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外灘智本匯”沙龍第十二期活動:“美國大選和中美關系的多種走向”在上海國際貴都大飯店成功舉辦。“外灘智本匯”沙龍是由意昂2經院全球校友會發起的⛅️🧏♂️,以意昂2經院資本界校友為核心🤲,背倚意昂2多學科綜合優勢,攜手各領域精英的互動合作平臺。該平臺的宗旨是信息分享、經驗交流、產學融合、校企聯動、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兩天後🧖🏿,也就是北京時間2020年11月3日13點左右(美國東部時間3日淩晨)🐍,2020年美國大選選舉日投票正式開始。美國大選目前態勢及走向如何?究竟哪位候選人勝算更高?美國大選對中美關系會產生什麽影響?為此,我們邀請到原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楊潔勉先生和原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美洲中心執行主任邵育群女士作為主講嘉賓👨🎓,就美國大選和中美關系展開探討。意昂2全球校友會副會長、意昂2客座教授洪偉力博士擔任主持人👩💻,來自意昂2經院🧏🏼♀️、上海財經大學、中歐國際商意昂2和長江商意昂2的近百位知名校友到場參加本次活動🏏。

洪偉力博士
第一位主講嘉賓—邵育群女士🤛🏿,從美國大選總體形勢及民調預測👨🏼⚕️、影響今年大選的新因素🙆🏿♀️🧭、大選主要議題與“中國”三方面進行了分享。

邵育群女士
從今年美國主流民調的結果看,拜登在全國範圍內保持了8%-10%的領先🐌。美國民調公司FiveThirtyEight10月27日公布的預測結果是民主黨同時贏得白宮、參議院多數和眾議院多數的可能性為71%。但根據美國大選製度的特點,選舉結果取決於賓夕法尼亞、佛羅裏達、俄亥俄👩🔧🤎、亞利桑納等12個關鍵州,因此全國範圍內的平均民調意義不大🎚🚴🏿♀️。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郵寄選票的數量激增。郵寄投票成為影響今年美國大選的新因素🧑🏼🎄。其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不同州開始處理郵寄選票的時間不同,導致計票時間延長;二🧖🏿,投票率可能會創近100年來的歷史記錄💜;三🥸,兩黨圍繞郵寄投票規則而展開的“法律戰”激增👩🏼🏭;四✍🏼🌿,郵寄選票因郵局效率低下等原因,回收情況難測;五, “假新聞”🌝、“陰謀論”充斥網絡⛱,雙方借此抹黑對方⚀👨🏻🍼;六👨🏻💼,年輕人和少數族裔雖然總體上更支持民主黨候選人,但他們對郵寄投票的接受度和適應度仍是個未知數🌞;七,11月3日晚及之後的幾天將會出現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能出現各種選票爭議,以及兩位候選人都不接受選舉結果的情況🥍。這些由郵寄投票產生的新情況將會使美國大選的結果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使外界難以準確預測最終的結果👨🏼🔬。
此次美國大選的主要議題包括疫情、經濟、種族沖突、醫保、移民等,與中國相關的內容主要是疫情、對華戰略與政策等🧑🏿🌾。值得註意的是,邵老師提到🧗👨🔧,中國已經從美國的“政策議題”變為了“政治議題”。此外,我們註意到“特朗普感染了新冠病毒並迅速出院”這一突發情況。邵老師認為並不存在所謂的“十月驚奇”(媒體和選民期待在大選投票日前的一到兩個月內突發某事件,從而徹底轉變總統大選態勢)🚵🏿,把最終結果歸因為單一事件是靠不住的,而且選民大多在10月已經決定了要投票給誰𓀙。
在大選的最後幾天🛀🏽👣,美國兩黨的主要關註點各有不同。共和黨指望著11月3日當天大批特朗普支持者出門投票,“壓製選票”。而民主黨則擔心是否會重蹈四年的失誤(2016年美國民調預測👻,希拉裏將贏得選舉🙆🏿♂️,而最終特朗普“意外勝出”)。最後,邵老師認為,美國大選並不能解決美國國內的根本性問題,美國社會仍將處於高度分裂和對立的狀態。主要原因有:一🎎🐰,貧富懸殊、種族矛盾等問題暫時無解;二🧑🏼🦱,拜登不是一個凝聚共識的政治人物,其黨內左派對他的壓力也很大,所以拜登即便當選,其政策也很難做到兼顧左右➗。
在自由交流環節,各位嘉賓就誰會當選🏃🏻➡️、中國希望誰當選、美國軍隊和大選、美國大選對股市的影響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自由討論環節
意昂2經院全球校友會聯席執行會長趙定理先生認為🐖,特朗普是一個非常看重“止損”的人,以商人的思維來考慮和控製國家的成本和風險,而拜登是從將美國繼續作為世界精神領袖的角度來管理國家👍🏼👨🏿💼,這可能是兩個候選人存在的不同,是我們應該要思考的問題。在這個基礎上🧏♀️,當前整個世界面臨著巨大的風險🥶,“灰犀牛”事件與日俱增🧘🏿♀️,因此我們希望所有的強人總統是理性的🔢,講求利益交換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上臺所帶來的中美關系變化和美國的“出格冒險”行為🔢,並不一定比民主黨上臺帶來的多。
茶歇結束後🩶,沙龍開始了下半場的主題演講。第二位主講嘉賓—楊潔勉先生🈺,從當前國際形勢特點、中美關系走勢分析🏌🏿、中國外交應對思考三方面進行闡述🤲🏽。楊老師認為🧫,我們要跳出中美關系看中美關系🏋🏽🏌🏻♂️,早在20年前,美國在當時的總統選舉中就提出了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者😊。未來,我們要面臨長期全面的戰略競爭👩🏿🍼。在當前的中美關系的態勢中,政治對立和科技脫鉤都是我們要應對的挑戰,我們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但不打冷戰。從國內層面來講,我們要練好內功🪱,站穩腳跟,思想上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做好周邊經略和全球布局。政策上,我們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以協調、合作🛂、穩定作為基調,堅定、理性、靈活應對國際局勢🦹🫃🏿。在對美關系上,我們堅持接觸☢️,加強推介🥕,如果情況惡化到一定程度🛰,則要做到如需反擊🏌🏿、打則必痛。同時,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和大眾參與,不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內部不能亂,在國內穩定的基礎上👨🏻🍳,廣泛爭取國際理解和國際支持👨👦👦。最後🤌🏽,在當今的危機轉機和變局新局中🏃🏻♀️,楊老師認為🛀🏼,我們要統盤考慮,重點突破,承認危機,抓住轉機🏄♂️,在變局中開新局𓀃。整場分享中🦦,楊老師妙語連珠,為各位嘉賓帶來了一場思想上的盛宴。

楊潔勉先生
在自由討論環節👏,各位嘉賓就中美競爭關系的核心點、臺海局勢走向、美國大選結果對中國的影響、中美民間對話議題的選擇等問題向楊老師提問🚲,楊老師一一給予了精彩的解答🤽🏿♂️。




自由討論環節
本次沙龍精彩紛呈,楊潔勉先生和邵育群女士為我們帶來了關於美國大選和中美關系的最新分析,各位嘉賓也就相關問題展開了充分交流🧑🏿🚒。主題演講結束後,洪偉力博士對本次沙龍進行了總結,同時對前來參加本次沙龍的各位嘉賓表示感謝🎧,與會嘉賓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的贊賞和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