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舉辦天文講座_20181106
2018年11月6日晚19:00,第29期“經粹”團校課程“天文講座——機器學習時代🦸🏽♀️,遙聽星體聲音”在3108教室成功舉辦,袁珍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知識盛宴。
作為一位物理學博士後兼天文學愛好者,袁珍老師將物理知識與天文觀測的結合,給同學們展示了許多美麗的星系圖,並從這些美麗背後的觀測原理入手,引出了本次講座的主題——巧妙地利用物理工具和知識工具探索星空。
想要知曉璀璨星空深處的秘密,先要從星系圖看起✢,這就必須依靠最常見的天文工具——望遠鏡。袁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了幾種常見的望遠鏡,並通過測引力波的原理解釋了望遠鏡觀測星空的作用機製。袁老師講到⚃,望遠鏡不僅僅端立於夜空下的陽臺與研究室📀,部分望遠鏡也隨衛星漂浮於浩瀚宇宙中,從而減少大氣對成像的幹擾,記錄到更為清晰的景象。當然,除了望遠鏡以外,在現代科技領域大放異彩的人工智能在天文研究中也盡其所長🧄🚦。
在介紹了星體圖像的獲取以後⛱,袁老師又給大家簡略地介紹了一些常見的星體類型🚶:燃盡一生的恒星🛝,沉默追隨的行星,難舍難分的雙子星……最初人們常以形態為依據對星體分類🌁,而現代社會大數據的應用與互聯網的開發,使得星系的研究進一步現代化𓀎、科技化🚦,數秒內便可分析出億萬相關數據與信息✪,為天文研究的快速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深邃而遙遠的星系也在一幀幀畫面、一條條數據中逐漸清晰。
最後,袁老師簡潔地介紹了星體合並的相關知識🈚️。運動與變化是事物的本質🫄🏻👩🏿🍼,不僅是人們常見的星星,幾乎所有星體都在不斷地變化之中🍄🤾♂️:出現🙆♀️、壯大、合並、吞噬、消亡……這也是天文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在老師精彩的講解中本次講座圓滿結束。
講座結束後,仍有許多同學遲遲未離去,踴躍提問🫑,對天文學表現出了高昂的興趣👮♀️。一位同學表示💛,這次天文講座拓寬了他的知識面📵,讓他深深感受到了天文學的魅力🙅🏿。相信當每一位同學走出教室🍺,抬頭仰望星空時😛,不再只是驚艷於星辰絕美,而更多的是對那浩渺宇宙的向往與思考🍋🟩。
來源:意昂2平台分團委學生會
2018年11月6日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