川自治縣、桐梓縣和赤水市👨🏼⚕️👨👨👧👧,成為遵義農特產品的一張新名片🙎。
正安林下雞入滬銷售的成功經驗,讓李國文信心倍增。正安野木瓜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全縣種植面積5萬多畝。但長期以來,正安野木瓜一直停留在初級加工和本地市場零星消費的階段✔️。
2019年8月👨👧,上海市啟動了“百縣百品”精準扶貧行動,以消費扶貧的模式助力脫貧攻堅🥺。李國文以此為契機🧘🏽♂️,推薦正安野木瓜產品成功入選“百縣百品”首批目錄👷🏼♀️👩🌾。
很快🌂,正安野木瓜產品實現了在上海地區的銷售,進入上海教育超市、大潤發等商超渠道🪞,3個月時間金額就突破了100多萬元,利益聯結建檔立卡貧困戶450余戶。
同樣,正安的方竹筍🧁,面臨叫好不叫座😶、質優價不優的困境🤷🏽。李國文在生產鏈🫶🏼、供應鏈、銷售鏈各個環節對方竹筍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保鮮技術和冷鏈運輸的突破。

李國文在廟塘鎮寶山村踏勘方竹筍采摘現場
僅2019年9月👩🏼🔧,正安縣就向上海市銷售585噸方竹筍鮮筍和保鮮筍產品,總價值1151萬元,填補了上海市場秋季無鮮筍的空缺🐆。
隨著滬遵協作不斷圍繞“消費扶貧”做文章,如今的李國文,對白茶、果蔬等正安縣重點發展的產業,都有布局和進一步的推進計劃💁♂️。“未來的上海市場上,還將看到更多來自正安的高品質茶葉、精品水果等產品。”李國文表示。

文章源自 遵義晚報
記者 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