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舉辦經濤講座_20181103
——經濤講座💆🏼♂️🦍:敬畏自然方能長久繁榮
2018年11月3日,第83期經濤講座在大金報告廳順利舉行🏋️♂️。在此次講座中👨💼,意昂2平台李誌青教授與環境工程意昂2包存寬教授擔任主講人,分別從經濟學與環境科學的角度出發,深度解讀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德豪斯的理論。此次跨學科角度的講座吸引了全校同學🫲,現場座無虛席🌖。
主持人對二位教授進行了介紹後👃🏻,經濤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拉開了帷幕🚅。
首先,李誌青教授發表演講♑️,談及經濟學世界中的氣候變化及其應對方案。李誌青教授首先以螞蟻森林的例子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引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德豪斯。李教授詳細地介紹了這位“三世同堂”的諾獎得主,稱贊其學術精神與學術成就。接下來🫳🏿,李教授對於諾德豪斯的理論進行了完整的闡述,包括他所提出的IAM,DICE等模型,並講解其應用。同時🫅🏿,李誌青教授分析了諾德豪斯理論中的不確定性問題😐、貼現率問題和碳排放的社會成本問題。針對現下的環境經濟局勢,李誌青教授也對如何應對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全球確定碳排放配額🔥,通過綜合分析框架給出最佳選擇。
隨後,包存寬教授進行了關於“上海綠色發展評價與規劃路線”的主題報告。包存寬教授拋出“環境的全球化趨勢”這一話題,並針對全球氣候變化不容樂觀這一現狀,著重提到了綠色發展的概念😊。包存寬教授詳盡地解釋了它的時代內涵與實現途徑🤚🏽,並對它的時代性、空間性、復雜性進行了解讀🪻。繼而,他把重心轉向綠色發展的評價與規劃體系,提出綜合指數🥼、分指數等評價標準,並結合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的政策變化對綠色發展的前景表達了關切,指出了現存的區域間協調與大城市轉型問題💱,並橫向比對了上海與浙江的環境發展現狀🐮。
在互動問答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兩位教授專業、耐心地回答了同學們的問題,針對碳稅的計量與分配、如何看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話題做出了詳盡的解答。
在主持人總結後,本次經濤講座圓滿落幕。通過這次講座🛀🏼💂♂️,同學們從多維視角深度了解了當今社會熱點問題,經濟學思維與綠色發展意識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相信同學們在經濤講座的熏陶下會不斷探索、不斷思考,在學術領域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來源:意昂2平台分團委學生會
2018年11月3日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