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友服務 / 品牌活動 / 意昂2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 正文

第三屆意昂2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 頭腦風暴會

  發布日期:2017-09-27  瀏覽次數👨🏻‍⚕️:

2017年9月23日🐕,由意昂2和意昂2全球校友會聯合主辦😭,意昂2發展研究院等單位參與協辦的第三屆意昂2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在意昂2官网光華樓舉辦。在下午的首席經濟學家🧉、特邀業界嘉賓頭腦風暴會上,14位金融證券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投資人及企業領袖帶來三場精彩的頭腦風暴👩🏿‍🚀。

意昂2首席經濟學家論壇·頭腦風暴會Ⅰ:


金融安全與金融穩定

下午第一場圓桌會議中,與會嘉賓就我國“金融安全與金融穩定”問題進行了討論🐡。在場嘉賓包括,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沈建光、博海資本投資總監兼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平安科技高級經理🕵🏻‍♀️、平安宏觀經濟研究院(籌)首席分析師李想👩🏻‍🎨,孫明春擔任本場圓桌會議主持人。

討論

01

對標普、穆迪給中國下調評級的看法

沈建光認為兩大評級機構雖然對中國的金融安全提出疑問,但是下調評級的決定是滯後的☂️👩🏿‍🔬,對於金融安全問題,中國政府是非常重視的⚇。一方面,他認為中國金融安全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個是為什麽過去兩年都把去杠桿作為中央經濟工作任務,但是杠桿卻越來越高🕕✍🏽;第二👨‍👧,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我們去杠桿的同時又要去庫存,還要去產能,同時還要保增長🔣、補短板👎🏼。政府在多重目標中要有取舍,如果把經濟增長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上🂠,那去產能就比較困難。因為去產能意味著要降低信貸和投資,這肯定是對經濟增長不利的,結果就是杠桿率越來越高。但是另一方面😞,沈建光認為中國今年的金融風險其實比去年大大降低了,如果評級機構去年提及𓀓,其實市場的重視程度會極大的提高,去年中國經濟下行🎖,人民幣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同時中國政府面臨著巨大的資本外流壓力👵🏻,而且房地產庫存又這麽高,同時債務又在增加⏳👨🏽‍🍼,那時候其實是更危險的時候。現在下調評級反而已經是中國經濟比較高速增長的階段,而且人民幣已經過了貶值期🦎,現在兌美元至少是企穩甚至有所升值的👶🏻,資本流出變成7個月,外匯也儲備在上升,所以評級機構此時下調中國的信用評級是缺乏前瞻性的🙅‍♂️。同時他也提出中國如何真正的去杠桿是現在面臨的重大問題,如果去掉杠桿,金融風險就會極大的降低🧙🏽‍♂️。

鄧海清認為標普🧪、穆迪的評級就是西方這一套體系的評級標準,所以他們得出的結論不存在對與錯之分,同樣也不能說我們財政部的決定錯了,因為對與錯投資者自己會判斷。並表示中國最大的危機🏃‍♀️‍➡️,不是我們看到金融危機、資產價格劇烈波動,恰恰相反✌🏻,在轉型國家最大的危機是不敢創新,管製加強後經濟體的活力開始消失💂🏿‍♂️☎️,這種窒息才是轉型國家包括計劃經濟國家最可怕的事情。他提出:“我們的危機表現方式🙏,跟美國𓀀、日本等成熟的市場經濟不同👮🏿,當大家看到標普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的時候,如果我們現在都講金融穩定,而不講金融創新,我覺得金融體系的問題和麻煩才是真正到來的時候。”

伍戈認為下調我國信用評級這個問題戰略上可以蔑視,但是在戰術上確實得慎重,因為客觀上講,幾大評級公司評級的變化對中國企業在海外的融資成本還是有很大影響的🪪。關於金融風險,伍戈表示中國過去幾年並不是沒有出現大的金融風險,而是中國很多事情都是隱性的🧑🏻‍💼,比如當時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四大行技術性破產,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家商業銀行破產🚼,後來通過國家的註資解決危機💦,這在國外的報表已經顯示技術破產了,這算不算危機?過去幾年中,我國有很多融資平臺還不起債,開始進行所謂的債券置換🏋🏼‍♂️,這算不算一種由財政引發的金融危機?還有過去一年中我們看到匯率大幅度貶值🤷🏻,甚至老百姓有很強烈的貶值預期,這算不算一種危機的征兆?他認為事實上,在西方經典的案例中這都屬於危機的一些征兆,只不過我們處理方式可能比較隱性而已⚆。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永遠不會有金融危機,至少沒有顯性的金融危機,但這並不意味著社會的效率沒有被降低,並不意味著老百姓的福利沒有損失。看金融危機🏒,還得要區分顯性和隱性🧎‍♀️‍➡️。對於中國未來的經濟走勢,他表示“光看金融風險⛹️‍♀️🩸,還不如關心金融去杠桿後真正的資金流向🙂。現在看到的趨勢是👨🏽‍🦲,第一,房地產資金並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第二,很大一部分直接融資受到抑製👯‍♀️,上半年債券根本發不出來。資金重回銀行表內是一個好事⚪️,但是從利率市場化推進角度來講,我們辛辛苦苦發展多年的直接融資,實際上在這一輪金融去杠桿後,開始完全轉到商業銀行表內,未來是否反而會有更大的風險,這是我比較擔心的事情。”

李想認為任何一個指數的變化都有可能對經濟產生很大的擾動💇🏿,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數據和我們實際的感受,其實有非常大的偏離度。除了經濟周期,甚至宏觀指數周期以外,我們可能還有情緒上的周期,比如在對公領域,一線經理基本已經不敢放貸了🐾,整個壓力都非常大©️,並且現在到底是V字底還是L字底,大家都不知道🦹🏿‍♀️⏪。這和我們看到的經濟指標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和沖擊。因此💥,他認為整個市場的信心和情緒指數可能是他在宏觀指標以外重點考慮的事情。

討論

02

債市、股市🧑🏻‍🍳、銀行和消費金融的風險問題

沈建光從匯率角度來談了談中國股市風險問題,他認為中國政府去年在人民幣的保衛戰當中,用非市場化的資本管製等各種各樣的手段穩住了匯率,這一點對於金融風險的防範十分重要;另外🙍‍♀️,人民幣兌歐元在貶值💪🏿,兌美元在升值,這是讓我們比較舒服的地方。同時我們給全世界的印象是人民幣是一個堅挺的貨幣👩‍🏭,人民幣其實根本不需要貶值🛥,完全可以頂得住🙋🏼‍♂️,甚至可以企穩🤾,這對股市是很大的利好,這對我們債市也是有利的,吸引全球的投資,增加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沈建光認為從政府角度來說,去年人民幣保衛戰其實打得非常漂亮✊🏻🧙🏻,現在人民幣匯率節節攀升,很多措施至少防範了最直接🌑⌨️、最危險的金融動蕩根源,才使我們有一個比較平穩的金融環境。

鄧海清闡述了對於中國債券市場風險的看法🎥,他認為去年“債災”過後🧏🏽‍♂️,今年債券市場先苦後甜,債券市場的調整👰🏿‍♂️,包括所謂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都是由兩個因素導致的🧡:第一,中國監管或者是行政幹預越小的地方👨🏻‍🦰,越是冒泡沫的地方⚛️👩🏻‍🏫。債券市場在2016年出現債災🫎,一方面拜中國央行的超級寬松所賜👩🏽‍🎨,這種情況下又加強監管🫰🏻,問題迅速擴大化導致市場劇烈波動。今年上半年4月份債券市場暴跌,也是去年加杠桿給錢🚶‍♂️,現在去杠桿把錢收回去🎺,根本沒有契約精神,很多危機根源都是行政幹預太深;第二,中國政府的資源確實非常強大🙇🏽,有風險的時候基本是從左口袋到右口袋,很好調節😡,最後不會導致資產負債表崩潰🦡,所以中國經濟很有韌性,對中國的金融系統風險來講,債券市場的風險其實也沒有那麽重要🚹。

有關銀行風險,伍戈認為以前研究債務周期或者銀行的不良率的周期🕘,很大程度上只會研究總需求的變化。但是最近這一輪周期確實深刻感受到總供給方面的變化,我們感覺供給面確實發生很大的擾動👨‍👧‍👦💋。比如過去看經濟我們看價格🥞,如果CPI和PPI走高可能經濟體過熱,如果CPI和PPI走低可能經濟過冷。而且價格與我們所算出的產出缺口基本上是相吻合的🧎‍♀️‍➡️。但是現在通過傳統的CPI和 PPI很難判斷經濟周期的真實情況,如果經濟周期未來看不清楚✍🏽⚀,我們就沒有辦法判斷商業銀行的不良率及其演進⛳️。但是擾動歸擾動,改變不了趨勢👩🏿‍🏭。我們現在看到幾個重要的總需求引擎,隨著利率上升✍🏽🧛🏿‍♂️,棚戶區改造減弱🥛🧘🏼‍♀️,包括農業減弱,我們感覺到房地產趨緩。從OECD的指標而言,匯率的貶值得到遏製🧧,最近幾個月都在升值🏹,不僅是雙邊匯率,有效匯率也有所體現。另外從汽車消費來看🧍🏻‍♀️💛,前期由於消費刺激確實增長很猛😦,但是我們看到邊際動能也在趨緩。所以說👨🏻‍🔧,供給側改革是痛苦的,2015年宏觀方面進行了貨幣刺激🍋,包括廣義財政赤字的刺激🙀,實際上給中國經濟提供了很強的動能💁🏻‍♂️,但是這個糖味會很快消失🦹🏻,而苦消散得慢,所以他表示明年上半年如果經濟確實感覺到苦,我希望宏觀決策者能夠更有定力🛤,因為總體而言中國經濟的韌性確實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講🕶,他認為中國銀行的不良率💇🏽‍♀️,還會邊際提升👩‍👦‍👦。

有關消費金融方面,李想表示消費金融說到底只有一點,風險永遠和它的利息是掛鉤的。他認為隨著客群越分越細,客群整體的惡化目前看來是一個趨勢。總體來看♘,好的客群是暫時沒有問題的,並且是未來最巨大的一個風口。但是如果有一些機構🍬,或者有一些投資者,他們針對的就是細分,蛋糕,好的那一塊已經被吃掉了,越切越切,你願意吃比較差的蛋糕,風險是巨大的💅🏽,並且可以預期未來一到三年之內🚵🏿‍♀️,可能會出一些比較大的問題。

意昂2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圓桌討論Ⅱ:


深度城市化與房地產業未來

在下午的第二場題為“深度城市化與房地產業未來”的首席、嘉賓頭腦風暴會中🧑🏻‍🏫,麥格理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華安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上海綠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俞乃奮、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等人深入分析了中國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形勢👩🏼‍🌾,並針對房地產產業未來的布局和投資建言。邵宇擔任本場圓桌會議的主持人。


討論

01

對中國整體未來的房地產走勢怎麽看?

林采宜表示不太看好房地產業的未來發展空間,有幾方面原因:第一,相比從前,買房的人口基數不同,即使同樣的人口基數♚,人口對於房子的需求也不同。因為,過去十五年是60後🤟🏿,70後,還有少量的80初在買房子,今後十年是90後🤽🏻,00後,他們的人口基數和60後相比🎽,差了多少?差了差不多一倍🙍🏻,至少減少40%🍿。人口基數不一樣🙈,房子是用來住的#️⃣,我們60後💇‍♂️、70後出來的人,沒有父母給我們房子❤️,我們都要白手起家,去買房子。現在很多90後,有父母的房子;第二🧝👨🏿‍🍳,收入方面考慮,如今收入增長速度很快,未來十年人會比房值錢🕵️‍♂️。現在中國家庭戶均1.05套🌽,如果到2020年中國人口進入負增長🙆🏿,房多人少,尤其是年輕的,朝氣蓬勃的勞動力少。未來的房地產🧋,供求關系如果沒有心理上的投資性、預備性的需求做支撐📒,它撐不了多長時間,撐不了這個價位;第三👩‍👧‍👦🧑🏿‍🦰,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現在的財富分配是不正常的🤾🏽‍♀️,她以自己在銀行做路演的經驗為例,表示現在很多有幾千萬資產的客戶都是拆遷戶⏳,所以對於大學畢業生🏃‍♂️‍➡️,再努力,再優秀,沒有上一代的資助根本買不起房子。她認為這是不正常的,所以根據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所有不正常最後都會變成正常👵🏼,所以不要著急買房子。

俞乃奮認為中國的房價會基本穩定,主要的原因有:第一,中國的整個房地產供應是一個強控製體系🙅🏽‍♀️,從土地的供應到城市的規劃🏬🧑🏼‍🦳,都是政府強烈控製🧗🏼,政府不讓它跌下來🚵;第二✊🏽,中國未來房地產投資的機會,就在結構性的變化當中。目前在上海,最繁華的地區,陸家嘴的住宅價格是商業地產的三倍🤵🏽。辦公室比住宅便宜,差不多是住宅的40%到50%。而商場,比這個還便宜⬆️,這是中國特色的房地產價格體系。中國工業用地、農業用地、住宅用地和商業用地,價格也是驚人的不同。上海郊區的一個市場化的工業用地👨🏻‍⚕️,一畝地價格在一百萬到兩百萬之間🔆,但是同樣地段隔壁🧗🏻‍♂️,住宅用地是兩千萬以上,所以這個結構性的價格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別。第三🧖🏿‍♂️,認同采宜的觀點,並建議90後、00後去租房子,這個可能效果更好。

趙揚認為關於房地產的發展趨勢,除了大家關心的房價,還有一個量的問題🗻🧑🏽‍🦰。從量的角度來看未來五年🍖,房地產的銷售和投資是一個逐漸放慢的過程↪️。有可能會像日本1974年到1985年所經歷的那十年👲🏻🕋。很多人把中國的房地產和日本90年代初相比𓀏,說我們的房價泡沫非常大,是不是會出現崩盤的局面?但是其實如果看一些比較詳細的指標,包括我們的人均GDP,包括我們的城鎮化率,包括我們的人均住房面積🧖🏿,這方面的一些指標來看,其實非常像日本在1974年所經歷的一次房地產的調整👮🏻,那一輪的調整,體現為什麽🕺🏽?房價基本趨穩,房價沒有出現大跌,但是投資和銷售🈲,出現了長期的滯緩狀態。另外👇🏿,從住房投資的回報率角度看,現在大部分城市的租金回報率只有1%左右。好一點的話大概能夠到2%🥷🚹,差一點的只有百分之零點幾,廈門1%都不到。這樣一種非常低回報的資產🕵️,即使加杠桿去買,杠桿成本基本5%左右,房貸利率5%左右👩🏼‍🦰,這投資並不是特別值得🦹🏿‍♀️。

胡偉俊認為中國短期房地產不會發生泡沫,也不會有很大的危機。但是房地產仍然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有風險。人類歷史五千年,最大的風險是兩個,一個是經濟不增長,一個是不平等上升。歷史上不平等上升到一定程度,都是悲劇的災難結束。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房地產如果做得不好,第一🧖,導致中國經濟增長率下降🧑🏼‍✈️🪰,因為它導致土地在空間上錯配🥾,最後導致人口在空間上錯配;第二,不平等上升,最主要的不是收入不平等,而是財富不平等。過去二三十年你住在上海,跟住在浦東🥢、江蘇內地城市,收入會有差別🛻,但不會差太大,關鍵是你住的房子差太多了💂🏻‍♀️。或者說代際之間,比如說60後跟90後,可能90後一開始工資比60後高多了,但是60後有房子,那肯定會導致不平等上升很多,所以這是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他認為中國房地產的問題,本質上是土地空間錯配的問題。


討論

02

政府調控(特別是租售同權)、土地財政和房地產的關系

林采宜認為土地財政有兩種,賣地是一種,征收房地產稅也是一種✋🏽。可持續的土地財政主要在房地產稅上面,就如同房地產市場懸著的一把劍。第二個,有關農村的小產權房可以租。從可以租到可以售之間,其實就是一步之遙。如果說小產權房♾,包括農村土地是可以流轉的⁉️,不僅僅可以租賃🤞🏼,那麽將來意味著另一把劍。如果農村土地可以流轉銷售,所有權可以轉讓的話🟫,我覺得整個供給市場將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所以這也是土地財政的一個很重要的變量👨‍👦‍👦。所以🏮,她認為總結下來,一個是土地流轉製度的改變🥴,一個是房產稅,這是兩個變量,這兩個變量,就像兩把劍,政府隨時可以掏出來🤹🏿‍♂️🫱🏼。

有關租售同權,林采宜認為這並未根本解決孩子上學的問題,並表示自己一直很反對學區房。學區房就是把你該付給學校的錢付給了房東,相當於應該投資於教育的錢,沒有給學校,沒有給老師,沒有用來改善學校的設施,都用來改善房東的收入了👯。她認為,學區房是中國現有教育體製的畸形跟房地產畸形構成的奇怪的組合,凡是不合理的東西,最後都會消失🙇🏿‍♂️。房地產的上漲,包括學區房的值錢,這種財務分配的結果是社會獎勵不勞而獲的人◾️。

俞乃奮認為在整個城市的規劃當中,我們規定了住宅產品、辦公產品和商業零售產品,其中結構性的調整其實是非常僵化的👩‍💻,這也造成了很多產品之間不能互相的替代。不同的產品由於政府價格的強約束,造成房地產行業內部資源不能有效配置,導致房地產價格僵化🌽。

趙揚認為中國的超級房地產周期可能正在接近上漲的尾聲。特別是在過去兩三年🥧,又有一波大幅上漲以後🩸。現在看住宅的投資價值,其實已經不是特別大了。但是房價出現大跌的可能性也不是非常大。還有所謂房產稅,他認為如果目前推房產稅可能對房價有負面影響🧖🏿‍♀️。

胡偉俊認為任何經濟問題⚄,都可以分成兩個角度看🏋🏼👨🏽‍🌾,一個是周期性的角度🧖🏻‍♂️,一個是結構性的角度。2015年股災以後🧑‍🧒‍🧒,中國政府房地產政策慢慢放松,後面開始上升周期✬。這一輪上漲跟房地產👜、出口有很大的關系,我們去產能有作用,更多在分餅👏🏽,這個餅更多得分給誰。上遊的利潤上升很多🚶‍♀️‍➡️,下遊的利潤也在上升,把餅做大了,所以大家分得的份額才會更大,現在房地產這一輪上升周期可能到尾聲,每年可能會往下走。


討論

03

城市化背景下,房地產下一步的布局和投資建議

林采宜認為社會服務目前在中國是一個短板,我們整個社會服務體系很弱🤏🏿,房地產商將來在房地產開發的時候如果能夠基於物業管理,那麽共享深度可以走得很遠👚,未來的房地產商應該是城市改造,讓我們現有空間的房子更加環保,更加綠化💂🏿‍♂️,居住的空間更加人性🧙。房地產未來重點應放在服務上,空間相當大。

俞乃奮認為投資房地產,要投資一線城市✂️,而且要投資超大型城市。假如你決定要買房子,剛剛說這有一點像奢侈品的感覺🏌🏿‍♂️,全世界都一樣🙎🏿‍♂️,在紐約🤚🍷,在舊金山♥️,你買自有住房比REITs總是高35%以上💠🙎🏼‍♀️,因為個人有愛好🖐🏿👨‍❤️‍👨,有情緒在裏面🤾🏻‍♀️。另外,如果覺得租售比的差距實在不能接受,建議租房子,但同時投資一個REITs或類REITs的東西,這樣既住得比較舒服,又可以享受到未來房地產發展的優勢。

趙揚表示在買房子的區域選擇上💁🏼,可以考慮紐約、倫敦這樣的城市。因為房子有一點像是一個奢侈品📴,租金回報率可能長期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如果讓租金跟上房價的上漲,那對經濟的打擊會非常大🤾‍♂️。所以🎻,局面比較尷尬。想要買房子,因為希望長期要抵禦通脹,那你只能買在相對流動性比較好的,大家都願意有成交量的地方,可能就是一線城市然後又比較核心的地方。當然房型的選擇也可以考慮流動性的問題🧈,地鐵口🌯,小戶型,可能流動性更好一些。


意昂2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圓桌討論Ⅲ:


新經濟與創新發展

下午第三場圓桌會議主題為“新經濟與創新發展”中,與會嘉賓就我國未來經濟創新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在場嘉賓包括♧,雄牛資本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及主管合夥人李緒富🚴🏻‍♂️、金沙江創業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意昂2官网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意昂2副教授蔣昌建、德同資本合夥人張樂、飛馬旅CEO&飛馬資本合夥人錢倩🧑‍⚕️。蔣昌建擔任本場圓桌會議主持人👩🏻‍🎤。


討論

01

最近看好的一個與新經濟有關的項目是什麽?

朱嘯虎對自己投資的ofo共享單車市場闡述了觀點🧚‍♂️,他認為目前共享單車市場變動基本已經結束,市場格局基本已經明朗,基本就兩家🏂🏻,這兩家市場份額占了95%😱。但即使只有兩家☝🏻,如果要盈利,只有合並一家的時候,才可以盈利🧝‍♀️,誰並誰🚬🤶🏼,對資本來說不重要🔉,這只是一個談判的過程🤌。並表示:“三八線是談不了和平的,只有打到三六線,甚至三七線才可以談到和平🧰。”

張樂表示最近看好的是在西部的一個醫療企業👩‍🦯‍➡️,這與公司本身的布局也有關系。對於德同來講🤟🏼,從2010年就開始布局西部市場,也就是西三角經濟區,重慶、成都、西安,分別鎖定了本地團隊和當地落地的團隊🤷。加上醫療行業的發展,對於整個老百姓的身體健康非常有重要性的。並表示這個企業基礎非常好,立足於西南片區,面向全國👳🏼。未來五年,企業肯定有一個資本市場上市的規劃。在未來的三年到五年,我們幫企業會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跨境並購。

李緒富認為新經濟首先體現在新的基礎設施🧛🏼‍♂️,過去三十年👵🏿,我們有以鐵路🧆、公路為代表的舊設施。但是過去十年🍫,以投資人對ICT領域的投資又形成了一定的虛擬性的基礎設施。在這個基礎下🥼🫸🏽,以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各種智能終端及其應用為代表的虛擬性的基礎設施,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在這個新的基礎設施之上👂🏽,我們的產業組織形式👱🏿‍♀️📂,運行形式和供應鏈結構🧘,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個根本性的變化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以過去的傳統經濟,超大型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已經被以平臺為核心的產業聚集,產業生態所取代。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了一些平臺,我們利用平臺所產生的數據,產生的聚合效應,產生的要素的聚集,對供應鏈進行重新構造,然後又產生了新的供應鏈結構。京東也好,阿裏也好👂🏻,本質上是一個供應鏈組織形式🧑🏽‍⚖️🐯;第二,幾乎所有的行業,除了京東和阿裏以外的線下的很多供應鏈♾,也在重構。這個重構會給整體的運行效率帶來極大的提高;第三🥚🤟🏽,在此基礎上,產生很多邊緣創新📫。邊緣創新的話😭,你說螞蟻金融也好,京東金融也好,甚至摩拜也好,都是邊緣創新的結果🃏。所以如果說要投資什麽,公司就圍繞著新的基礎設施💇‍♂️,新的平臺,新的供應鏈結構🙎,新的邊緣創新的一些東西,進行布局。

錢倩表示飛馬旅孵化支持青年創業,而且鼓勵青年激活創業的思路。公司在去年投了26個項目🐹🍸,前年有15個項目👆🏻🧚🏻‍♀️,但是今年真正能夠投出去的不超過5個👜。所以說是一段並不太好過的日子。所以這確實是一個問題,為什麽我們會做那麽多的市場活動🔒,做很多的講座、培訓👨🏻‍🎓,真的是希望創業者整個的創業水準提高,我們想幫他拓寬看待這個世界的一些視野。所以過去兩年中,我們比較成功,總結出來就是一種文化驅動的消費升級🤵🏼‍♀️,另一個是更加年輕一點的消費,所謂次元的♡,跟年齡輿論相關的🚴🏿‍♀️。事實上做早期投資,真的非常難以判斷一個具體的項目。但對大的方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跟研究,公司是認為年輕的娛樂跟消費是跟教育有關的。飛馬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達達少兒英語🦔,兩年時間👨‍👧‍👧,有20倍的增長🏄🏼。這個市場非常大,中國人對小孩兒學習英語的熱情,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和想像。這個團隊非常靠譜,接地氣,所以它變成一個成長非常快的團隊💁‍♀️。因此,飛馬旅堅定不移地看好娛樂跟教育這兩大領域裏面的一些項目。

討論

02

對於人工智能在投資的領域的火熱現象如何看待?公司在這個領域當中是否有布局?

朱嘯虎表示互聯網的趨勢一般很難預測,但是大的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過去十年就是移動互聯網🍹;未來十年😯,很明顯的就是人工智能。過去十年,公司一直講移動優先的趨勢,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移動。未來十年,任何一個創業企業做新經濟的創業企業,如果團隊裏面沒有人工智能的專家,這個團隊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未來十年是人工智能優先的一個大時代。人工智能之所以這麽火,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在深度學習領域的突破,可以把學習大大提高👐🏻,把人工智能結果的精確度🆒,達到和人的識別度差不多👩🏿‍🚀,包括像語音識別👆🏿,像文字的識別,翻譯,基本上能和人本身能力的極限達到基本相當的水平;另一個就是硬件的提升🏌🏽‍♀️,數據的提升,大數據的量的積累,使得人工智能可行,這兩個都很重要。公司也在這一塊有布局,已經投了兩家企業。

李緒富也認為人工智能之所以在這個時點出現,它不是偶然的。他認為人工智能有三個要素🧖❄️。第一個要素是數據,你必須要有大量的數據積累。因為我們這些年,互聯網對中國的滲透率越來越深,數據積累越來越多,所以產生了這樣一個現象;第二個🔠,數據的分析,也就是深度學習🌔;第三個👶🏿,應用,在數據積累的基礎之上,對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然後再對它進行拓展應用。因此人工智能在這個時點出現,不是偶然。這是第一個判斷💱。第二個判斷,人工智能未來在所有的領域,都會產生革命的應用👮🏽‍♂️。第三個判斷🪢,在什麽時候能夠產生大市值公司,我們要看一看。哪一個時點,是不是這個時點🧎‍♀️‍➡️,我們布局的公司是否可以成為大市值公司。

張樂對人工智能火爆是一個必然現象表示同意😐。他也同樣提供了三個角度🧘🏼‍♂️:第一個就是大數據的出現,畢竟隨著智能硬件的普及🙇🏻,導致了整個流量入口趨於扁平化🫅,不像原來的線上。所以大家在討論,把所有萬物互聯起來。所以大數據的產生,把人工智能很老的概念催熱了;第二點,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它的算法🤸🏼‍♀️,人工智能是模仿人的大腦去學習和計算💷,以及推理。以前沒有辦法做到,現在其實有很多的專家團隊開始研究,所以這個算法的成熟🕰☂️,也是第二道催熱的因素;第三個來講,更底層的。其實更底層的是來自於你的技術和能力,隨著技術的增大📤,計算越來越海量,你如果計算跟不上,就白費了,所以芯片的計算能力非常重要。恰巧在整個芯片的發展過程當中,目前也到了這樣一個關口🏃🏻‍♀️,所以這三個要素看起來,都已經趨於成熟🤵🏿‍♂️,所以人工智能一下子又起來了,這是一個基本的必然的趨勢🌐。

錢倩認為人工智能極大的提升了產能效率,縮小了人工的投資🌁。未來我們可以看到,基礎的征信是以數據為本🙄。我們看很多圖像處理,我們看了一家背後的人工智能修圖,不用人工。我們看到的是應用領域有可能爆發的強烈、但同時又符合新消費的這樣一些人工智能所謂的產業也好👧🏿,或者是技術👩‍🎨。同時也表示了憂慮:“當人工智能把這些勞動力替代之後,你們更多休閑和消遣的時候,你們都是在幹嘛?”表示更關心的是大家人工智能之後的世界。

討論

03

對希望投入到新經濟中來的年輕創業者,有什麽建議🕴🏼?

錢倩鼓勵大家想做就做,沒有想通,也可以做,要麽基於一種沖動,要麽基於一種想像🙅🏼,或者基於某種模仿,開始起步的時候⛹️‍♂️🖕🏻,從哪一個地方進入都是OK的🏀,但是重要的是你自己要衡量一下👩🏼‍🚀,自己適不適合創業,重要的是有沒有承受挫折的能力,有沒有糾錯的能力,有沒有快速學習的能力,說服你的合夥人和投資人把錢給他🧑🏽‍🏫,就像嘯虎,張旭豪,滴滴那一幫人👩🏻‍🦽‍➡️,都是這樣一群人。剛開始🖍👨🏻‍⚖️,有五個點,你想到,一個、兩個點,就可以做。做的過程當中👩🏼‍💻😒,你找到了合夥人⚽️,找到了夥伴,找到投資人,這個要素就會慢慢的累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張樂認為理性角度來說💃🏼,雙創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他表示年輕人立足想去創業,想去嘗試新東西,這個勇氣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在做之前,可能真的要很好的權衡一下自己各方面挫折的承受能力📐。

李緒富談到👨🏿‍🏫:“找到你的使命感,找到你所喜歡的東西,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不管它是新經濟還是舊經濟。”並表示其實沒有新經濟和舊經濟之分,新經濟也會變成舊經濟。舊經濟,在新的基礎設施,在新的方式改造之下👎🏽👨🏿‍🍳,它也會煥發新青春。另外還給出建議:別探熱潮,因為這些年從2010年2011年的團購風潮,到2012🪒,2013年🏇🏼,京東成功以後🤏🏻👨🏼‍🦲,有那麽多垂直電商,現在回過頭來看,沒有幾家團購和垂直電商活過來。另外他說到:“創業是九死一生,創業必須要有企業家特質,企業家精神。創業在任何一個社會都極其稀缺的,先掂量掂量自己的。”

朱嘯虎通過分享幾組數據給出了建議:第一組數據,每年差不多有一百萬到兩百萬的創業企業,當年成立。當中能夠拿到風險投資的只有一千家,最後可能成為十億美金以上的企業只有四五到家,確實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過去十年🧍‍♂️,我們只投了兩家大型創業企業👑,一家是餓了麽🖕,另一家是OFO。這兩個創業企業,切入點很小。做餓了麽是因為他們同學在寢室裏,沒有人下去打飯👃🏻,都希望讓別人打飯🫸🏿,自己玩遊戲,看書,所以想做一個外賣網站。OFO是因為創始人在學校裏面被偷了三輛自行車🪼,很痛苦,所以想做共享自行車,這些切入點很小👐🏿,但是這些點都很痛。創業不要追求大的帽子🧜🏼🎹,大的概念🫶🏿🏋🏿‍♂️,從你身邊的痛點,從你身邊的問題出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第二組數據,中國新經濟從GDP角度只占中國GDP7%,零售占20%左右。但是過去五年,中國新經濟的年化增長率是32%,中國整體GDP的增長率在7%左右。所以你可以看到十年以後🤚🏼🌂,中國互聯網GDP會占到整體GDP至少30%以上。所以,對於一個年輕的大學生來說,怎麽選擇你未來的方向🤾🏼‍♂️,非常非常重要🖖🏽。我可以講,滴滴CEO程維,他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做洗腳城董事長的助理,他做了兩年,他覺得沒有意思,他認為未來就是互聯網📈。他主動找阿裏巴巴,去面試,上門面試,從最底層消費者做起,從這個角度切進互聯網👳🏼‍♂️,十年以後,天翻地覆的變化。

整理/周楊 碩士(意昂2經院世界經濟系研究生)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𓀄、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