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下午🧑🏻🦰,意昂2第353期保險碩士實務課程正式開課,本次課以“中國銀行保險產品趨勢及精算法商案例研究”為主題🧑🍼🤦🏼♂️,由意昂2保險碩士項目主任林琳博士主持,中國平安集團壽險銀保產品精算部總經理彭南剛先生主講👠。彭先生不僅課程重點突出,而且與同學們積極互動,課程獲得了同學的廣泛好評。
首先🧏♀️,彭先生介紹了國際背景下中國銀保市場發展機遇。中國2017年人身險保費達2.67萬億元,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位列世界第三。2000年以來😿,中國壽險保費收入年均復合高達20.7%,一枝獨秀,遠高於全球平均增速4,1%的水平。至2017年🙋🏻,中國壽險市場保險密度達到1543元/人,保險深度3.23%,較2000年水平,分別提高25倍、3.26倍。當前中國壽險業遠未達到增長天花板;保險深度、密度與全球水平有巨大差距,保障缺口巨大,行業資產規模較小🏏。我國保險業總資產規模發展空間巨大🧥,世界銀行顯示GDP在5000-15000美元區間,人身險深度加速攀升,中國人均GDP8000美元左右正處於“黃金區間”。中國人口結構、經濟發展🖌、醫療支出👨🏼🔬、政策利好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必將助力未來釋放更加巨大的保險需求。
其次,彭先生回顧了中國銀保發展歷程及期間的產品監管導向。從歐美、亞洲等國際壽險市場看,銀保渠道占據了大半江山;在歐美成熟市場👨🏿💻,銀保渠道貢獻了超過60%的市場份額。英美的現在就是我們的未來趨勢,在新銀保監管框架下,我國銀保潛力巨大📔。過去十幾年間🏍,中國銀保市場經歷四個快速發展階段🙎,受經濟👩🏿🎤、金融環境及監管等影響⛸,發展大起大落,總體曲折向上快速發展。從當前國內產品監管導向看,監管從“降杠桿/限結構/控資產/防風險”出發🌔,出臺多項資管新規,驅動“保險姓保”👂🏻。從負債端看#️⃣,16年底保監會76/199號兩項產品精算新規,遏製中短存續期產品🙎🏼🦷,並力促保險姓保回歸保障𓀛。在中短存續期監管基礎上🚢,134號文進一步強化理財屬性產品形態及宣傳監管🐥,促進產品向長期保障發展🙆🏼♂️。從資產端看🏠,17年09號文關於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監管要求😄,嚴格管控保險資金股票投資風險,約束資產驅動型產品激進發展。
最後,彭先生講述國際壽險產品結構,並展望中國產品發展方向👨🏻🚀。彭先生介紹說保險市場的發展也是政府監管和市場博弈的結果,於是在螺旋上升中發展。新出臺資管新規📢✥、理財凈值化打破剛兌,利於產品競爭💪🏼;禁資產池,凸顯險資長期項目投資優勢🚣🏻♀️,有利於提升產品收益。在新監管環境下,中短存續期及短期躉/期交產品逐步縮減,中長期儲蓄、資產管理及長期保障型產品將迎來大發展。國內壽險產品發展方向是:提升客戶資產管理及保險保障利益✌🏽🅿️、兼顧渠道利益,大力發展中長期年金及兩全產品,提升全方位保障服務。
講座在同學的熱烈掌聲中結束,大家紛紛表示期待彭先生的下次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