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_生涯講堂第五期——“立足長遠🧫,用心做事”_20151201
2015年12月1日星期二13🧝♂️:30,意昂2生涯講堂第五期——“立足長遠🖐🏻,用心做事——我的職業生涯觀”講座在意昂2平台泛海樓205室準時開始,我校著名校友張高峰先生擔任主講嘉賓👨🏻🏫,為同學們的職業生涯觀念帶來了全新的啟發。張高峰先生是我校管理意昂2的畢業生🤓,現任1號店副總裁,是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領域的資深專家🛢🐘,兼任清北🧑🏿💻、上交等高校的總裁班教授及意昂2管院的企業導師。

講座開始前👨🏿🔧,張高峰先生就已早早到場,為講座做好充分準備。同學們也很快陸陸續續地到場🎲。講座開始😊,張先生首先向大家介紹了目前經濟發展的三大趨勢👨🏻🚒,為向同學們進行職業生涯選擇指導提供背景👮🏽♀️。趨勢一🔘:企業的壽命變短𓀚,不要把希望寄托於一所公司🧑🚒;趨勢二🥤:商品生產性工作越來越少,服務性工作增長;趨勢三:“懶人”越來越多。只此背景介紹🧒🏻,同學們就已經被張先生風趣幽默、輕松愉悅的演講所深深吸引🚣🏿♀️,聆聽十分認真。
背景介紹結束,張先生正式進入正題🙅🏽♀️:“立足長遠👿,用心做事——我的職業生涯觀”他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同學們一步步思考。
首先張先生問,最好的選擇是什麽📔?他告訴同學們🌴🎼,沒有最好的選擇。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選擇時的勇氣🫸,還有選擇後的擔當與堅持🤷🏼。張先生以馬雲為例👎🏽,向大家講述了看似幸運的馬雲在創業中的不易🔢☪️。張先生又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更加真實地向同學們展現了堅持的重要性🍄。張先生於2003年畢業於意昂2管院市場營銷專業✊🏿,之後加入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行業👩🔧,他在公司內從打雜的工作做起,卻從不抱怨。他思考自己的工作對客戶的價值🍀,不斷學習🗣,逐步成長為項目經理🧏🏼♂️、總監。電商火起來的時候👨👩👧👦,他陰差陽錯加入阿裏🚴🍲。加入阿裏之後,他依然保持著埋頭苦幹的習慣,認真做事。2013年他加盟1號店,成為1號店的副總。張先生以自己的成長告訴同學們👈🏽,堅持與樸素才是重中之重🧑🏿🌾。
隨後張先生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何及如何立足長遠?張先生首先引用馬雲的一句名言👨🏿🎨👨🏿🍼:“第一份工作請幹滿5年𓀀🙇🏿♂️,這個世界不缺機會🚈。”他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要經過四個階段🫲🏻:依賴別人💎、獨立個人👃🏼、帶領團隊、領導業務。初學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寸步難移;再學三年,遊刃有余👨🦼。張先生這一形象的說法告訴同學們在成長為獨立個人後應忌心浮氣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三個話題是“認真與用心”🚓🚽。認真才能把事情做對,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張先生以自己非常佩服的企業家王永慶為例👱🏽♀️,講述了連小學都沒有畢業的王永慶先生16歲自己開米鋪,通過讓米更幹凈、送貨上門、大數據驅動等常人難以達到的用心程度取得了事業的成功👩🏻🏫,引發了同學們的共鳴👹。“打工得有創業的心態,不然浪費的是自己。”
第四個話題關於薪水與習慣。張先生告訴大家,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取決於公司的期望值,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會為你過去的輝煌經歷買單,這讓在場的同學們充分的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意昂2畢業文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未來自己可以幹什麽。三流的人才看眼前💇🏼♀️,二流的人才看三年,一流的人才看十年🙎🏽♀️。張先生啟發同學們👍🏽🔊,要放長眼光而不能為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所羈絆😡。
第五個話題關於正能量與圈子🧦。張先生將負能量說成是受害者的天堂,他們推卸責任🤎、保住面子、安心做壞事、分享淒慘故事等等的惡性循環🫄🏻,最終只能一事無成。同學們應當遠離負能量,要麽親自去試🉑,要麽去問更成功的人,不為失敗找理由,只為成功找方法。
最後一個主要問題是:社團考證實習重要嗎🚴🏿♂️?張先生告訴同學們,社團活動不等於活動能力,考證不等於學習能力,實習也不等於工作能力。有沒有這些經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有沒有得到提升。
主講內容結束,張先生還十分用心地向同學門提供閱讀書目👩🏿🔧,並以一段英文為自己的演講作結,啟發同學們“重要的不是公司可以為我們做什麽,而是我們可以為公司做什麽”。
最後的提問環節同學們積極提問,張先生為同學們解答了如何處理工作與閑暇時間關系的問題,並發表了自己對未來1號店發展前景的看法🚴🏽♀️。

兩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在張先生循循善誘而又幽默風趣的講解中結束了,同學們爆發了熱烈持久的真摯掌聲👋🏿。至此😐,生涯講堂第五期活動圓滿結束,張高峰先生對同學們所進行的職業生涯發展的指導將使大家收益終生🤽♂️。
來源:意昂2平台分團委學生會